浅析影响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成绩的因素与建议

2019-12-24 09:52马昱西安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背越式过杆落地

□ 马昱(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前言

背跃式跳高是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了一种与之前跳高完全不同的弧线助跑,背向横杆的跳高技术,所有又称“福斯贝里式跳高”,这种跳高技术使福斯贝里以超出以往运动员很多的成绩夺得冠军,从此,这种跳高技术风行全球。

在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陷入许多传统的教学误区,例如对助跑的错误理解,盲目的追求助跑速度,而忽略助跑时每个阶段的相匹配的最佳速度,使跳高运动员的速度够快,却不够“巧”。本文就运动员本身和背越式跳高的四个阶段作出分析,找到对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意见,旨在找到适合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提高背越式跳高运动的运动成绩。

1、影响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因素

1.1、运动员本身

运动员本身的身高体重素质是运动员参与跳高运动的基础。跳高需要尽可能的提高身体重心,那个高个子的身体重心自然是高的,所以在跳高运动中,运动员身材足够瘦长才能使运动员把自己的身体抛向一个一定的高度。

运动员训练的时间长短对跳高运动成绩是有很大影响的,教练员对运动员各方面不断协调的训练,才能使有身体天赋的运动员充分发挥身体天赋,提高运动成绩,在年限不断增加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对背越式跳高运动的技术掌握的成熟度,以及运动心理控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运动员的基础能力方面,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力量和速度都是跳高运动的基础素质要求,运动员的先天力量素质,能够使运动员在跳高的技术动作中,跳腿的支撑力、蹬伸力和摆动力表现得更好,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更不用提,助跑、起跳、腾空过杆都是需要运动员在非常快速的过程中完成。所以,运动员先天的力量素质和运动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1.2、助跑阶段

世界上许多优秀的跳高运动员,他们的助跑速度让人叹服,其中一些顶尖跳高运动员,他们的助跑速度甚至相当于100m短跑11秒的速度。所以,想要在背越式跳高运动上达到一定的成绩,那么助跑阶段是需要有一定的速度的。所以在助跑阶段,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有的教练员一味的强调“以速度为中心”,让运动员不断提升助跑速度,却忽略了背越式跳高助跑节奏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片面,极其容易影响跳高运动员出成绩。

助跑阶段,速度、曲率和节奏,对跳高成绩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力学原理,运动员的起跳功率是取决于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而功的大小取决于运动员的力量和距离的乘积。所以减少起跳时间,加快起跳速度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不断努力的方向。背越式跳高从直线助跑到起跳弧线切入,增大曲率可以使助跑阶段的时间缩短,增大曲率后,运动员起跳蹬伸角度就会增加,起跳的时间自然减少。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是有节奏的进行的,它的节奏主要是看运动员的爆发力、加速能力、身体柔韧度、肌肉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状态和个人习惯。运动员所采用的助跑节奏大部分都是逐渐加速型,逐渐加速型有利于运动员发挥肌肉最大能量。

1.3、起跳阶段

背越式跳高从弧线助跑到起跳是有一系列技术动作结合的,蹬腿、摆动腿、摆动上肢和躯干,将这一系列起跳的技术动作作为一个完成的动作去完成,跑跳结合得协调是提升背越式跳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跑跳衔接是影响背越式跳高运动成绩的重中之重,在跑跳衔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运动成绩低,甚至可能给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选择正确的起跳距离,是能否过杆的关键,如果距离太近,会导致起跳动作都无法完成,直接撞杆,而起跳距离太远又会导致跳高高度变低。

起跳的角度也是运动员取得成绩的关键,如何采用正确的腾起角度也是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成绩的,是运动员在跳高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的问题。

1.4、腾空过杆阶段

过杆动作是决定运动员此次运动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要提高跳高成绩,就需要合理的掌握杆上的技术动作。传统背越式跳高杆上作拱桥式过杆,这是,如果运动员起跳后就开始大幅度的作出背弓的姿势,忽略了腿部的摆动,这时候运动员的身体还没有到达最高处便开始过杆,身体展开得太早,这样就加长了过杆半径,使运动员碰到杆的几率增加。

1.5、落地缓冲

落地缓冲阶段是一个容易导致运动员受伤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技术动作容易被忽略,许多教练员也认为落地缓冲是助跑、起跳、过杆后的附加动作,和运动成绩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但是这个阶段却是背越式跳高的一个隐形杀手,不仅和运动成绩相关,也和身体相关。

通过运动员本身和背越式跳高的几个阶段的分析,可以看出,除运动员本身基础素质以外,其他的前三个运动阶段,都是提升运动员成绩的关键,所以,教练员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应根据影响背越式跳高运动成绩的几个大的因素,逐渐更改训练方法,找到更合适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下面简要写出几点建议。

2、建议

2.1、从运动员本身看

需要筛条件的运动员,对身高和体重有一定要求,运动员的先天身体素质也有一定要求,先天的条件加上后天的训练,运动员才能拥有较好的运动成绩。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许多运动员平时运动成绩优异,一旦到了赛场往往却很难出成绩,有的运动员平时成绩不算上佳,在赛场上却能以较好的成绩赢得高分。运动员心理训练旨在培养运动员赛前良好的心理状态,激活运动员的水平,消除运动员赛前不良的应激反应,所以心理必不可少。

跳高需要保持稳定的心态,引导运动员进行“自我调节”,通过运动员的“自我暗示”,调节运动员在赛前的大脑兴奋水平;通过“自我鼓励”,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赛前自我放松,调节运动员精神状态。

2.2、针对助跑阶段的训练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各方面各阶段需要分开进行专项训练,才能击发运动员各方面各阶段的运动潜能,通过不断训练,达到运动员在助跑阶段能达到的身体极限。

对于运动员助跑速度方面的专项练习,可以让运动员在各种弯道处进行训练,运用各种弧线的跑道等,可让运动员把握助跑弧线的曲率和节奏。对于运动员助跑阶段的力量针对练习,平时训练可以采用负重半蹲、坐蹲等方式,增强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平时训练中,在不同的距离进行单足跳和跨步跳的练习,用各种不同的高度和方式进行跳深训练。专项的耐力训练,跳高运动员虽然是在一个很短的时候内完成各个阶段的运动技术动作,导致部分教练员在对耐力方面的训练不够,运动员有一定的耐力才能有更好的爆发力。耐力训练中,可以让运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多次的背越式跳高练习,以一定的训练强度增加运动员的耐力。运动员专项的柔韧度练习,助跑阶段的助跑弧线就需要运动员的身体有一定的柔韧性,运动员平时训练过程中各种牵拉性训练,用器械辅助训练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这样能使运动员的助跑弧线曲率增大,也减少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

根据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形成适合运动员的助跑节奏,根据运动员不断增加的能力,调整运动员助跑阶段的跑速、曲率和起跳点。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才能使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不断上升、最后趋于平稳。

2.3、起跳阶段

背越式跳高起跳阶段平时的训练,注意运动员起跳速度的提升,运动员起跳发力的身体部位,以髋关节为中心,而不是以跳腿支撑发力。在平时训练中,助跑最后阶段,训练运动员的快速髋关节发力,用力蹬伸,身体大幅度摆动,把自己的身体送到能跃过的极限。起跳技术方面只有运动员不断的进行起跳联系,找到合适自己的起跳点,身体才开始发力,不断调整,不断优化,找到适合自己最佳最优的起跳距离、起跳伸蹬和摆动腿的摆蹬力量。

2.4、腾空过杆阶段

运动员在腾空过杆阶段的跳高过杆收腿动作,是运动员背越式跳高的赛点,普通观众最关注的点。当运动员身体离地后,运动员的身体抛起的运动轨迹将不再发生改变,但是过杆时的身体重心调节却是可以改变的。运动员在飞跃横杆时,积极主动的调整改变头、躯干、下肢的重心,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员过杆时大幅度的背弓。

根据运动员的多年训练,我们可以得出背越式跳高过杆时,最好是头部过杆后,运动员马上调整自身重心,做大幅度的后仰挺胸,与此同时下放摆动腿,人体才能在杆上作出最大幅度的背弓,才能使横杆和背弓达到最高半径。所以发展运动员腰部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是很有必要的,运动员的身体越灵活柔韧,才能使运动员背弓与横杆半径越高。

2.5、落地阶段

落地阶段教练员往往会忽视运动员的落地训练,落地是腾空过杆的必然结果,在跳高过程中,落地动作对运动员成绩也有一定影响,运动员的臀部和大腿过杆后,重心就开始下落,此时运动员应收紧腹部,双腿高举小腿,积极的将小腿往上甩动,务必不能让小腿的摆动不足碰到横杆。最后落地前,收腹举腿,以一系列技术动作,尽量接近身体重心抛物线的落地点,同时需要注意力的反作用,顺势落地缓冲,减少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3、小结

背越式跳高运动的成绩因素源自于运动员身体基础本身,和运动员在背越式跳高各个阶段的不断训练,只有不断优化加强运动员在背越式跳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专项训练和结合训练,才能使运动员在赛事中拿出优异的运动成绩。

猜你喜欢
背越式过杆落地
对中学生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分析
房地产税:靴子何时落地?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体校撑竿跳高教学质量提高探究
不进步就是退步
背越式跳高的简易练习方法
背越式,令选手跳得更高
让体育课“跳”起来
浅析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克服恐惧心理的具体措施
浅谈背越式跳高的专项素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