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问题探究

2019-12-24 22:51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档案学信息时代学科

金 芳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一、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信息时代高校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高校档案是指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形式的文件材料组合。其重要价值在于既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以及服务社会上的过去,还能够以记载的重要内容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随着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走出了原来边缘化的地位。信息时代高校档案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发挥网络优势为特征的档案管理的革新,其既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教学效率,与此同时,依托信息网络技术,也能使得档案管理在纪录、存储、管理方式等方面出现重大的变革。

(二)人才培养是解决当前高校档案管理诸多问题的途径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关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而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需要遵循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也是如此。高校作为集合优势教育资源、科研资源于一身的人才培养单位,国内外众多的前沿理论以及科技突破都离不开高校的资源调配,特别是人力资源的使用。当前,随着我国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高新技术手段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成效依然不高,问题就出在人才培养这个关键点上。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既能够保障学校的资源优势条件,同时也能够解决当前科技投入巨大而产出不高的科技浪费问题,这对于解决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管理诸多新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还不够明确

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首要问题集中体现在高校对于现代档案管理教育的目标不合理调整上。究其缘由,一方面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替,信息输入输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存储以及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猛烈地冲击着传统档案工作以及高校档案专业的教育。而纵观当前国内高校档案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现状,抛开现代教育理念的老问题,与档案管理学科相关的前沿理论发展以及现代技术突破之类的课程所占比重较小,由此培养出来的档案管理人才在现实工作中运用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水平明显不高,高等教育的竞争优势被埋没。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化潮流的社会共识和大规模应用与建设,使得原有的学科分类逐渐模糊,新学科不断涌现,并且呈现出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学科特点,档案类学科也是如此。而现实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少有具备能够把档案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教育的教师,多学科结合教学的施教模式以及提高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已经成为当前以及未来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处在较为封闭传统的状态,加之我国档案学与档案管理信息化起步较晚,应试教育以及功利教育的思维根深蒂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档案高等教育依然停留在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导,现代档案管理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教育不突出的现实状况,由此导致了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以及高校档案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案不够科学合理。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有待更新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知识层面的问题集中体现为知识面不够和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两个方面,究其缘由,一方面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校档案学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问题,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高校在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方面的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也是连带性的问题。根据上文论述的高校档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合理必然带来课程设置的无序和无效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档案学大部分课程设置上依然以传统理论为基础,突出培养文史知识为主的学生,专业口径过窄、课程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兴趣面狭小、知识结构“一头大”且陈旧,社会适应能力不够突出。即便是近些年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提速,高校档案学教学改革上增设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等新的课程教学内容,但是针对档案学的主修学科课程更新力度依然不够。

其次,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问题。其集中体现在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的适应能力欠缺的问题上。具体来说,档案管理人员对于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观念相对保守,理念革新不足,缺乏信息知识及信息操作等信息素养能力。此外,革新动力不足也是制约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以及自我学习方面极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档案经费短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不系统,不能够进行人才的再教育,档案经费的紧张也使得当前管理人员薪酬待遇上明显低于其他职业。因此,经费保障、机制制度建设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

(三)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长期以来边缘性的工作地位使得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一直存在着人员配置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较为突出的问题。从档案学毕业生就业方向上来看,由于档案管理不受重视,很多毕业生选择其他文职类工作。现有的高校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呈现出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和能力素养滞后等特点和问题。人才配置不足及人才队伍结构与水平不佳等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的主要原因。

另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还突出体现在档案管理人员群体发展能力较弱的问题上。档案管理繁琐、任务较重、机械工作状态较多,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个人能力的欠缺,导致档案工作群体活力不足、个人学习能力弱化,工作节奏较慢,职业责任以及职业理想丧失,工作效率不高,工作状态不佳。

三、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对策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培训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加强重视程度,持续关注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问题。从领导层面来说,高校档案信息化改革需要发挥领导的重视作用,不仅要加强关注,还要持续性关注。不断提高人才建设的思想认识高度,一手抓科学,关注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需求,同时一手抓人本,关心档案管理人员的成长需求,从薪酬福利以及职位晋升、教育深造等方面给予支持。既要任人唯贤,又要能够留住人才,这样才能够凝聚人心,合力共建,共同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二,积极借鉴,引入专业专项培训,最大限度的提升管理队伍的人才素养。对此,一方面要从专业专项培训上进行机制建设,保障培训经费,利用自身在档案学科的教育资源优势弥补经费投入的不足,确立复合型多层次的高校档案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对此既要不断借鉴国内外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与此同时,还要从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问题出发,分层次有计划地进行人才的培训教育。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对于传统档案管理的强烈冲击,同时也是对人才素养的一次大的考验,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够胜任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对此,要树立危机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对于自身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以创新的意志、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在高校乃至在社会上的地位。

第三,引入高素养专业人才,合理配置人才队伍,确保高校档案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优化队伍结构,从人事任用标准、人员数量以及人员素养三个层面进行合理规划与配置,对此,既要发挥人力管理层面的作用,做好规划引领,与此同时,还要从人事与收入分配挂钩、确定良性激励机制等方法上进行制度层面的建设。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从日常工作的管理上强化对工作人员思想的引导,提升整体队伍的文化内涵。

(二)高校档案学科人才培养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人才培养是高校档案管理能力提升的关键,也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高校档案学科作为档案管理高端人才的培养单位,一方面要发挥资源优势,把人才引入、培训再教育与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从信息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入手,强化对新一代年轻人才的教育教学效果。对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掌握信息时代对于档案管理人才素养的要求,明白我国高校是什么体质,需要达到什么标准,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由此才能够准确的确定高校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此同时,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课程,根据学科融合特点以及技术知识要求增设诸如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信息通讯等方面的综合学科课程教学,探索档案管理主干课程改革,在教学模式上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变革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关系。

猜你喜欢
档案学信息时代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历史追溯与革新路径: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征阐释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岛市档案学会举办2020年档案学优秀成果和优秀论文评选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超学科”来啦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