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工科专业经济管理基础课程研究*

2019-12-24 23:23王明昊王晓旭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工科课程内容基础

□ 王明昊,王晓旭

(长春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5)

1 引言

“双创”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教育改革的需要。[1]应该说,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起步晚、发展不完善。目前各高校往往仅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的形式做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普及,存在知识容量太小,系统性不够的缺点。[2]对于绝大多数没有经济管理学科背景的工科专业学生而言,关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企业管理知识的了解非常有限,在此情况下,各高校针对工科专业开设的《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则可以对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供有益的补充。

在当前国家鼓励“双创”的背景下,各高校应该优化《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内容,把该课程作为“双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创新创业课程一起共同构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2 工科专业《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内容繁杂,深度不够

《经济管理基础》一门课几乎要涵盖经管类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内容,可见课程内容范围极大,它主要涉及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两个方面,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企业管理学涉及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诸多方面,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宏微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企业管理的总体思路以及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具体管理活动。但由于内容过多,学时有限,一个章节可能就是经管类专业学生一门课的内容,学生很难系统领悟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真谛。

2.2 课程教学与学生本专业结合度不高

《经济管理基础》课程的服务对象是各工科专业学生,但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该课程的需求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管理工作可能更多是项目管理,需要着重学习技术经济学和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而像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方面知识需求就不是特别迫切。像机械和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可能性更大,应着重加强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介绍。而现实中,各高校还很少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对《经济管理基础》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导致出现课程内容与学生专业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限制。

2.3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经济管理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单纯依靠课堂讲授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限于学时有限,当前大部分高校《经济管理基础》课程仍然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手法,诸如翻转课堂、实验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在该课程教学中较少运用,单纯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形式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 工科专业《经济管理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3.1 适当缩减教学内容,加大重点章节学时

《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内容不必贪大求全,可以适度精简教学内容,如适当缩减经济学微观部分,减少会计学、物流管理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工科专业学生学习《经济管理基础》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将来工作或创业培养正确的经营管理思维方式,而非系统学习经营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所以缩减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更多的把体现经营管理思维的章节作为重点内容,加大学时量,培养学生概念能力而非技术能力,可能对工科专业学生的帮助会更大。

3.2 结合学生本专业设置针对性教学内容

《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应该以工科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素养提高为基本目标,教学内容应该以针对性和实用性来设计和安排。尤其要以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学生未来工作内容性质来规划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打破过去《经济管理基础》固有的学科框架体系,在细致分析各专业学生未来需求的前提下,针对该专业未来就业或创业的需要做个性化教学内容设计。如计算机专业重点讲授项目管理方法,建工类专业可单独设置房地产营销内容模块等。另外,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现实需要,增加企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中的融资等相应版块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3.3 增加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离不开实践,实践教学能够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对接。[3]《经济管理基础》可以采取理论讲授、讨论课、案例分析课、模拟实践课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知识学习为能力培养。第一,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调整该课程课内外时间分配,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有效解决课程学时不足的问题,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更专注于课程内容的深化理解,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二,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师事先准备实际企业管理课题,由学生参与完成课题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设计,如企业环境分析、风险评估、项目融资方案设计等,让学生在完成课题项目的过程中熟悉相关理论知识。第三,可以在课堂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软件,通过分组建立模拟企业对抗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运营的主要流程,分组的形式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上述新型教学方法的引入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业能力会有较大帮助。

4 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给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增加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外,还应该对正在实施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造,使之适应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能力要求。《经济管理基础》课程作为各高校为非经管类专业(工科专业为主)开设的经济管理通识课,可以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手段,使之成为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工科课程内容基础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