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娃娃家:自发性游戏的萌芽*

2019-12-24 01:34江苏省徐州市八一中心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12期
关键词:自发性假装白菜

江苏省徐州市八一中心幼儿园 李 婕

幼儿体会不同身份角色最早是从娃娃家开始的,娃娃家游戏堪称是学前教育角色游戏中的“经典”。它是幼儿角色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帮助幼儿再现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对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笔者以“娃娃家”为例,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探究戏剧游戏的自发性。

3~5岁是进行假装游戏的高发期,然而假装行为从1岁半到2岁之间就开始萌芽,他们会在不睡觉的情况下,在妈妈怀里做出睡觉的样子;在不梳头的情况下,假装拿着梳子做梳头的动作;在不吃饭的情况下,假装吃饭的样子……这便是幼儿早期戏剧性游戏的萌芽,也是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的常见表现。他们在自发的假装游戏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角色意识,从而过渡到角色游戏、戏剧性游戏。

小班幼儿年龄为3~4岁,这一阶段幼儿已具备进行初步的象征性游戏的能力,动作象征较为成熟,但假装想象游戏仅初步萌芽,在进行“娃娃家”游戏过程中,往往角色意识较为薄弱,游戏规则方面也较欠缺。

一、引导幼儿树立角色意识

小班初期,幼儿在娃娃家主要是以操作、摆弄区域材料为主,如:抱布绒玩具、玩电动玩具等。后来幼儿自己选择角色,如:女生当妈妈、男生当爸爸(幼儿有了明显的性别意识),他们会照顾“宝宝”,给“宝宝”做饭,但他们的角色行为容易转移(一会儿抱娃娃,一会儿做饭,做一会儿饭,又去抱娃娃),而且同伴间往往会相互模仿动作(看到其他孩子切菜会扔下手里的娃娃也去切菜),有时甚至忘了自己的角色,或者娃娃家内有多个相同角色,娃娃家游戏规则意识较为薄弱,但乐在其中。

分析:由于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还比较弱,其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和思维的直觉行动性特点,决定了娃娃家游戏在小班阶段是一个由水平较低的初始期向较高水平的爆发期逐渐发展的阶段,也决定了这是幼儿假装游戏向角色游戏过渡的关键时期。

策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并请幼儿带着问题回家观察,“你的家里都有谁?平时你在家里时看到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爷爷奶奶又在做什么?”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讨论一下他们每一个人的不同身份,还有他们都在做哪些事情,他们是怎么做事情的?如果你是爸爸你应该怎么做呢?幼儿将观察到的内容运用到角色游戏中,将生活经验不由自主地迁移到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方式更能激发幼儿对娃娃家游戏中角色的兴趣,提高幼儿游戏中相应角色行为的持续性。

二、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大部分幼儿了解了娃娃家游戏的玩法,能投入地进行游戏。但由于小班幼儿小手肌肉发育不够完善,反应出的都是吃饭、炒菜、抱娃娃等重复性动作,不过幼儿非常享受这种动作带来的乐趣。例如幼儿在炒菜时,拿个勺子在锅里不停地搅啊搅,“搅”这个工作可以让他持续很久,没有其他操作,但还是乐在其中。

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是最真实自然的。因此,在游戏的开展初期,无论幼儿出现怎样的行为(危险行为除外),教师都要鼓励和支持,让幼儿表现出最贴近生活的一面。但当幼儿游戏行为过于单一时,教师就要引起注意:材料是否足够丰富,情节是否够完善?

少女将宽大的滑翔翼丢在地上。下落时狂烈的山风,吹落了她束缚头发的皮绳,她那深栗色的卷发,此刻正杂乱地披散在肩上,随着风轻轻鼓荡,像狂野的浪。大大的眼睛黑而深邃,浅棕色的皮肤,精瘦紧俏的脸颊,饱满紧致的双唇,透露着一种野性的美感。她怒气冲冲地走过来,劈头盖脸地骂道:“你这个笨蛋!你不要命了吗!”

策略: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应鼓励幼儿在家仔细观察爸爸妈妈做饭时的动作,丰富并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可操作的材料,如油盐酱醋的调料瓶、蔬菜的半成品等。教育家陈鹤琴说:“我们要重视选择各种适宜的玩具,并把玩具作为教育孩子促进认识、发展想象、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行为的一种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对具体直观的游戏材料往往比对语言更有兴趣,当游戏材料丰富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行为也会相应增加,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可见,材料在角色游戏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也可以通过日常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将游戏经验过渡到生活经验,再转化为游戏经验,例如手指游戏《卷白菜》:

卷、卷、卷白菜,

卷完白菜剥白菜;

剥、剥、剥白菜,

剥完白菜洗白菜;

洗、洗、洗白菜,

洗完白菜切白菜;

切、切、切白菜,

切完白菜炒白菜;

炒、炒、炒白菜,

炒完白菜吃白菜。

当幼儿能将做饭“开水龙头—洗菜—切菜—下锅—翻炒—放调料—出锅”的一系列动作完成时,可以请其他幼儿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其准备一桌“美味”,引导幼儿进行招待游戏,进一步提升幼儿游戏的情节性。

三、启发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由于小班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幼儿游戏中大多是自己玩自己的,很少交流。如:“妈妈”把菜端给“宝宝”,“宝宝”说“谢谢”,就没有其他交流了。“客人”来做客,“爸爸妈妈”说“请坐”后,也再无交流。

分析:娃娃家游戏对幼儿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案例中出现的情况是幼儿初期进行“娃娃家”游戏都会经历的,幼儿以自己最简单的生活经验来应对角色游戏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虽寥寥数语,却是幼儿最本能的反应。

策略:对于不会表达、交往的幼儿,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自己的,从而引申到幼儿身上,让幼儿讨论:如果家里来客人了,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爸爸可以做什么,妈妈可以做什么?通过同伴间的交流,使幼儿分享一些交往技能。教师可以适时以“玩伴”的身份融入幼儿的游戏中,遇到问题与幼儿一起讨论解决,渗透引导。如扮演娃娃家里的角色,在幼儿不知如何引出话题时,时机恰当地给予幼儿暗示,引导幼儿自发地展现出独特的交往方式。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幼儿只有亲身经历体验了,才能知道了解,有了经验才能将其运用于游戏中。自发性戏剧游戏恰巧符合这一观点,幼儿基于已有经验、知识和兴趣自由进行假装游戏,运用想象,重新把生活或幻想中的人物、事件,通过自己的肢体、口语和行动表达出来。教师应珍视小班初期“娃娃家”中幼儿以经验为核心进行的自发性游戏,引导幼儿逐步提升角色扮演成熟度,从而过渡到自发性的戏剧游戏中。

猜你喜欢
自发性假装白菜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一棵白菜
白菜长黑点还能吃吗?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开水白菜
神奇的“白菜换装”
『假装』的力量你想不到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假装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