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9-12-24 09:02高红岩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篇思维能力语言

高红岩

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那到底什么是思维?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的反映。思维分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就是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判断、推理。学生最需要发展的就是抽象思维,将感性的材料加工,形成理性的认识。一个学生聪明不聪明,主要就看他思维能力强不强。

思维品质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决定了优秀的思维品质。中国古语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由此可见,中国古人认为学习知识应与发展智力相结合。学习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品质的过程。

那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英语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不同于理科学科。因为语言只是外壳,其包含的内容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社科,无所不有。每个语篇都反映了某种思维品质。下面,我就三种思维品质来探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的。

首先,逻辑性思维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缺乏逻辑思维。句子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前因后果,转折让步理不清。那逻辑思维方法都有哪些呢?逻辑思维方法有定义、概括、归纳、演绎、推测、联想。英语教材中不乏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语篇,但是有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在强调语言知识的教学中被忽略掉了。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Hansel and Gretel故事中,师生往往在扑朔迷离的情节中指出其所含的伦理道德,但是否重视其中的故事情节发展中的线索(bread, white stone, pieces of bread, bird, candy)和Hansel的智慧和故事中人物思维特征呢?比如在后妈第一次试图一起两个孩子时说了一句话,Here is some bread. Dont eat it until you go to the forest. 为何要等到了森林才能吃面包呢?半道吃完了会怎样?对这句话的分析可参透后妈的思维和计谋。师生可能忙于分析语言,理解语篇并回答问题,却很少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假设、分析、推断。让他们在语篇中验证自己的想法,在故事的结尾甚至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改变故事的走向。

其次,批判性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就是对作者的观点展开思维,批判或判断,理性评估,考量它是否是一种好的思维。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分清观点和事实,深入思考,能够为自己辩护。就八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A3阅读的第二则语篇印度的厕所博物馆来说,学生怀着猎奇的心理读完文章,这时提出Do you think this museum is just for fun or has meaning to Indians? 这一选择疑问句,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博物馆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展览,在藏品的背后蕴藏着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博物馆并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的育种场,是啟蒙民众之重要机关。类似的训练还有续写文章,改换标题,都是对学生批判思维的训练。

最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创造性的思维有六种,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辩证和横纵思维。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发散思维。在我们的教材中不乏各种主题图和插图,这些配图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很好的素材。比如八下Unit 6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A3a鲁滨逊漂流记小阅读中,在文本的右下角有一张插图,在图中背景是一个荒无人烟的沙滩,一个人身穿动物皮毛做的衣服,带着毡帽,胸前配着猎枪,站立着。另外一个黑黝黝人只用一块布裹住了下体,手扶胸口,单膝跪在地上。由此图可引发学生一系列联想,Who are they? How do you know? Why is the man kneeling down? What happened between them? 同样文章字里行间一样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文中有一句话Who else is on my island?在该句中,你如何理解“my”这一用词?这本是一个无人的小岛,你来了就是你的吗?结合当时资产阶级殖民扩张的历史背景,可获知新兴资产阶级的殖民心态,先到先得。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知识与思维训练同等重要。我们在教学中也要不断地去发掘和积累各种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践行杜威的观点:教育要使语言转变成理智的工具,即指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使语言原来作为实际的、社交的工具,逐步变成有意识地传播知识、帮助思维的工具。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语篇思维能力语言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