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霍氏练手拳传承中的文化自信探究

2019-12-25 12:49霍静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精武霍元甲爱国

霍静虹

(天津商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天津 300134)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是提出“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和底气。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传承和发展,在讲清楚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的同时,还能够具体地阐明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特质、思想理念和时代价值。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武术非遗项目都具备属于自己的特殊谱系。在新时代梳理和萃取中华武术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思想价值,是对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使武术文化得到提炼并焕发新的活力。霍氏练手拳是我国著名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家传拳法,2007年被列入天津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几年后,霍元甲的名声依然响亮,是很多人心中的民族英雄,但是他习练过的霍氏练手拳却并未被大众所熟知。因此,讲述霍氏练手拳的历史渊源,阐明霍元甲的精神特质,以及它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是该研究的重点内容。

1 历史渊源

1869年1月19日,霍元甲出生于天津市西青区小南河村。那时的中国,国穷民弱,尤其在八国联军入侵后,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作威作福。霍元甲为回应英国大力士对国人的挑衅,于1909年、1910年两次只身远赴上海,以自己的威名吓退洋人,令国人感到扬眉吐气。霍元甲深知一个人的强大,并不能救中国,为使国人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1910年,霍元甲远离家乡和亲人,在上海与农劲荪、陈其美等一批爱国志士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体育组织——上海精武体操会,立志通过武术来“强种保国”。为扩大教学效果,使更多人能够习武强身,精武会将传统的师徒传承转变为班级教学,并且打破武术传承的门派界限,打破传男不传女的旧俗,霍元甲将家传七代的霍氏练手拳作为授课内容,传给广大精武会会员。

2 霍氏练手拳发展脉络

上海精武体育会自1910年建会以来,一直坚守“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会训。爱国武术家霍元甲是上海精武体操会的创始人之一,正是他将家传武艺霍氏练手拳作为精武会的武术教学内容,才使这套拳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传承。

2007年,天津市西青区政府,为了更好地宣传霍元甲的英雄事迹,传承霍元甲的爱国精神,确定以霍氏练手拳申请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2015年,霍元甲的第五代玄孙女霍静虹,成为霍氏练手拳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3 霍氏练手拳的精神特质

一生崇拜霍元甲的作家晨曲先生曾告诉笔者说:“1909年,霍元甲远赴上海之前,邻居是自家的远房亲戚,他家的一个男孩儿想随他一起去上海,因为当时这个男孩才十五六岁,霍元甲拒绝了,说:‘你这么年轻,还没有成家,不能带你去上海! ’说明当时的霍元甲已经做好再也回不来的心理准备。”第一次到上海,对方推脱来年再进行比武,霍元甲返回老家小南河,并在第二年准时到上海赴约。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霍元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说到做到。

霍氏练手拳在中国武术的众多流派之中如沧海一粟,但是它作为爱国武术家霍元甲习练过的套路,曾经在以“强大每个中国人”为目标的精武会中传承,霍氏练手拳已经成为霍元甲爱国、奉献、团结、担当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符号,承载着爱国、自强的时代精神。所以作为新时代传承霍氏练手拳不是仅仅传承技术动作,更是要通过身体练习,了解和学习爱国武术家霍元甲身上的优良品格和精神。

4 霍氏练手拳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我们须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

4.1 为国家利益,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霍元甲撇家舍业、客死异乡,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同胞身体健康,品质顽强,能够通过国人的团结努力,共同抵抗外敌的侵略。在精武会成立75 周年纪念之际,举行了新中国以来第一次精武传统武术比赛,黎永创先生作为1943年入会的老会员,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并表示“想起精武会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敌人战斗就浑身是劲”[1]。

4.2 习练霍氏练手拳,是一个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过程

霍氏练手拳全套共有72 个动作组成,快速有力、动静鲜明、手法多变、起伏转折灵活,长期练习会提高每位习练者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霍氏练手拳对手型、手法要求与一般武术套路不同,有自己的特点,调整与改正的过程,可以提高练习者的观察力,以及培养细心、耐心、恒心的能力和品格。

4.3 联结精武会之间的纽带

现在国内外共有精武会70 余个,都悬挂霍元甲画像,尊霍元甲为精武始祖。精武会属于民间体育组织,每个精武会所在的国家、地区不同,教练员的资源不同,传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2019年1月,上海精武会在霍元甲诞辰150 周年纪念日,举行了“千人展示霍氏练手拳”的传承活动。这一活动是对霍元甲、精武会创始人的敬意,同时也为霍氏练手拳在世界精武会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要为了人民群众,将转化和创新的文化成果惠及群众、化育群众[2]。传承霍氏练手拳既是传承强身健体的武术内容,也是传承习武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是传承霍元甲爱国奉献的价值取向。

猜你喜欢
精武霍元甲爱国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
精武体育会在南洋的发展
左右脚的比赛
左右脚的比赛
左右脚的比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左右脚的比赛
精武精诚 惟扬惟武:传统武式太极拳传人钟振山访谈录
爱国学·晒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