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书法艺术对群众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2019-12-25 12:49管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群众

管珏

(阜阳市颍州区文化馆,安徽阜阳 236000)

在繁杂的艺术门类中,书法艺术是我国独有的,它是依托汉字而形成的一种独具东方特色的抽象的艺术,强调内至、崇尚人格,注重知识之美和人性之美。作为文化载体承担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演进与精神表达。从最早的甲骨文起,至今已有3 000 多年历史,书法艺术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凝结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文化情怀。

书法艺术特征鲜明——一纸一笔一墨一世界,便可进行书法创作,简便易行,容易在群众中开展,而且特别让人有成就感。这是书法天生具备的一种群众性的文化艺术特质。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书法艺术,对于发展群众文化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书法艺术的发展现状与传承

书法艺术是经过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浸润,不断通过时光的打磨和润色,流传下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它不仅能服务生活,更能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精神享受。书法艺术是历史和文化传承下来的产物,是我们民族特有的遗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有永不泯灭的活力,因此也具有扎根现代社会的基础。这种精神在经历朝代的更迭之后传承了下来,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书法艺术有着千年的历史沉淀和顽强的生命力,它的实用性并没有真正的消失。汉字是书法的载体,汉字的存在就代表着书法的存在。从事书法艺术活动不仅关乎民族文化认同,对个人也有许多益处,既可以闭门修习,也可以交友互动;既可以孤芳自赏,也可以展示高堂;既可以专业研究,也可有助于读书吟诗等。就大环境来讲,书法仍然存在大街小巷广告宣传牌上的各种字体,过年的春联,这种文字之美,节日的喜悦,无不显示着书法在承担着传播文化信息的重任。也是书法艺术活跃在当代社会的具体表现。人们在对书法的临摹和鉴赏欣赏过程中去收获更多的启发,会渴望和追求把字写得更好更美,写出精神和气格,写出不同的风貌和品质,自身的气质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书法艺术中。

时光进入21世纪,互联网在全球社会的高速发展,电脑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写的模式。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对传统的书写已经不感兴趣,更倾向于简便快捷的电脑输入法。这无形之中阻碍了书法艺术的传承和普及。书法艺术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欣赏意识也越来越薄弱,对汉字书写的要求下降,书法艺术不再是每个人具备的基本素养,书法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传播途径也在减少。

2 书法艺术对群众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人民群众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以书法艺术为切入点,挖掘蕴藏在书法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和人文内涵,能够使群众在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化传播和历史发展,也能获得人生启发,注重修养,陶冶情操,展示我们民族文化修养,进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2.1 书法艺术能提高群众的社会美育能力

书法艺术的普及是社会美育的范畴。书法艺术是精神产品,从事书法艺术是一种修为。首先就书法艺术自身来看,是东方价值观的鲜明呈现:书法技法中,笔法的轻重缓急,藏露提按,字法的正敧敛放,墨法的枯润浓淡,章法的疏密聚散等,都与中国人认识世界的阴阳世界观契合关联。东晋王羲之:“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上下方正,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题笔阵图》)。书法艺术工作者既会制造矛盾又会解决矛盾,力求达到矛盾的统一和谐。

任何一种书体点画结构处理的不同,都会给人们展现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风格,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就是这样一幅作品。观之,就使人想起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如今,公孙大娘的剑舞早已失传,通过诗中对剑舞的描写,却能让我们从张旭的草书中看到她曼妙的舞姿。

美育水准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的高度,决定着你对书法美的理解,表现着你所具有的眼光和视野。“站在啥山唱啥歌”,也就是说,审美也是需要水平的。这水平从何而来? 需要普及美育,增进美学修养,积累知识,需要提高眼光。书法的审美感受总是与美学高度、审美情趣相一致,而美学高度又总是影响和制约着作品的质量。眼高手低是常态,眼低手高则根本不可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2.2 书法艺术能提高群众的文学修养

人们在书写一副艺术品时需要用到散文游记,诗词歌赋,对所要书写文字内容精神的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才能在此基础上赋予的自我精神。那么,你文学修养就需要加强。当我们阅读人们我国古代的书法大家的作品,还不得不为其作品那洗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哲理所折服。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现在公认的书法遗存是出自殷商的甲骨文,距今约3 500年。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行书、楷书和草书,每一个汉字在不同的朝代以及不同的书体中书写也是不同的。点画形式多变,古人云点若奔雷坠石、横似千里阵云……孙过庭在《书谱》中论述:“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各种不同形态的笔画经过处理,“或重若崩云,或轻若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书谱》)。汉字的基本笔画在书写者手里,充分利用笔墨宣纸的特点,通过枯湿浓淡、轻重快慢的组合变化来追求点化的筋骨血肉,表现自然万物的生命,表达书者的内心情感。

古人强调学书者应树立崇高的德行。《祭侄文稿》就是颜真卿在家国惨重的悲壮历史中凝刻心魂的巨作,那圆劲激昂、顿挫生动的笔法和雍容大度、开阔豪迈的气势,正是他忠贞亮节的精神境界的自然表露。他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 《争座位帖》,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气势充沛,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那我们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诗人那博大的胸襟,而这些书法作品给我们的美感不仅停留在笔墨技巧上。

书法既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也是一门生活艺术,纵观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精品,内容上几乎无一不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描述和记载,这也是书法能够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这些书法进行赏析时,人们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水准。

2.3 书法艺术可以凸显群众文化的群众性,群众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社会性文化

它是群众自发参与的工作环境以外的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群众自发的文化娱乐生活,能促使社会和谐,能够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群众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它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属于社会文化范畴,群众文化服务人民的目的就是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和普及。

艺术为人民服务,艺术产生于大众文化。书法从20世纪80年代复兴至今已30 多年,广大群众也乐于参与其中。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倡导公益性实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施,书法艺术在现代也有了广阔的天地,201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范围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使群众真正享受到创建带来的文化惠民成果。

书法艺术可以凸显群众文化的群众性。书法艺术对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文化层次等因素没有很高的要求,入学门槛比较低,所以我们说书法艺术就是一种群众文化艺术。

我们经常开展各种普及书法的活动,如书法进校园、书法进社区、书法“三下乡”等书法活动的开展,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练习书法,其中,让人们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进来。

基层书法书法理论知识知之甚少,人才文化艺术水平普遍不高,针对群众的不同层次学习需求,书法艺术教育应该因需施教,让教学内容呈现多样性。因此在基层文化馆(站)、社区常年不断地开展书法教育,提高群众的参与学习的兴趣,多举办一些交流、创作、展览等活动,把群众参与的书法艺术常态化。也可以经常请一些高层次的书法名家来进行讲座、点评,提高书法爱好者的眼界及鉴赏能力。同时,多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媒体加以宣传和推广。让群众从艺术中走出来,引导书法爱好者走向社会,汲取社会这所大学的营养,利用春节、农村庙会等民间活动,组织书法爱好者到农村、工厂、社区开展义务写春联,义卖书法作品,参与到公益事业活动中。这些举措,不但能开阔广大书法爱好者的事业视野,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普及起到极好的宣传作用,也更加促进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就是运用文化力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也是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地位重要,功能、作用独特。书法起源于人民群众,发展和维护也离不开群众。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书法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书法艺术仍然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书法艺术应该与时俱进,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同时,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在群众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书法群众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张天德书法艺术欣赏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书法欣赏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