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保险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25 12:49唐志刚费长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保险费受益人案例

唐志刚,费长江

(1.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 523419;2.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案例教学是通过解释,分析和讨论一些实际和典型的例子,向学生传授与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相关的相关教学方法和过程。它最早的原型出现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但直到1910年它才被哈佛大学的商学院和法学院用作教学方法。后又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界。

1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

1.1 课堂讲授方式不同

现在一般的课堂讲座只由教师讲授,学生是被动的。课堂的主要任务是讲解。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设置一些问题,教师和学生讨论和思考具体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构成了课堂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是教师事先将案件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讨论来撰写报告。因此,组织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部分。

1.2 教师定位和功能的不同

在理论教学的一般教学方式中,一名教师的功能是把需要讲解的科目的书面知识讲解给学生们,他可能并不是这个方面的专家,但是需要认真备课,熟悉内容,做到表达清晰,就算是一个基本负责的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组织者,其功能是促进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其作用主要有3 个方面,一是课前对学习和讨论案例的精心设计与筛选,并提出真正需要学生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组织案例讨论过程。通过对问题的解析,让自己在思考中获得启发;二是还要引导学生跳出现有的案例,运用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思路这样的思维过程,举一反三的探寻类似案例的发展规律以及影响起发展的各项复杂因素。做到能力迁移。在这里,正如一些有经验的案例教师所说,教师不能无所作为,这不是严格控制讨论过程而是不允许学生说出他们想说什么的问题。因此,这个讨论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三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实时更新谈论案例。教育具有时效性,在当下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同,要求教师选择和设计新的案例。不能长期不变,这样的陈旧案例,只能得出过去的成就知识与思维方式。因此,不断选择和设计新案例是课堂活力背后的驱动力[1]。

1.3 学生在课堂的身份不同

在理论教学的一般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始终扮演着旁听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主讲者的讲授,不一定对讲授内容进行思考和接受,这样的身份,决定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考试,而非思考和启发。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身份变成了课堂的主演,教师只是一名导演,学生根据教师的案例,广泛收集资料,阅读文献,进行思考与分析。做出专业的报告,并在课堂结合报告做出清楚的表述。这个过程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设计,组织和总结教学的困难和优先事项。对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理解,知识转移更加深刻和全面。有时候,学生在案例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火花,往往使案例教学具有迷人的魅力。这种教学使学习不再是经验教学,而是思维的碰撞,不断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1.4 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不同

信息传递的方式,决定了信息接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决定了知识接受的难易程度和深度。一般理论教学方法是你说话,我听,学生们听不听,懂多少,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做出判断。在考试后判断学生的接受度需要一段时间。而且,这样的信息传递,决定了学生学到的是书本需要传递的知识点,而非要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这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在案例教学中,呈现的是一种非线性的双向信息传递,传授双方身份不停地变化,可以是老师和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对老师,学生对学生。每一个参与者对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汇报,都是信息的传递,这个过程需要参与者主动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加上分析方法,做到精准的阐述。教师在课堂现场就可以判断出哪一位学生参与的深度,学习的广度以及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是什么水平。

2 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中,一般可分为3 个基本环节:事件之前、期间和之后。

2.1 事前的准备

预备是良好案例教学的重点。不像理论教学一般教学方式需要教师长期备课,不然课堂不知道讲授什么。这个是没有理解案例教学。

成功的案例教学,一般事前准备有几个方面,一是心态和意愿的启动,如何调动学生对将要讨论案例的思考积极性对案例教学成功非常关键。教师要在前期进行意愿启动,可提前设计优秀案例分析者的奖励方案,让学生有积极性。二是提前准备案例分析的操作方法,把收集信息,分析案例,思考总结的具体流程与方法,以书面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可有指向地运行此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不至于盲目,浪费时间。三是提前设置问题,并将案例材料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并初步形成案例分析和解决案件中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工作。

2.2 事中的把控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导演,对关键问题的设置和引导,对讨论过程节奏的把控非常关键。首先对于分组的数量以及表达时间的把控,决定了在规定教学时间内是否成功完成一堂案例教学。不仅有小组讨论,小组推荐人进行总结表述,还需要有其他小组的综合提问与评审。小组成员可以随机进行回答问题。关键点是对讨论规则的制定与监控,设置计时员,按时提醒。

2.3 总结阶段

在小组和小组关注讨论之后,教师应该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总结。此摘要可以是规则和经验的摘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书面形式进行总结,以便学生的经验可以更深入,并且他们对案例和案例中反映的各种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案例教学法的好处

3.1 实现教学的互动

信息互动是案例教学的关键。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人,掌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和总结。另一方面,通过教学中的联合讨论。

3.2 实现学习的主动

案例教学的趣味性和团队性,让学生不断相互配合与激励,不得不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的信息搜集与研讨。在教学中,由于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学生的大脑不断兴奋,注意力可以及时调整,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最佳精神。

3.3 让知识具体生动

案例教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其真实性。易于学习和理解。

3.4 能够集思广益

教师不是在课堂上“独唱”,而是与每个人讨论和思考。由于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动员,很容易拓宽思维方式,取得良好效果。

给出一个案例:保险单中每个受益人受益权的相关性分析1997年10月4日,小W 向保险公司投保20福禄寿增额还本养老保险,。年保险费为10 780 元,保险金额为20 万元,妻小Z 及其兄弟被指定为受益人。1998年10月6日,由于丈夫和妻子之间的矛盾,小Z被迫在丈夫的睡眠中放煤气,造成双方死亡。经公安机关调查确认为刑事案件后,小W 被妻子小Z 杀害,小Z 某自杀身亡。1999年1月12日,其中一名受益人S向保险公司申请了保险费。

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法”第64 条第1 款的规定发出拒绝通知,理由是被保险人小W 犯有受益人小Z 的故意行为。1999年4月,S 将保险公司诉讼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保险公司支付20 万元保险费。一审判定保险公司将支付10 万元保险费。保险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撤销原判,依法改判。

观点1:小Z 实施了杀害被保险人的行为,从而失去了受益权。如果S 确定受益人的顺序和保险合同中的收入份额,则应予以实施;如果没有确定,根据“保险法”第61 条,“如果未确定福利份额,受益人应享有平等分享的受益权”小W 的弟弟S 应该得到一半的保险费,即10 万元。

观点2: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并防止犯罪者获得巨额保险金并谋杀被保险人,类似于本案中的情况,应判断保险人不支付保险费。

该案分析:根据“保险法”,当受益人数为数人时,其中一人或多人依法失去受益权或放弃受益权。其他善意受益人的权利仍应受到保护,即他们有权享受部分或全部保险福利。不能说保险合同的存在基础受到一个或几个人的行为的影响,从而导致保险人免于支付保险费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不应给出保险费,以及应支付多少。

案例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我想学习”变成“我想学习”。在枯燥的课堂教学中添加有趣的案例可以在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在课堂上,案例教学往往会变成一种神奇的效果。在解释案例分析方法时,重点应放在如何让学生探索案例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然后基于这个问题找到我们需要的原理或理论,当一个案例包含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这一点就显得尤为关键[2]。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从理论层面理解案例教学的相关知识和问题,还要掌握实际应用中的一定技巧。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保险费受益人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第二受益人是受益人吗
关于企业福利费扣除标准的几点探讨
可转让信用证下第二受益人面临的风险及规避
转让信用证项下受益人比例剖析
社会保险费征收主体的选择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保险费计算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