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词块教学模式探索

2019-12-25 12:49战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词块支架学习者

战莹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然而在词汇学习方面,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耗时多(花费大量时间背诵单词)、成效小(输出能力不足)的问题。词汇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能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语言学家发现,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词块,在语言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学生掌握的词块量比单词量更影响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于秀莲,2008)。因此,词块教学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1 词块

词块是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们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须语法生成和分析(Wray 2002)。研究者们在词块习得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外学者们从心理语言学、认知、社会互动等角度对词块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者也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证明了词块的优势。

1.1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动机

词块主要包括:(1)相对固定的较短短语(如by the way)和固定搭配(如commit suicide);(2)较长的短语和构件(如neither…nor….);(3)惯用话语(如I’m afraid…)。词块的属性决定了学生一次性记住单词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词块有一定的情境意义,可以使学习者产生联想,因此,记忆词块比脱离语境鼓励单独地记忆单词更容易,效果更好,且不容易遗忘,提高了语言学习效率。

盖淑华(2004)、Boers(2006)、Paul Dickinson(2013)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词块有助于促进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这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更具有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1.2 有助于增强词汇运用能力,提高语言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地道性

从认知角度,词块是一个完整的单位,在结构上相对完整,语言使用者可将其作为整体,记忆和储存在大脑中。词块的积累和使用是整体记忆、整体提取,节省了语言信息的处理时间,使语言输出更流畅,提高语言的流利性。学习者经过反复操练以后,可将词块作为一种交际单位,在英语交际中直接使用或经过加工使用,从而避免在表达时的语法或语用错误,从而提高其语言的地道性和准确性。

2 词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习方法错误

很多学生往往缺乏词块记忆的意识,习惯于将单词独立记忆,而不是以词块的形式记忆,因此,往往只记得单词的常用意识,这种记忆较为片面,对于单词在不同搭配中的不同含义缺乏了解。如动词develop,学生最熟悉的含义是“发展”。但是在不同的搭配表达中,develop 具有不同的含义。如“develop the ability”的意思则是“培养能力”,“develop a habit”的意思是“养成习惯”,“develop a disease”的意思则是“患病”。由此可见,如果学生不注重词块的积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理解偏差。

2.2 代入母语语用习惯

大学生心智已经成熟,对于他们来说,母语的语用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因此,他们在用英语表达时很容易按母语思维思考。如 “小心地滑”,翻译成“Carefully slip.”,正确表达应该是“Caution!Wet Floor”。将汉语的语用习惯代入到英语表达中来,必然会导致不地道甚至是错误的英语输出。

2.3 过度概念化

学生在学习词汇时,会将一些理解较深的表达概念化。这种方式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很容易导致理解性错误,导致某种认知偏差。如,短语“与某人保持联系”的英语表达是“keep contact with sb.”,此时的contact 是名词。许多学生将此表达概念化后,在使用动词contact 的时候,会输出“contact with sb.”。而实际上,这里的contact 是及物动词,正确的表达应是“contact sb.”。

3 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中,其发展水平分为两个层次: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发展具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习者当前的能力水平,是学习者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第二个层次是学习者潜在的能力水平。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活动不应盲目,应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紧密结合。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基础,通过合理搭建知识平台,教学内容要有一定难度,但不能超过学生的潜在能力水平。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语言的发展必须与教师或同伴交互合作才能完成。而教师与同伴提供帮助是以“支架”的形式进行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搭建支架和撤离支架的过程,度过最近发展区,从“现有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这就是支架教学法。

4 支架式词块教学模式的构建

支架式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4.1 搭脚手架

首先,向学生明确词块学习的理念,讲授词块的内涵与分类,养成学生的词块意。积极引导学生,使他们具有能够在语篇中找出词块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词块识别能力,让学生学会辨认和提取词块,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4.2 进入情境

适当的情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通过设置相应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到相应的学习情境,并融入情境中来。例如,教师在课前列出该单元重点词汇,指引学生通过课文预习、资料查阅等方式和途径,深入研究词汇的语法特征和词块搭配。再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研究词块的出现方式和在语境中的实际意义,并进一步归纳总结该语境中的常用词块。

4.3 独立探索

独立探索指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引,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既有课内的自主学习,也有课外的自主学习。课内自主学习发生在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指令,独立地完成词块学习任务。课外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学生课下完成相关作业,以及自主探索,扩展词块相关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强化性训练,学生通过完成这些来训练强化他们的词块生成能力。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词块搭配层面、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

Wood (2001)指出,教师帮助学生记忆固定词组时,可以让学生填空。基于此,在词汇搭配层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改错练习和填空练习。改错和填空练习能够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目标词块的含义和基本用法。

句子层面的训练,可以通过使用给出词块改写句子和翻译句子的形式进行。句子训练属于部分性产出训练。通过部分性产出训练,学生可以锻炼灵活准确运用词块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无论是词块搭配层面的训练,还是句子层面的训练,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熟悉词块的基础上进行语篇产出、培养学生语块为语篇服务的意识。基于语篇层面的训练可以通过完型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用给出词块补全语篇,既巩固了词块语言知识,又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

4.4 合作学习

独立探索结束之后的环节是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要保证分组合理,各小组的平均水平要基本均衡。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学生的讨论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可能是对他们已有知识的进一步发展,也可能与他们的已有知识结构相悖,但无论哪种结果,都是有意义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团结协作,交流思想,表达意见,有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

4.5 效果评价

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评定学生的词块产出能力,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自我评价;(2)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学习效果评价的主要形式是产出性训练。产出性训练对于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内化和输出。

5 结语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词块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观,使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提供丰富和有效的概念支架,通过“搭建知识平台”“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的过程,利用情境、合作、会话等学习要素,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促使学生不断地向下一个发展水平前进。因此,支架式词块教学模式在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词块支架学习者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如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词块理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词块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名人演讲中词块使用特点探究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