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以文化传承“四步曲”为例

2019-12-25 12:49王孝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育人

王孝华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 454150)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而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理应承担起引领青年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由此可见,高校必须重视弘扬传统文化与育人二者的融合。

1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应然之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观念、文化精粹的总体表现,反映了中国人的典型思维方式、道德观念。青年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但在认知程度上稍显不足。究其原因,则是当代青年的生活、学习等日常场景中缺少能让他们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他们认知的传统文化往往被束之高阁,无论是被摆放在博物馆还是在书本、纸堆里,大都展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可以说,青年学生的教育生涯中,从来不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缺少的是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新。因此,将文化记忆和精神融入大学生生活是现代文化转化之道。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更需要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学古不泥古,高校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活,融入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由“被动接受”到“自觉传承”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高校文化教育的开展。

2 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为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学院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思想教育为指导,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创造性地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以“传学及古今,经典贯理工”为主题的文化传承“四步曲”系列活动。该活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努力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创造力、感染力,力争在文化的熏陶下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不断锤炼大学生的精神意志,提高道德觉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自立、自信、自强的观念,做正直的人,走正确的路。

通过“讲—经典演讲300 秒、诵—红色经典合诵、演—中华传统文化节、行—忠孝文化在心中、传承非遗文化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四部曲,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旋律,以传统文化精神振奋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传统,在“讲、诵、演、行”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1 讲—经典演讲300 秒

为把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自身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院组织各班级每周开展1 次“经典演讲300 秒”活动,每次安排3~5 人,确保每年每个学生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演讲内容为国学、红色经典故事、经典诗歌、国学经典伴我行等。学生们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怀颂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凸显了国学经典名句、红色经典故事的文化底蕴,抒发了学生们对祖国和学校的感激之情,表达了知书达理、文明守信、自强不息的强烈愿望。通过开展“经典演讲300 秒”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演讲水平,提高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热爱国学与红色经典的热情,为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2.2 诵—红色经典合诵

每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学院组织各班级以班为单位开展全员参与的红色经典班级合诵比赛活动。该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振奋班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传统,在诵读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参赛篇目分为指定选题和自选篇目两种,每个参赛班级必须选报两首诗歌进行有感情的合诵。为发挥各班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可按照所选篇目插入舞蹈、吟唱、书法等表现形式,从而帮助学生充分表达情感,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凸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另外,选定专业教师在朗诵技巧、文章理解、情感表达等方面加以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增进爱党爱国爱校的情怀。

2.3 演—中华传统文化节

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每年端午节来临之际,学院组织开展“传承之光—中华传统文化节”。活动过程中,学生采用舞蹈、秧歌、太极拳、黄梅戏、歌曲、诗歌、绘画、剪纸等形式,舞、乐、画、诗的结合,带领大家进入一种奇特的意境,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中华传统文化节创新性地诠释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在文化节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感受到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有责任、有信心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出去。

2.4 行—弘扬传统文化,你我共同行动

学院每年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契机,组织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深入民间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内涵。该院相继开展的“传承忠孝,我们在行动”“传承非遗文化我们在行动”在光明网、中国科学报、中国大学生网、河南日报等网站一一报道,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对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重要的作用。

3 对高校文化育人实践探索的思考

3.1 坚持以人为本

学生既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又是开展各类育人活动的主体。高校的育人工作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本身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进行道德理念的灌输,强化道德认知,忽略道德认同和道德践行。高校应当积极关注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理性分析学生的合理需求,在培养学生独立性意识的基础上,将主流文化与学生的个人意识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诉求,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大学生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

3.2 创新文化传承方式

现实中,很多高校的文化传承往往存在“粗浅的展示”和“走过场的体验”等现象,在队伍建设上尤显“捉襟见肘”,鲜有开设固定的传统文化课程和长期系列的主题活动,加之一些学校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寄希望于“一蹴而就”,其效果可想而知。这难以保证文化传承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高校应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实现新的更大作为。

具体而言,就是要转变思路,主动作为,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学校党委对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进行顶层设计; 建立一支专业教师队伍,编制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化教材;定期开展活动,通过定期系列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化认识。此外,还要加强宣传,合理运用各类宣传媒介,采取适当的宣传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在师生中有更广的覆盖面和更好的传播效果。

3.3 构建文化传承实践育人共同体

教育部早在2014年提出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2017年末,教育部思政司、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共同部署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求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树立新思政观,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3]。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需要打造一支实践育人共同体:稳定的人才队伍、完备的文化基础设施、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深厚的文化资源积累、不同类型文化的融合与借鉴、校地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进文化传承实践育人工作规范化组织、制度化运行、常态化发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的我们需要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不断创新实践方式,用时尚化的方式来解读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好懂、好听、好读,让公众更好接纳。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育人
弘扬爱国精神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