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2019-12-25 12:49黄晓庆张东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概预算教材内容教学方式

黄晓庆,张东亮

(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67)

在如今我国建筑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人才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在如今许多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发展相应的建筑专业,并将《建筑工程概预算》纳入学习过程中。因为《建筑工程概预算》是建筑人才学习的基础内容与重点内容。该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与专业性,所以,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工作与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传统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学习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怎样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该文将针对高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1 高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重要作用

在如今教育改革背景下,《建筑工程概预算》 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因为,传统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但是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而言会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而且因为《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与实践性,所以,如果在课堂中单纯只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且学生也无法满足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基于此,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学习能力,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保证采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能够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1]。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满足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2 高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有待完善

从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不难看出,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但是,社会市场中我国建筑行业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因此,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应该跟上时代发展与市场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保证学习到最为先进的知识或者建筑技术等。但是,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存在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有待完善这一问题。一旦出现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落后的情况,那么学生不仅掌握的知识内容较为落后,同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造成影响。因此,在未来《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完善与创新。

2.2 互动教学有待完善

在《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应该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所以,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2]。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虽然有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互动教学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其中也不乏教师意识不到互动教学的意义,同时在互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互动教学工作无法有序进行,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基于此,为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在《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将互动教学的完善作为重点内容。

3 高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加强教学内容创新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景,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问题、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也在不断完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机械,可以将其纳入建筑概预算中。因此,为保证学生能够学习更多先进的知识内容,需要保证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能够随着时代发展与建筑行业发展而不断创新与完善。比如,编制较为完善的概预算方式、制订相应预算计划、构建相应核算清单。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保证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比如,在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完善过程中,可以将较为具体的定额方式引入到其中,这样可以保证工程量的计算工作,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促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在工程预算过程中,不单单可以依靠施工图纸,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专访方案编制等内容进行分析与了解。将成本费用,纳入整体工程造价中。除此之外,对于脚手架类型、施工机械性能、施工机械特点等全部纳入教材内容当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此类内容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对建筑的基础知识有明确掌握。

3.2 保证课堂互动性

上文说到在《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不强,这一问题的出现,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概预算》教学改革期间,应该保证课堂的互动性,及时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这样对于学生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也能有一定认识。从而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对自身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做出调整与完善。比如,在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将实际建筑施工现场情况,转移到课堂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较为常用的方式就是将施工现场通过拍照方式、录像方式等,促使学生对于建筑施工现场能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与感受。这样学生对于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也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3]。教师在知识内容的讲述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展开组自主探讨与分析,展开相应的初步预算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件的自主制作,在制作期间,学生需要对不同的知识内容进行收集与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将会得到提升。在课件内容的讲述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除此之外,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中搜集相应的学习资源,并且对于找到的学习资源进行分类与筛选,从而制定出适合自身的预算编制方式,为学生未来更好学学习打下基础。总而言之,在课堂中,教师需要随时随地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完善,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3.3 加强校企合作

在实现高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训基地与实习基地,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训基地中,学生可以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内容得到证实,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概预算投标报价技巧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际操作,可以学习更多课堂中学习不到的知识[4]。这对于学生学习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加强校企合作中,需要学校方面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将自身的引导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为学生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企业,并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中。这样企业可以不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工作人员的招聘,同时学生可以在企业提供的实训基地中不断学习,实现双方共赢。基于此,学校针对校企合作问题要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在校企合作相关条例的签订过程中,要使得学生的利益得到保障,从而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可以真正得到提升。

3.4 强化资格考试教育

加强预算员资格考试教育也是实现高效《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在预算员资格考试教育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同时对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了解,熟悉工程列项以及计算方式等。通过该种方式,促使双证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学校方面可以加强与地方建设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可以参与到预算员资格考试的培训活动中。学生在经过培训后,可以参与到统一组织的考试中[5]。考试通过并合格后,要为学生颁发相应的资格证,这样在毕业后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就可以从事工程预算编制工作、审查工作等。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就会,同时促使学生能够毕业后立刻上岗。基于此,针对预算员资格考试教育工作,需要学校方面能够给予更多关注。同时采取不同措施,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培训以及考试活动中,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可以得到提升,从而为学生未来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增强学生在社会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传统《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为保证可以为学生带来高质量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习更多在知识内容,要意识到《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将改革工作作为高校发展的重点,结合学生特点、学习情况以及建筑市场发展情况,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与创新。这样保证学生在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概预算教材内容教学方式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建筑CAD与概预算一体化技术研究
水利工程概预算及造价控制分析
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土建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