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意市集在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2019-12-25 12:49王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市集院校高职

王艳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74)

对于从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工作者而言,要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讲授式就业创业理论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让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为高职院校从事创业就业教育研究的人来说,寻找有效途径,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行提升,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更好地在真实项目中激发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真实项目进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逐步搭建层级化、多元化的就业创业实践平台,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创意市集,就是以教师帮扶、载体孵化、创新传承等为支撑的就业创业实践模式。通过创新创意产品展示、文创产品展销、组建创业团队等方式服务就业创业青年,完善专业学习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其在实战训练中强化就业创业思维和能力,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创业梦想的实现。

为了参与“创意市集”而组建的创新创业团队,既是师生创业实践平台,也是一种微创业训练。以工作室、市集作为创业实践的基础孵化平台,可供学生自行寻找指导教师,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尝试。组建创业工作室的优势在于有指导教师的参与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让学生更容易在创意作品中充分锻炼自身的能力,发挥个人所长。工作室无论是接单,设计产品,还是制作商品,可以有效地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而且对于申请加入工作室的学生资格审核,指导教师的要求会比较有针对性,有时也会破格录取。一般来说,只要有创业意向且专业能力尚可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加入。

目前,一些大学生在没有创业经验,创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网络平台走向市场,成为微商。这样的创业案例让高职院校的教育者们开始重新探索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教育的渠道,对高职院校现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加以改进。于是,创意市集成了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新阵地。经过组织创意市集实践活动,让高职院校的教育者们又发现了一个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新平台。

1 创意市集的概念与特点

“创意市集”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是由台湾女设计师王怡颖提出的。她在其著作《创意市集》一书中把“国外设计师将自己创作的作品拿到市集上卖的形式称作创意市集”。2006年6月,由城市画报杂志社、创意中国命名发起的创意市集,英文名IMart 在中国第一次举办。之后,在中国的其他城市也出现了一些创意市集。它们是由当地市政府有关部门带头发起的,组织这些创意市集的目主要是繁荣城市的经济,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

总结不同城市的创意市集开展情况,可以看出它们有很多共同点。

(1)创意市集的开展离不开当地政府或者经济实体机构的支持,大多数创意市集都是在户外固定的公共场所举行,有固定的营业时间。

(2)参与创意市集的摊主多数为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的创业者,他们有的从事潮玩设计、有的是DIY 的爱好者,有的只是纯粹喜欢各种艺术创作的无业者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3)举办方提供免费的摊位,或者收取少量的摊位租金,唯一的准入门槛就是创意市集提供的作品必须是原创的。

(4)创意市集的消费群,大多数是当地居民或者旅游者。尤其是旅游者,他们购买商品的目的基本都是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和民俗文化。

2 创意市集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征,深受学生的肯定

创意市集的出现,也迎合了目前大学生性格独立,追求个性,敢于创新的行为特征,为有志学生提供了一个挥洒设计理念的空间,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表现。让创意融入生活,使得生活更加美好,创意市集的出现其实就是个性与潮流交织而成的一个“创意聚会”。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为例,他们喜欢个性原创,但是缺少能够展现他们创意的舞台,网络虽说是一个可以进行创意展示和经验交流的平台,但是依然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创意市集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创业平台。

3 创意市集深化了高职院校“艺工结合”的教学理念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想创意的阶段,实践设计过程也很重要。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实践是作品创作过程的一部分。尝试用可实现性的材料、方法、手段来完成自己的设计,同时对这样的可实现性设计进行相应的商业价值思考,这就是作为一个合格设计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设计作业时,常常以电脑效果图或者简单的模型来展现自己的创意概念,从而缺乏对相关材料的准确应用,和对专业工艺技术的充分认识。

通过创意市集,学生尝试用现有的资源做一次将“想创意、做创意、秀创意”贯穿起来的实践,体验作为一个真正设计师的想法和创意,用擅长的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的新思维、新想法。

作为创意市集的摊主,在市集中通过与购买者的交流,既帮助学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沟通到自己能力,又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自己在设计作品中的不足,学会在沟通过程中提炼有用信息,开启新思维。

4 创意市集是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载体

创意市集的活动,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累经验,逐步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挖掘学生的创业潜力。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可以在创意市集的活动中,充分了解自己的内在潜力,通过创业活动打下坚实基础,让自己的创作灵感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与商业经济直接挂钩,让自己的设计在市场需求的检验中得到价值体现。每一笔成功的交易,都可以让学生感到满足,达到创意学习与商业行为融会贯通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创意市集作为彰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优良载体的优势。

在组织创意市集活动中,引入学生的创业团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批有创业意向、也有一定设计能力的学生加入。通过对创业团队的自我管理,活动策划和组织,可以培养创业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处理日常业务能力。让创业学生在承接的设计业务,完成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了解了市场行情,累积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同时,与同龄人的交流协作中,团队成员的创业意识不断被激发,实践活动也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开始思考如何完善细节,如何解决突发问题等,并为今后努力的方向树立了目标。

如此良性循环,充分体现出了高职院校提供创意市集成作为创业教育新园地的初衷。让创业团队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极大地提高在校学生的创业性意识、素质修养和专业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与成功的快乐,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5 创意市集是创业学生寻找合作伙伴的优质基地

参与创意市集活动的团体大多是由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团体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在讨论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形成各种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可能有些不着边际或者超越现实,但在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成员间就有可能形成共鸣,从而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或者支持者,使得创业者自信心增强,坚定其创业的信念。可见,创意市集一个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性格、特长的优良阵地。

此外,创意市集在学生社团的建设中,也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在创意市集的活动中,不但能发挥学生社团专业协作的优势,推进校园社团专业化,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也开辟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时候,通过与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不知不觉地接受着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的相互影响,创意思维得到了碰撞;当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得到自我发展后,就会很自然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身边的同学。社团活动的强大辐射力和渗透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学院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推动普及创业文化,这种成效是潜移默化的。

开展以创意市集为主导的就业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的一个新举措。以艺术设计类学生为例,通过在校园内举办创意市集,可以激发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产品的原创开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与市场交流接轨的展示平台;可以让学生通过售卖原创产品,了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能力是否适合市场需求;通过在创意市集中获得的销售额和销售量的数据,可以激励学生不断更新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获利多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更有信心,提升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获利少,也变相地提醒学生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创业机遇。

猜你喜欢
市集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古味市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市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揖美手作市集与艺术节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