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数的由来

2019-12-25 09:57屈晶晶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19年12期
关键词:纸片分母整数

□屈晶晶

研究背景

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如这种情况:家里买来一个大西瓜,有4 个人分着吃,每个人吃这个西瓜的多少呢?这个结果就不是整数。所以,研究分数的由来,了解分数的应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

研究过程

1.画图

首先,分别找到三张不同形状的纸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然后将这些纸片按照不同的方式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我将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最后用分数来表示被涂上颜色的一份是多少。

2.计算

我们都知道6÷3=2,15÷5=3,这些计算结果都是整数,那么2÷3 等于多少呢?大约在公元前的五世纪,中国开始出现把两个整数相除的商看作分数的认识,也就是说这个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从上表可以看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里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这个分数本身就是除法里的商。

3.分数的表现形式

古代是用算筹表示分数,在我看来就是用小棒来摆出分数,分子摆在上面,分母摆在下面。印度人没有算筹就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同样的,分子在上,分母在下。后来,阿拉伯人用一条短横线把分子和分母隔开,就成了我们现在用的分数。

研究结论

通过“分数的由来”这一课题的研究,我知道了分数的产生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就像刚开始提出的问题:一个西瓜4 个人吃,每个人吃了这个西瓜的多少?可以把这个西瓜看成一个圆,4 个人吃,也就是要把西瓜平均分成4 份,每个人吃也可以用表示。

补充

算筹: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 厘米,径粗0.2~0.3 厘米,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

猜你喜欢
纸片分母整数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听话的纸片
纸片也能托住水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答案
求整数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