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019-12-25 07:02刘晓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英语改革创新教学

摘要: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同时作为我国第二语言,要求现阶段服务社会的人群对其必须掌握与熟练的应用。尤其是处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科人才的时候应将应用型人才当作重点教育目标。为此,高校必须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并且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关于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主要从必要性、现状及对策这4个方面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

doi:10.16083/j.cnki.1671一1580.2019.11.0023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1-0094-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高校作为培养我国社会人才的主要阵地,为国家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人才的质量直接受高校教学质量影响。以往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对理论知识过于重视,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要求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还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此,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构建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教学课程中,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也要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找到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英语应用型人才。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主,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而对学生的考核也是根据其考试成绩。现阶段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要求所有高校加强对英语教学的重视,但是从当前英语教学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还在应试教育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过于重视,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难以培养出英语应用型人才。另外,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哑巴式”英语,也就是学生具有较强的笔试能力,但是口语交际能力却比较差。我国高校在教学中虽然针对英语教学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是因为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导致难以有效培养出大量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英语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现阶段各所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教育改革,这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的创新发展。但是也要注意,改革要找准方向,满足时代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高效性。在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英语教育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必须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现阶段世界已经进入到全球化时代,在该时代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进而对英语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换句话说,社会发展除了需要对英语语言及文学领域进行研究和教学的人员之外,还需要更多能够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紧密整合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改革创新要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英语人才”。第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高校在开展英语教学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开发与提升,而英语教学也从知识学习逐渐拓展到综合素养的培养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课程设置单一

英语课程设置直接影响教学发展方向,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基本上高校的英语课程都类似,没有结合本校特色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英语课程体系的单一难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激发、调动起来,同时没有真正将因材施教的理念深入落实。而且,教材版本老旧,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轨都导致教学内容不符合现代发展的需求[2]。学生在这样的英语知识学习中,不仅不知道当前社会的主流元素,同时也感受不到教学内容的丰富,进而导致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难以有效提高。另外,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分重视理论知识,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创新,就会导致英语知识缺乏适应性与应用性,学生在毕业以后无法将校园中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水平也难以提高。

(二)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学模式直接影响教学成效。但是现阶段大部分高校还采用单一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被动参与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性越来越低,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教学模式的落后主要體现在高校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但忽视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等方面,高校英语教学成为成为“哑巴式”英语,学生只会读与写,不会开口说,导致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3]。总体来说,这种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再加上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英语成绩以及英语应用能力十分不理想。

(三)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英语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高校对英语教师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针对英语教师教学的考核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针对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保证教师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现阶段在高校英语考核评价中,主要评价标准还是笔试,学生想要通过考试,必须要大量做题,这样就使学生过分重视自己的笔试能力。另外,在该考核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学生口语的考核,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难以用英语交流。总之,高校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师的教学难以找到正确的途径,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资力量,只有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才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师普遍都是中老年教师,专业能力强且知识渊博的教师比较少,且多数教师都是毕业以后直接在校任职、执教,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另外,因为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英语教师在完成授课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时间批改作业,很多教师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下,没有时间开展英语教学科研活动,也没有时间去进修、参加培训,这样一来,师资力量整体水平难以提高,阻碍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一)建立多元化英语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英语课程体系的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要转变传统单一的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传统英语课程体系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的时候,要将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核心,并与所学专业有效结合起来,使英语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挂钩,进而使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对英语知识有更好的应用与实践[4-5]。例如在大一阶段,高校可以通过英语基础课程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量,让学生对语法、单词有充分的掌握,为后期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在大二阶段,高校应该结合不同专业设置英语课程,如旅游专业应当开设旅游英语,计算机专业应当开设计算机英语等。通过该方法设置英语课程,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使专业学习成为双语专业学习。高校英语教学通过设置这种特色化课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再次夯实英语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知以及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按照人才培养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职业能力。“应用”这两个字的意义在于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职业能力,还要在未来就业与发展中对在校学习的职业能力有充分的应用。基于此的人才培养上,高校的英语教学必须要对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与学生专业以及职业能力相关的知识融入其中,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有效开展英语专业教学。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英语教师要根据课程安排为各个专业的学生选择与本专业相符合的教学内容,并且在当前高校英语教材与大纲的指导下,将更多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英语教学更加“职业化”。例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学习内容应该与管理学专业相关,可以将与经济管理相关的英语单词加入到词汇教学中。在口语教学时,要教授学生如何与人交流,因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可以细化成多个,如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国内外大量优秀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会话收集起来制作成视频,然后将其播放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国外经济管理类相关的研究成果当成是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并且课堂所学知识也基本上和所学专业以及职业能力方向一致,这样一来,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应用型英语人才。

(三)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结合,为英语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帮助。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下列几种教学模式,如分级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网络在线教学模式、模拟实战教学模式等,使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渠道更多、更广泛[6-7]。例如教师在应用模拟实战教学模式的时候,可以创设一个面试场景,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面试者和面试官,两个人都要用英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与面试相关的常见短语提供给学生,如good pre-sentations kills、with a pleasant mature attitude、withgood analytical capability等。

(四)建立校本特色的评价体系

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行为的关注,特别是学生用英语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评价体系不能单单以笔试考试与四六级考试为评价标准,要结合本校特色建立英语评价体系[8]。高校英语教师还可以将诊断性测试、体验项目、随堂评价等评价方式加入到评价体系中。另外,评价体系中考核的内容主要有语言知识、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等。在每个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本学期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以及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相关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口頭与书面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课堂小活动让其他学生评价汇报者的具体表现情况,然后教师将自己的建议补充进去,有效实现师生相结合的课堂评价。其次,教师还要通过书面形式完成对学生的评价。书面形式主要有:英语手抄报、期末考试、课堂小随笔等。

(五)加强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不管是哪个阶段、哪个学科的教学,师资力量都会影响教学成效。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如果缺乏较强的师资,就难以实现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培养出更多的英语应用型人才。第一,高校要加强对本校英语教师的培训,一方面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培训,使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用新型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第二,要让更多的英语教师到国外深造,将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更多的专业化英语知识带同本校,促进校园英语教师整体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加强对优秀英语教师的聘请。可以聘请外教到本校执教,进一步增强英语师资力量,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进而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五、结束语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必须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主要有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以及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有些高校忽视对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的就业情况、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等内容有充分了解与掌握,高校英语改革才能真正实行,并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高校要加强对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另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还要积极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水平,并不只是简单地完成英语公共课的授课即可。总而言之,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以及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以及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苟晓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校园英语,2017( 45).

[2]陳灿.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用型大学英语教改的启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7).

[3]杨梅,李艳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8( 15)

[4]吴慧峰,孙智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15( 22)

[5]王磊虎.浅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校园英语,2016(28)

[6]张品.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南北桥,2017( 22)

[7]蓝国兴.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实践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6)

[8]张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与创新[J].现代交际,2018( 19)

[责任编辑:尚欣]

收稿日期:2019-09-05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规划课题“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批准号:CH170157)。

作者简介:刘晓征(1980-),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翻译。

猜你喜欢
高校英语改革创新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分析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