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建设研究
——以山东某高校官方微信平台为例

2019-12-26 05:15王祎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公众微信内容

陈 昕 王祎璠

(山东大学(威海),山东威海 2642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的教学和日常服务管理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新挑战,微信以其独有的信息传播优势和强大的功能深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有效利用微信的功能,转变和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官方微信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分析

本研究选取山东某高校学生关注度较高的两个该校官方微信平台,以 2017年11月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该校在校生进行了官方微信平台使用的情况进行500余份问卷调研,根据调查数据及分析,本文认为在官方微信平台现存如下不足。

1.1 平台定位不精确

微信后台数据显示,阅读量最多的校图书馆预约系统、通知公告等服务功能的板块占据较大部分。目前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发挥作用较多的为功能板块,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明显。82.68%的学生对利用官方微信平台进行思政教育持乐观态度,但有少数学生表示效果未知。在影响力方面,半数的学生认为目前官方微信平台对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影响力一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只有23.46%的同学认为学校官方微信平台较好地发挥了舆论引导功能,运营者对其在传播校园文化和舆情监测方面的优势还未充分挖掘。在高校中仍然存在对于新媒体服务功能的认知有待提升的问题,官方微信平台的服务功能仍然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功能设置有待完善、互动意识有待提高、标签分类清晰度有待提升等方面。

1.2 推送内容不新颖

对于推送内容而言,目前高校大多数的官方微信采用的是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图文传递方式,这突破了传统的仅仅以文字传递的方式,使得推送内容更加清晰明了、美观简介,吸引了人们的喜爱和目光。研究数据标明,多功能、多媒体的信息传递优势在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上并没有充分挖掘。如校团委微信平台中排名看靠前的迎新视频,采取了视频的形式,内容贴合大学生需求,与以往推送有了很大创新,阅读量激增。像这种将文字、音乐、语音、视频等多媒体表达形式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实现形式上的创新,又有利于内容的传达,让人眼前一亮,。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在调查的537人中,80.26%的人认为学校校官方微信平台存在的问题是教育内容形式较单一,创新性不足;推送的时间段没有考虑到受众的阅读习惯,没有充分考虑到何时才是学生是用微信的高峰期;在表现力方面,有时候会经常发现生硬的新闻体,缺乏生动的表达。

1.3 保障机制不健全

通过调研问卷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普遍存在的官微发展和运营中仍然缺乏对应的保障体制。首先要强调的人才,急缺高效、专业运营团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部分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室,负责官微平台的运营、维护和管理,而我校的各大平台的均是由主管老师带领学生负责运营,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对创新内容和及时发现舆情、高效解决问题没有处理能力。在对相关的人员培训和发展运营等方面仍未形成系统化管理。第二,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新媒体的发展属于新生事物,官方新媒体的建设都属于在自然发生和自然生长阶段。学校对官方新媒体平台建设没有相关的扶持、缺乏配套资金,更谈不上对其维护、更新,影响了官方新媒体建设的持续的发展与创新。最后,高校官微平台之间缺乏联动机制没有发挥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发挥合力作用。以我校和哈工大威海为例,前一段在官方新媒体之间的互动以介绍“男女朋友”体出现,引发了大量的转发与关注,可见高校新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2 运营对策与建议

高校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展是校园媒体中最突出和紧迫的一个方面,高校思政者想要做好校园媒体工作的也无不着力于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在越来越多出现的平台上,开放性和低门槛也注定会带来许多问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 找准定位

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上高校要想取得较好效果,必须要打破传统校园媒体书面化的表达方式,充分听到在校老师、学生甚至已经毕业的校友的声音,以灵动、创新、亲民的形象去开创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对于高校的众多公众号,特色运营是至关重要的,增强不同平台的识别度,增强唯一性,避免内容的重复雷同。

除此之外,由于官方微信平台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特点,能保障发布高效、准确的信息,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高校官微平台舆情控制与安全控制,及时有效控制谣言散播,以免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混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这,我们一定要倡导官方微信平台的正能量功能,把握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思政者要加强信息流通和信息公开,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学生及时进行良性互动,避免矛盾的升级和误传的深化。对于平台账号的管理也要加强,防止出现安全问题。

2.2 丰富内容

高校微信公众号要以服务功能为中心,内容要以实用为基础,以创新为突破,才能够得以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对于内容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提升与进步:

①推送功能性内容

师生、家长、校友是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忠实粉丝,他们最关注的就是校园内的新闻发布与相关信息,因此校园官方新媒体平台应及时并重点关注发布信息的功能性。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人或事物受到较高关注,这就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切入点入手。除此之外,每学期都有很多重要的时间节点,例如开学季、考试月、毕业季等,这为利用官方新媒体平台来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提供了机会。通过这些切合时宜的推送,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人文情怀。语言上风格要轻松、亲民、时尚、简洁生动、通俗易读,从而更有利于吸引大学生。

②推送原创性内容

如今大多高校是使用订阅号进行信息推送的,例如正常服务号每天只能群发一次消息。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应该以内容为王,打造精品文章,吸引用户主动进行阅读。由于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申请手续较为简单,因此在一所高校中各类学生组织和职能部门会出现许多公众号。因此,公众号需要提倡文章的原创性增强不可替代性变。学生希望从官方微信平台上看到与其他公众号获取不到的有吸引力的内容。与此同时,优质文章的出现会在朋友圈等关产生生连锁效应,信息会在关系渠道获得迅速传播,从而更多的人去关注此类文章和平台。

2.3 把握时机

要想吸引读者,把握时机非常重要。数据表明,该校学生在课间、睡前的阅读量最高,而部分平台的运营者在推送时以自己的上下班时间进行推送,没有把握住正确的时间节点。首先,若想推送一篇高流量、高质量的的文章,要掌握读者的阅读习惯,把握时间节点。不同类别的文章都有自己的受众,运营者应结合用户习惯及自身定位,利用合适的时间,吸引读者以主动点击文章。还应把握适当的推送频次,应根据自身定位合理定制推送频率,以免推送过于频繁引起用户疲劳取关,也不要发送周期太长,失去用户。

2.4 创新形式

高校微信应采用多种创新性的形式,例如图文结合的方式更具有易读性,可采用易受用户喜爱的漫画、H5,将简洁、有趣的内容呈现出来,合理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以我校迎新视频为例,我们可以考虑定期推送语音或者视频,增强用户的直观感受,贴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题眼,用户打开订阅号显示的首先就是标题,标题的吸引力使得用户在与众多推送信息的接触和选择上具有主动性,因此文章的标题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文章的标题冗长、没有吸引力,用户就会自然略过,相关推送自然不会被关注到。因此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应该根据学校的特色将推送信息的标题进行内容分类,建立特色版块,选取具有创新性的标题,增强内容信息的条理化,实现文章可选择、可搜索。

2.5 加强运营团队建设

高校公众号运营情况取决于专业的相关的运营团队,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官方微信平台都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负责监管,兼职老师和部分学生组织负责整个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运营。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贴近学生。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运营团队有着得天独厚的有事。另外,对于高质量运营团队的建立,首先应以制度化保障运营团队高效运营,制定相关消息发布方式,保证日常的维护,应对学生群体更换频率较快的弊端;其次,完善考核机制、奖惩机制,根据后台的可量化指标如用户增加数、消息数、点击转发量等相关数据考核业绩。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真正地起到警示与鼓励的作用,使团队内部保持活力。

猜你喜欢
公众微信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微信
主要内容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