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背景下谷歌翻译和人工翻译的对比
——以文化负载词为例

2019-12-26 05:15吴若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妖怪译文跨文化

吴若萌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00)

1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今翻译领域也出现了谷歌翻译这种智能翻译软件,为人们大大地节省了翻译时间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正因为谷歌翻译的出现,使得学者们争相议论人工翻译和谷歌这样的翻译软件的利与弊。

语言是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不同语言有着不同文化,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一直吸引着各翻译学者的目光。翻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把一种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的过程,那么在转换交际的过程中,如何保持文化特色并让异国文化得以被了解呢?如何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呢?这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便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想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例,对比谷歌翻译和人工翻译的译文,找出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提升使用谷歌翻译的效率,更好地将谷歌翻译与人工翻译结合起来,在提高翻译效率的同时,提高机翻的使用准确率。

2 文化负载词定义及可译性

包惠南等人(2004)指出文化负载词是文化负载词又称词汇空缺,指源语词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无法在译入语中找到对应的词。这个定义是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角度出发的,因为文化的不同,存在于另一种文化中的词汇、语法等,可能完全不存在与另一种词汇、语法中,也有可能部分存在。笔者换了一个切入点,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化负载词是指用来表示某种文化中特定的文化意义、反应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词语。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出发去看文化负载词,比如衣食住行、甚至诗词歌赋等,哪怕是人名地名,只要存在于一种文化中,且具有一定的特色或象征意义的,都是文化负载词。笔者将文化负载词分为抽象文化负载词和具体文化负载词。

正是文化负载词独一无二的特性,产生了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限度。翻译家Steiner(2001)曾说过“人类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可译是在有共性的情况下才可以存在的,但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是一种合理,也都是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共性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这些共性,进而去翻译。可能一些文本是可译的,但也有不能完全表达出它的意思的不可译的部分,也有一些文本是不可译的,但通过表达其部分意思而可译的部分也是存在的。我们不能说一个文本是特有的文化就将其完全否定,认为是不可译的。

3 谷歌翻译的现状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谷歌翻译诞生了,很多人的难题,比如出门旅游时不会变得语言不同,有翻译软件在即可自动翻译,协助交流。在阅读时,这种翻译软件也可以大致将意思梳理通顺,帮助理解,不用逐词去查字典,省掉了很多时间。对于翻译们来说,这些翻译软件也可以起到帮助的作用。孙茂松等人(2016)指出实验人员以维基百科和新闻作为语料进行了译文质量测试,结果显示谷歌将几个关键语言对之间的翻译错误降低了55%到85%,所以可以说谷歌翻译极大程度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还是有一定的错误率的,比如有可能有望文生义现象,也有可能有不通顺的情况。

4 举例说明

谷歌翻译是一种设定的程序,它没有思考的过程,只会在对数据库进行筛选后决定最适合的译文,按照程序一步一步走下去。人工翻译之所以叫人工,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人大脑思考的过程。究竟孰好孰坏,我们一起看一下如下的例子。

4.1 具体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笔者认为的具体文化负载词是指表示衣食住行等能接触到能触碰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的词汇。

例1:水干;谷歌译:Suikan;笔者译:水干(日本礼服的一种)

分析:水干是指一种日本“狩衣”礼服,衣领的地方有两根长带,穿着时需要将长带系上,后变为武家礼服,公家或成人礼前年轻人也会穿上这种礼服,这是日本特有的礼服,中国并没有,所以笔者在理解其意思的情况下,也就是进行了思考后,选择了直译加注的办法,保留了原文的特色,可以使读者更多地了解日本文化。谷歌将其翻译成“Suikan”,这是这个单词日语读音的罗马字母,若是给不懂日语的读者看,很有可能将其理解成英文,即使懂日语的人可能也只会明白他的读音是什么,如果没学过这个词也不能明白到底是指什么,而且“水干”很难让人想到是一种衣服,这更体现了人工翻译加注“日本礼服的一种”的重要性。

例2:火锅;谷歌译:鍋料理;笔者译:すき焼き、しゃぶしゃぶ、鍋料理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美食,笔者想出了三种译法,首先想出的是“すき焼き”,它其实更倾向于日式的牛肉火锅,有洋葱、蘑菇、豆腐、牛肉等,和我们中国人的火锅并不完全相同,第二个想出的是“しゃぶしゃぶ”,它泛指涮牛肉,只是牛肉,第三个想出的是“鍋料理”,它是指把蔬菜、肉、海鲜等放在锅里边煮边吃的菜肴,最贴近中国的火锅,谷歌翻译的“鍋料理”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这种笔者有多种译文的情况下,可以参考谷歌翻译,更好地选出贴切的译文,这时的谷歌翻译起到了参考的作用,给予人工翻译一定的帮助,人工翻译在谷歌翻译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高了翻译的效率,而人工翻译采用了谷歌翻译的译文,也是对谷歌翻译的一种肯定。

例3:羊肉泡馍;谷歌译:マトン;笔者译:西安名物のマトン煮物

羊肉泡馍是西安著名的小吃,但从字面上很有可能将其理解成一种饼,但实际上是有汤汁的一种食物,笔者的翻译体现出了它的产地及食材、样貌,也反映了它的地位,是一种很有名气的小吃。谷歌翻译仅仅翻译出了羊肉,缺少其他信息点,是漏译,而且羊肉和羊肉泡馍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食物,未免有些生搬硬套、望文生义。这也体现了谷歌翻译的不足之处,当程序中没有这个词条时就会选取其中一个可以读懂的点进行翻译,没有思考的过程。

4.2 抽象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笔者认为的抽像文化负载词是指一些神话传说、一种意识形态等看不到摸不着的词汇。

例4:ろくろくび;谷歌译:辘轳首;笔者译:长脖妖怪

“ろくろくび”是一种日本的长脖子妖怪,每到夜晚他的脖子会变长,但他本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妖怪,也没有自己作为妖怪的记忆,中国是没有这种妖怪的,但翻译时笔者会去思考,选出最便于理解意思又最贴近的译文,所以笔者直接翻译成了“长脖妖怪”,谷歌的“辘轳首”是可以在字典上查到的译文,也是正确的,只是有一些难以理解,“长脖妖怪”言简意赅,读者看了译文后一下子就能理解,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脖子长长的妖怪形象,这与源语读者脑海中会浮现的长脖妖怪的形象达到了一样的目的。

例5:月老;谷歌译:老人;笔者译:縁結びの神

月老也就是“月下老人”,是中国传统的姻缘神,有喜庆之意,所以笔者在翻译时把它理解成“喜结姻缘的神仙”,谷歌翻译直接将其翻译成了“老人”,缺失了保媒、喜结连理的喜庆意思,而且,月老神仙并不是老人,只是一个传说中活了很久的神仙,所以谷歌的翻译缺失了一点灵气,也没有表现出月下老人是一种结缘的神,意思不完全相同。

例6:走婚;谷歌译:結婚する;笔者译:妻問

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制度,指男子晚上来到女子房间,天亮之前就要离开的一种少数民族的习俗。日本也有类似的习俗,只不过日本的男子可以在有几个子女之后和该女子生活在一起,中国却不可以,这是中日这种习俗的不同之处,如果直接翻译成“结婚”的话,没有办法体现出这种习俗的特别之处,它从一种表示文化的习俗变成了普普通通的未有丝毫文化气息的普通词汇,笔者的译文是日语中原本就有的词汇,虽然因为可译性限度导致的不同之处没有翻译出来,但也带有文化气息,选取这样的词汇更方便读者理解。

根据上述例子可以发现,这些文化负载词大多都可以通过理解意思后很好地被翻译出来,但是由于文化习俗等的差异,会有可译性限度的存在,即使翻译地不错,也不能完全翻译,这种文化间的差异,正是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人们都在试图通过跨文化交际来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翻译过程中也体现了谷歌翻译与人工翻译的结合,一般情况下,谷歌翻译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的,翻译的有些离谱的地方正是谷歌翻译程序的不足之处,像“火锅”这种更贴近生活的,比较常用的词汇谷歌翻译的准确率很高,而“月老”、“水干”这种包含深层文化意义的词谷歌翻译相对准确率低。谷歌翻译在起作用的同时也是加入了人工翻译的思考过程,如果不进行人工筛选,谷歌翻译的正确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所以目前尚不可完全脱离人工翻译而完全信任谷歌翻译。

5 结论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若翻译时不与科技相融合,便会有被世界所淘汰的风险,因此,翻译中结合谷歌翻译这类智能翻译软件会很有效地提高效率,但是翻译软件终究只是机器,在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方面,不能完全精准地翻译出文化负载词的含义,因为文化负载词的含义往往不仅仅是表面的意思,其背后有着更加深层的含义,这些文化负载词深层的含义是需要在人脑理解、加工后才能够被翻译地很好,但谷歌翻译是一个很好的助手,可以帮助译者选取比较合适的文本,或者给予译者一些参考,适当节省时间,谷歌翻译在帮助人工翻译的同时,自己的性能和准确率也会被信任,在指出不足后可以通过完善变得更加精准,相信可以在合理地将人工翻译和谷歌翻译结合的基础上,在提高翻译效率的同时,不断地去完善它的这一过程,提高机翻的使用准确率,而这些都是为了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外国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妖怪译文跨文化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弟子规
弟子规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妖怪来了
妖怪来了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