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教学改革探索

2019-12-26 07:12张小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媒介摄影融合

张小虎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中,新闻摄影课程学习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必修课程,以此培养学生具有新闻摄影工作较高素养,促进学生视觉新闻报道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此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及有关企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新闻摄影教学方面仍然具有不同程度的教学问题。

1 新闻摄影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设备的缺乏

在传统的新闻摄影教学中,只需要学生具备一部数字相机就足够了,之后再利用一般电脑进行后期的图像处理即可。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常规的配置都需要摄像机具备视频采集的任务,在使用具有视频功能的摄像机进行拍摄时,就需要专业话筒、跟焦装置、系统稳定等专业设备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具有相应的视频工作站,这些专业设备的采集费用较高,所以不可能由学生自费购买,但是高等院校的设备资金较为缺乏,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学校设备的购买能力较弱,通常只能购买一至两套的专业设备,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实验教学[1]。

1.2 教学观念的落后

在传统的新闻摄影教学中,教师多以静态图片构建知识结构,但新闻摄影具有真实性、形象性、新闻性三大特征,从新闻图片的拍摄到图片的编辑构图,都是建立在动态图片的基础上,如果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摄影教学,那么将会阻碍学生的发展。陈旧的教学知识体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弱,这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摄影专业学生的普遍现象。

1.3 实践机会的缺乏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学生的实践平台已经从传统的纸传媒转向互联网传媒,从现实角度来看,互联网传媒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没有充足的技术支持,对于一些相对较为成熟的传媒企业而言,团队的合作、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其主要的保障,学生的新闻摄影摄影作品在他们面前就显得幼稚、粗糙,并未达到互联网媒体发表的水平,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新闻摄影专业水平了,学校、教师应该为学生努力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

2 新闻摄影教学的改革

2.1 教学理念的改革

在传统的纸质传播时代中,新闻摄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报纸行业新闻摄影被称为另一半羽翼,其与文字新闻“两翼齐飞”,携手共同完成新闻传播的重要使命[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成长发展,其将新闻传播的内容以及结构进行了重组,将各类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领域打破,因为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提高,致使其逐渐走向融合,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浦尔教授在他的《自由的技术》中最早提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其所讲述的大致意思就是:形态融合的过程逐渐将各类媒介之间所存在的界限模糊化,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对点传播媒介都包括在内,例如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对点传播媒介的手机、电话、电报等。传统媒体与不断涌现的新兴媒体共同构建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新格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下产生的新媒体严重冲击、影响着传统媒体,向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向所有高等院校的新闻摄影教学提出更大的挑战,其迫切要求高等院校新闻摄影教学理念积极转向媒介融合,因为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其改变了传统摄影实践平台的局限性,所以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积极扩大新闻摄影教学范围,将传统单一的纸质、平面媒体教学扩大到以整个互联网为基础的、手机、电脑等多媒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媒介融合观念,以此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新闻摄影能力的提高。

在近几年的新闻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新闻无论是在内容还是传播方式上都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业内不断提高对可视化新闻的重视,同时也提高了对新闻摄影技术的要求。为了有效快速的缩短新闻媒体与网络社交平台的差距,将深层次视觉化的新闻呈现在大众眼前,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更好更高的新闻报道综合能力。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现代传媒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变化,并且现代传媒技术更新的速度是传统技术革新所无法比拟的。技术的快速发展既有利也有弊,科学合理的使用技术,就能够发挥出技术的最大效能,以此促进传媒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高等院校的新闻摄影课程教学中,技术更新速度慢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体现在摄影教学软件、硬件的更新速度慢,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专业技能的更新速度慢等方面;高等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新闻摄影教学技术的革新,以此有效促进提高学生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编辑、制作能力,根据时代发展实际情况将云技术、自媒体、社交媒体、大数据、数字化等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教学之中,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平面媒体中新闻图片具有独特的风采,与新兴媒体中流动视频影像不相上下,但流动影像的出现给传统新闻媒体的静态图片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摄影的图片报道必将会从静态逐渐转向动态形式发展,动静结合将成为其最终的新形式。随着传统媒体重心不断向网络,使得动态影像需求的不断增加,这并不是颠覆新闻摄影,而是预示着新闻摄影报道必将会从静态逐渐转向动态,动静结合将成为其最终的新形式。因为传统照相机只能拍摄记录静止的新闻图片,所以传统新闻图片都是以静止状态出现在大众眼前。然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图片无论是在产生方式还是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闻摄影工作者在拍摄收集新闻图片的同时,也能记录下有声的视频,有声视频或者无声视频的拍摄、编辑、制作已经成为现代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一项必备技能,一件新闻事件的报道可以同时融入声音、文字、视频、图片、动画等载体,以此充分体现出媒介融合的新理念。但是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新闻摄影教学仍然以静态新闻图片进行教学,并且对摄像课程与新闻摄像课程进行分开教学,没有将两者进行融合教学,无法将动静结合的新闻视觉报道充分体现,因此这就要求高等院校新闻摄影专业的教师应该将摄像课程与新闻摄像课程进行融合,以此将动静结合的新闻视觉报道充分体现,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新闻摄像水平,以此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及有关企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4]。

2.2 课程及教材优化

在传统单一陈旧的媒体教学中,其内容的输送思路已经严重偏离新时代市场的最新需求,因此迫切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实际的发展现状及需求重新编辑相关的课程标准,以此有助于高等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及有关企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新课程标准的编写应先对此行业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根据此行业专家所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应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教学模式的合理改革,将该行业的综合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突出。新闻传媒行业正逐渐从发展的后端不断走向前端,其主要是由于网络技术的推动,使得其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在新闻摄影的实践教学中不断增强了对学生新技术的教授,以此有利于学生克服对于技术的恐惧,在新闻摄影课程学习中,高等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摄影技术的更新,以此有效促进提高学生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编辑、制作能力,根据时代发展实际情况将云技术、自媒体、社交媒体、大数据、数字化等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教学之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不同媒介对于图像的处理、编辑、储存等内容,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各大高等院校已经不断充实新闻摄影课程教材的知识内容,但对于快速发展的科学、网络技术,其内容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大多数教材都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且都是总结传统纸质传媒规律的总结,对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所产生的新媒体不相符;新闻摄影技术的内容相对较为落后陈旧,且涉及内容较少。因此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选择新闻摄影教程时,一定要选择恰当的课程教材,以此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加有效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补充教材未涉及到的新理论知识以及新技术观念;将传统的基本摄影理论知识进行保留,例如摄影的构图、光线的控制以及影像的曝光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数码摄影的相关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增加,例如数码相机的拍摄原理、使用方法,数码图片的编辑制作等。

2.3 实践平台的构建

在新闻摄影的实际课程教学中,应该先探索创新更加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或者方法,以此帮助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等业素质的增强,实现对学生的双重培养。根据实际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媒体行业对于人才的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新闻摄影教学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模式,将最新的摄影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摄影能力[5]。

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第一,高等院校应该规范学生的摄影实验教学,专业的摄影课程不仅需要有理论知识的教学大纲,更需要有摄影实验教学的大纲,而且对于实验大纲的设计,一定要由相关的院系教师、教授以及相关的专业教师一起制定,以此保证实验大纲的科学有效性,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此大纲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促进更好的发展;第二,实验项目的优化更新,学校要重视新闻摄影专业实验内容的设计,将学生摄影实践训练落实到实际实验项目中,并且将一些不必要的演示性或者验证性的实验进行适当的删减,以此保证学生具有充足的实验时间,增强教学的综合性以及创造性,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第三,合理增加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学校建立摄影实验室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加练习,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水平,因此合理设定实验室开放的时间,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能力,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摄影能力的空间。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将教学实验与创新创业计划进行有机结合,学生自由组织,自主进行实验项目方案的设计,并且自主进行项目方案的改进,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丰富实验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将实践教学与课堂学习有效的结合,以此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摄影实验教学时,应该将课堂学习与课外交流进行结合,将专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经验结合,将模拟训练与实践教学进行结合,以此达到双倍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新闻摄影能力及水平的提高。第四,高等院校应该创建开发校内网络新闻摄影教学网站或者互动平台,便于学生与教师直接交流,或者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关于新闻摄影的教学栏目,例如新闻摄影专题讲座、摄影作品显示栏目、摄影心得交流栏目、名作欣赏栏目等等。因为传媒技术已经基本转变数字化形式,因此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也应该向数字化方向转变,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实验室的管理,有效的进行实验室的管理,促进其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引进各种与新闻摄影有关的先进系统,例如报社模拟系统、网站发布系统、数字图片编辑制作系统、数字报纸出版系统等,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学生提供良好稳定的学习环境。

3 结束语

媒介的融合不仅冲击影响了新闻摄影工作,而且也给各大高等院校新闻摄影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要求,所以高等院校一定要重视新闻摄影人才的培养,要在满足社会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之上,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改革,以此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及企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不断向传媒行业输送优秀人才,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媒介摄影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