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相关因素分析

2019-12-26 08:44丁佳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关怀量表人文

丁佳鑫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中的应用是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如何培养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成为目前护理教学关注的重要课题。护理的本质与核心实质上是对患者的关怀,人文关怀理念是护士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质,因此人文关怀是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作为护理学教师,必须分析影响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相关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和能力,进而激励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在校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相关因素分析

1.1 护理本科学生

王维维等[1]运用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341 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可显著影响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因素包括年龄、与老师和父母的关系、对护理专业的态度(P<0.05),其中与老师的关系和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护理教师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教育,提高护生整体人文关怀水平。

余淑嫒等[2]采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305 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是否学生干部、护生自身人文关怀能力、与同学的关系和与教师的关系5 个因素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影响(P<0.05),应重视本科护生的关怀教育,因材施教,培养具有更好关怀能力、更能适应临床需求的人才。

樊亚萍[3]随机选择2016年200 例护理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人文氛围接受程度、选择护理专业原因、 家庭关系融洽度为影响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因素(P<0.05),可见学校需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人文氛围并了解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及家庭关系融洽程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笔者选取620 名护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课题组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年级、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接受人文关怀教育情况、学校老师的关心程度以及父母、同学、临床老师关心程度的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接受人文关怀教育情况、学校老师关心程度、临床老师关心程度和同学关心程度,应采取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深化人文关怀理念并营造氛围、 提升教师和临床带教人文关怀品质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4]。

1.2 护理专科学生

刘英等[5]采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131 名护理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有同理心、学制、父母亲文化程度、学校老师的关心和同班同学的关心(P<0.05),应通过提高大专护生的同理心有效提高人文关怀能力。

颜小芬等[6]采用方便抽样结合分层抽样方法选取3 个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应用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不同社会实践情况、不同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程度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针对影响因素培养护生人文关怀意识,加强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和引导,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1.3 护理本科和专科生

刘霖等[7-8]采用方便抽样运用护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1 218 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表明可影响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形成的因素包括性别、学历、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接受人文关怀教育(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护生人文关怀品质与学历、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来自母亲的关怀、来自同学的关怀和是否接受人文关怀教育6 个因素有相关性(P<0.05),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重要举措,其中男护生及独生子女护生是重点教育对象,加强人文关怀教育、营造关爱的环境、注重对独生子女的关怀教育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有效途径。

2 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相关因素分析

2.1 实习期

金晓欢等[9]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的400 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人文关怀品质量表、人文关怀感知量表进行调查,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影响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因素包括学校的人文氛围、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医院人文关怀感知水平(P<0.05),医院应从营造人文氛围、关注护生选择专业的原因,通过医院和带教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采取切实的措施达到不断提高实习护生关怀感知水平的目的。

孟巍[10]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调查2016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200 名护生,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实习时间、政治面貌、是否为班级干部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不同(P<0.05),所以临床带教老师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2.2 实习后期

张雪等[11]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在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处于实习后期的112 名护理专业学生和相应带教教师,采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对护生关怀行为量表与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调查在院实习的实习护生和带教教师,多因素分析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包括与同伴的关系、对实习环境的评价、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 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关怀品质(P<0.05),所以医院和学校应针对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因素,制定培养策略,如为护生营造良好的关怀环境,改善教学实习环境,提高临床护理教师关怀品质和护生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能力等。

张雪[12]采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量表”调查2017年2~3月在两所医院实习护生及其带教教师,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的因素包括教育层次、与父母关系、与同伴关系、与老师关系、选择护理专业原因、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教育和对实习环境的评价,影响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品质总分的因素包括年龄、 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教育和单位同事关心程度,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教育层次、与父母关系、与老师关系、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教育和对实习环境的评价为影响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和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教育为影响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与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因素包括临床教师人文关怀品质和感知临床教师对护生的关怀行为(P<0.001),可见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品质及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密切相关且为主要影响因素,为适应临床岗位需求,医院和临床护理教师应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人文关怀培养策略和措施方法,切实培养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3 结语

不论是在校护生还是实习阶段的护生,均是培养人文关怀理念的关键阶段,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途径,因此护理学理论教学和带习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体现职业道德,倡导人文护理。要针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特点,使护生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提高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并通过开展护患活动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使患者感受到护理的人文关怀;同时,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和实习氛围中,护生要逐渐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并运用到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之中。不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习带教阶段,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理念,使其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人文关怀的精髓,并将人文关怀理念提升为职业思想,适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临床护理质量要求。

猜你喜欢
关怀量表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