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化双创教育的实践平台构建

2019-12-26 08:44高天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双创建设

高天方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动画系,湖南长沙 410100)

面对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机遇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决策部署,我省高等教育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来弥补短板、巩固优势、提升内涵、加快发展,从而不断地优化双创教育、打造实践平台,是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课题,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工程,必须以系统化思维来统筹推进。

1 优化双创教育打造实践平台的意义

针对当前双创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当前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形势,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积极打造实践教育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在我国由大到强以及人力资源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大学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大学开展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二是从加强大学自身学科建设角度而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建设,积极打造高效的实践平台,有利于提高大学学科实践教学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是从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侧角度而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践平台建设,是适应新时代发展、不断提供优质的大学实践教学供给侧产品、 打造大学过硬教学品牌的实际举措; 四是从教师和大学生个体角度而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践平台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创新教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设计、敢于质疑权威、善于创新创业的思维和品质[1]。

2 当前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保障力度欠缺

客观来说,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在我省表现的比较突出。目前,全国23 个省份已先后出台了“双一流”建设方案,其中11 个省份提出了关于加强实践平台建设的经费保障,粗略计算在400 亿左右。对比来看,我省高等教育投入还略显不足,且历史欠账多,部分高校双创实践教学办学条件比较差,个别高校甚至不达标,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长此以往,我省高等教育要保持和巩固既有优势、达到预期目标压力很大。

2.2 实践教学活力不足

一方面实践教育束缚多,不能轻装上阵。个别领导和部门还习惯于把高校等同于党政机关来管理,在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建设上做决策、提要求、部署工作等方面,忽视高校工作的特点和实际,缺乏统筹,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来管理,束缚了学校实践教学的手脚。加之一些院校存在会议多、考核乱、检查多等问题,导致学校疲于应付,不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本职工作上。另一方面因为建设创新创业园区等频频发生的校园周边治理不力及涉法涉诉等问题,群众动辄打横幅、贴标语,围堵校门、冲击校园等极端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学校成了“弱势群体”,影响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灵活性[2]。

2.3 实践平台开放共享不够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高校普遍建立了实践教育平台的新校区,形成了多地办学的格局。其特点是一校多点,教学区、家属区、各类科技园区累计上百个,校区间距离较远、功能各异,运行和管理成本很大。加之不同部门、院系、学科之间条块分割、利益固化,导致实践平台建设资源既短缺又浪费的问题非常突出。目前我省已初步建立了双创教育实践平台,有的学校新建校区之间大多一墙、一路之隔,虽“鸡犬之声相闻”,但还存在门户之见和封闭意识,双创平台之间缺乏联系、信息不畅,有的出现了忽视本地资源而舍近求远联系外地实践资源的“灯下黑”的状况,导致双创实践办学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开放,综合效益不高[3]。

3 优化双创教育打造实践平台的对策思考

3.1 加强顶层设计,以“一盘棋”思想积极谋划双创教育改革,增强实践平台建设的整体性

要强化政策分析研究。加强双创教育研究力量和智库建设,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领域的专业化、前瞻性研究,确定主攻方向加强战略预测,为推动双创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成立高校数据分析研究中心,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运用大数据把控全局、掌握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省实践平台建设进行统筹安排,构建交流合作大格局,提升影响力。要加强分类指导。优化双创教育学科布局,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要抓大放小、突出重点,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高水平大学在双创建设中取得突破,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精品实践专业,提升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重点在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对民办高校,要按照规范与支持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其体制机制优势,给他们更多的政策支持,激发内部活力,重点在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内涵发展上下功夫。

3.2 遵循教育规律,以“钉钉子”精神稳步推进实践平台建设,增强双创教育的科学性

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牢牢把握双创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解决好会创新、善创新的问题。要通过调查研究定项目。从双创实践平台建设实际出发,根据创新创业发展需要确定项目,要进行试验探路子。创新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或者劳而无功,因此,可以在小范围内抓试点、搞试验,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新的路子。要认真总结出成果。主要是对双创试点经验的情况进行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由表及时、由浅入深的分析总结,着眼于面上需要,立足于试验成败,总结出带规律性、 指导性的双创教育经验做法。要大力宣传搞推广。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盛开才能春满园。抓试点,总结经验,不是为了图名挂号,而是为了指导推动工作、促进双创教育建设。因此,要下力做好在面上推广试点经验的工作,之所以要下大力,是因为大面积地推广一个创新成果,常常比抓一个试点难度大得多[4]。

3.3 做到统筹兼顺,以“组合拳”配套保障双创教育,增强协同性

按照校内共享、校外开放的原则,以联盟、合作等方式,以市场化、信息化等手段,建立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共享开放平台,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双创教育的“新特色、新优势”。虽然目前各级院校都在强调双创教育的重要性,一些院校也进行了一些投入和建设,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一些高校教学中,双创教育经费保障还有差距,学校缺乏创新创业的硬件设施。建议要进一步提高对优化双创教育、打造实践平台的重视,不断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对创新创业硬件载体要逐项完善。要强化资金使用管理,确保经费都用在创新创业项目上,要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不断促进双创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加强双创教育图书信息资料建设。丰富信息图书馆藏,增加学生创新创业所需图书资料,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论文撰写数据库建设,做好电子阅览室扩建工作,实现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升级,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料保障能力,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优化双创教育、打造实践平台,需要对教学、科研、教师、图书实验室、后勤保障、体育文化等资源进行梳理整合,要统筹管理运用,打破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分配上的利益固化,集中力量办大事、破难题,最大限度地达到共融共通,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努力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之路。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双创建设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更 正1
更 正2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