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背景下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2019-12-26 10:34谈楚儿
文化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宫灯文化遗产物质

谈楚儿

广东省江门市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江门东艺宫灯是中国传统宫灯文化的重要体现,既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承载了五邑华侨华人的爱国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五邑地方特色。

一、东艺宫灯的传承过程及发展历程

(一)东艺宫灯的传承过程

1.宫灯的历史

宫灯又称宫廷花灯,在中国历史悠久,始于东汉,盛于隋唐,是中国彩灯中最富有特色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宫灯文化在宋代发展到繁盛时期,南宋末期,苏杭工匠对宫灯的制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东艺宫灯的传承脉络

南宋末年(1279),广东新会崖门发生宋元大海战。宋亡后,一批皇宫里的艺人流落于江门、新会一带,他们常于元宵、中秋等节日悬挂花灯。约在清光绪年间,李姓宫灯御师的后代李希焱在江门长堤开设了宫灯瓷业行,售卖葵扇、宫灯等手工艺品。1930年,李希焱儿子李发继承祖业,为华侨代办各类杂货,宫灯开始大量出口。20世纪40年代后期,由于战乱,李发将生意逐渐转移至香港,并于1949年设厂生产东艺宫灯,李发先生对太太描绘的宫廷饰物图案加以改造,制作成现代宫灯。20世纪80年代,李发回江门投资办厂,工厂逐步由儿子李永棪、李永彬兄弟主持。21世纪,又将生意传给族人李仰东、李学军兄弟。东艺宫灯的历代传承人为李希焱、李发、李永棪、李永彬、李仰东、李学军。

(二)东艺宫灯的发展历程

1.曾经辉煌

20世纪40年代,东艺宫灯厂迁往香港发展,1949年东艺宫灯获得英国政府专利,据悉,这是中国工业史上最早的灯具结构造型专利。东艺宫灯曾经十二次参加香港工业展览会,六次获得金奖,蜚声海内外。

1976年6月8日的《明报晚报》报道:“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资料显示,1973年,宫灯的出口数值是7650万港元;1974年,宫灯的出口数值是9 180万港元;现在已经进入1976年的中期,首三个月的出口数值有明显的增长,共2 700多万港元。”[1]从1971—1976年,李发雇佣的工人超过500人,大量东艺宫灯出口欧美、东南亚,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联结。

由于将工厂迁移到香港,东艺宫灯厂成为中国为数不多在经历内战、“文革”之后也没有停顿生产的宫灯厂,这让宫灯文化得以延续发展,蓬勃兴盛。

2.日渐式微

(1)市场缩小,销量大减。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艺宫灯逐渐衰落,工厂面临倒闭。伴随社会的发展,现代灯具种类繁多,能够批量生产,人们的审美趋向多元化,传统的宫灯样式较为单一,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因此消费市场逐渐缩小,多限于道具、庙宇、传统民俗活动等。东艺宫灯生产数量逐渐减少,销量下降,国内除粤港澳地区外,其他地方的销量大幅减少,每年的产品多销往海外。

(2)传承人少,后继乏人。海外华人后辈文化逐渐西化,东艺宫灯制作工艺繁复,工作程序多,利润小,后人多不愿继承。东艺宫灯目前的传承人李仰东致力恢复制造传统宫灯技艺,不断研究提高工艺玻璃画绘制技术。同时,东艺宫灯厂着力培养年轻的设计师,对有意愿继承传统宫灯制作技艺的年轻人进行培养,但培养后仍面临人才流失、中途放弃或转行的情况。

(3)知名度欠缺,宣传力度不足。东艺宫灯近年来主要销售市场为海外,在国内宣传较少,各类相关资料不多,虽然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如洛阳宫灯、藁城宫灯,东艺宫灯的知名度相对较低。目前,江门东艺宫灯厂除了拥有生产工厂,在江门市的繁华路段还设有东艺宫灯展示和销售厅,但所知者甚少,大众认知度不高。

二、东艺宫灯的保护价值

(一)东艺宫灯的历史文化价值

1.五邑侨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宋末年,宫灯文化逐渐进入五邑地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江门被定为通商口岸,商业交易日益繁华,对外交流更加频繁,宫灯行业蓬勃发展。伴随着五邑华人移居海外的足迹,宫灯文化又由五邑地区走向世界,成为华人的手信、中餐馆的标志、节庆活动的饰品等,是五邑华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联结海内外华人情感的重要纽带。

2.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东艺宫灯继承了传统的宫灯样式,工艺复杂,造型精美。20世纪40年代,传承人李发先生的妻子前往北京用白描手法记录下故宫中的部分宫廷饰物图案(原手稿已散失),后来李发先生对图案加以改造并运用到东艺宫灯的设计中。东艺宫灯历史悠久,历久弥新,始终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3.中国传统投灯文化的重要载体

“20世纪60年代,东艺宫灯大量生产,成为各个表演团体以及香港无线电视台等指定的道具。江门地区的荷塘、潮莲、汶川、海宴,香港的新界、屯门等渔村,依然保留着数百年历史的投圣灯筹款庙会。”[2]“投灯大会”最早可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是团结海内外乡亲及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活动上使用的圣灯多来自于东艺宫灯,东艺宫灯已成为中国传统投灯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东艺宫灯的经济开发价值

1.审美性与实用性结合

宫灯文化历史悠久,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东艺宫灯在保留原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外形和功能都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例如:东艺宫灯最先改用现代材料制作宫灯,改成叠拼装以方便携带,用灯泡作为照明光源,绢布换成玻璃片等;功能上由户外照明装饰扩大到室内照明装饰;开发设计落地灯、台灯等不同样式。东艺宫灯不仅是存在于宫廷、庙宇中的装饰性灯具,而且兼具审美性与实用性,若经过进一步的创新、设计、开发,应用范围可进一步扩大。

2.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

近年来,中国风盛行,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元素被应用于国内外的各类设计中,东艺宫灯的造型具有突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江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李仰东先生设计东艺宫灯造型的大型公益广告作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华传统名言、山水画融入宫灯设计中,起到了良好的公益宣传、文化宣传效果。

3.高端市场与创意市场并行发展

江门市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在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融合下,东艺宫灯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双线并行发展。一方面,向中高端的礼品市场拓展;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日益兴盛,东艺宫灯可提取特色元素,开发文创产品,产品设计向创意设计以及精细化、微缩化发展。

三、东艺宫灯的保护和传承方式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艺宫灯具有无形的“非物质”属性和有形的“物质”属性。传承人制作东艺宫灯的选材、设计、操作过程,制作工艺的演变过程,和一代代传承人的传承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非物质”属性的体现,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核心内容。同时,作为手工技艺类的东艺宫灯,制作之后会产生一个有形的结果,就是东艺宫灯的产品,体现了东艺宫灯有形的“物质”属性[3]。

因此,在对东艺宫灯的保护和传承方式进行探索时,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非物质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

1.政府支持,保护非遗传承人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鼓励传承人收徒传艺;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传承人走出经营困境;鼓励创新开发,提升技艺水平。

从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但在保护现状和方式上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我国可以向日本的“人间国宝”制度等学习经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予更多实际的帮助和保护[4]。

2.非遗技艺走进校园,走近群众

东艺宫灯等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一方面是保留传统,一方面是创新发展。要想将传统与创新融合,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尝试。比如,与学校合作开办相关课程,在学校定期开展一些体验课,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学生可以现场观摩并参与制作。目前,在市场上的陶艺作坊比较成熟,可以开设类似的宫灯手工体验作坊,群众可以现场了解、体验宫灯制作的过程。

(二)物质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

1.向中高端礼品市场拓展

江门市作为中国著名侨乡,面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机遇,必将与国内国外有更频繁、深度的交流。江门地区拥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艺宫灯作为历史悠久的宫廷灯具代表,本身有着富贵吉祥的美好寓意,其造型和内涵都适合作为高档礼品赠送外宾,是具有侨乡特色、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国际交流的信物。

2.向创意设计,精细化、微缩化发展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日益兴盛,如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销售平台“故宫淘宝”,年销售额高达10亿。江门市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华侨历史文化资源,东艺宫灯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在产品设计上开拓创新,打造富有侨乡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

3.传统元素融入生活,跨界合作

提取东艺宫灯的特色元素,融入各类产品的设计中,如青花瓷的颜色、花纹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祥云图案运用到奥运会的火炬设计中等。通过跨界合作,利用各类产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4.传统媒体宣传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

目前,东艺宫灯的宣传多采用传统的宣传方式,但新媒体传播形式多样,具有高度的传播渗透性,在宣传效果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东艺宫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新颖活泼的方式向世界进行展示,传承人也可以尝试借助网络直播与观众互动,为传统文化寻觅知音,提高大众认知度。

猜你喜欢
宫灯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长信宫灯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一盏灯的绚烂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长信宫灯:光影婆娑中的汉代智慧
Tough Nut to Crack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