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40年,奋进新时代

2019-12-26 14:21朱之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会学会改革

朱之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我是国家恢复高考第一年考上的大学,1981年参加工作,绝大部分时间在教育战线工作。38年来,我在不同的岗位、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和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目睹了我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对教育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如今,到中国教育学会工作,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中国教育学会是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下成立的。40年来,在董纯才、张承先、顾明远等老领导、老会长的带领下,学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团结和组织广大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和基础教育战线的同志,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改实验以及多种形式的政策咨询服务。在引领教育改革创新、普及教育科学知识、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繁荣教育科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钟秉林同志为会长的理事会带领下,中国教育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部党组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学术为本、服务立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学术社团优势,积极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着力提供高质量教育咨询服务。近年来,学会主动适应教育“放管服”改革要求,主动承接教育部转移职能和委托项目,服务国家教育决策;精心打造学术年会、中小学校长论坛、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教育沙龙等品牌学术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繁荣;着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引领区域和学校教育创新发展;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引导名师优师专业成长;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承办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和文晖论坛。可以说,七年来,学会事业不断开拓,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引领更加突出,服务支撑更加有力,学术影响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会生机活力进一步迸发,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已作出系统部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针对基础教育,连续出台一系列文件,指明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工作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回望学会40年的发展历程,面向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要求,中国教育学会肩负着新的特殊而重大的使命。第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坚持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学会实践、推动学会工作。第二,要坚持守正创新,继承和发扬学会的优良传统和老一辈学会人的优良作风,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传承与和创新相结合,紧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与时俱进推动学术研究、实践探索和创新实验,更好服务国家教育宏观决策,更好服务教育基层一线,努力打造高水平新型教育智库。第三,要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政治建会、服务立会、学术兴会、科学治会,密切联系广大会员,营造团结、奋进、和谐、正气的学会文化,带领理事会和广大会员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40年风雨同舟、砥砺奋进,40年木铎金声、春华秋实,中国教育学会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阔步迈进了新时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部党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砥砺前行,顽强拼搏,不断推动学会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基础教育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教育学会学会改革
创新·均衡·优质
改革之路
学会分享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工作计划
学会分享
瞧,那些改革推手
教育学能否立于大学之林?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