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

2019-12-26 17:48朱建华
武汉广播影视 2019年6期
关键词:长江日报武汉总书记

朱建华

武汉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是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的科技报道,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同时强调立足武汉,突出地方特色,既重视体现自主创新成果报道,也重视对科技工作者以及他们反映的问题的报道,同时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针对谬误敢于旗帜鲜明地发声,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

一、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党的新闻舆论阵地,长江日报的科技报道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成为党的执政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编辑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总书记对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示精神,做到入脑入心、学懂弄通,并落实到新闻采访与传播的全过程、全环节。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武汉考察,长江日报推出了“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追梦新时代”“追寻总书记的足迹”“遵循总书记指示”等系列报道。系列报道的内容不少都与科技有关,如《自主创新碗里粮多了 新武汉造接踵领跑》《摒弃幻想,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己》《坚持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等。对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的全国院士大会、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等,长江日报也都在版面上予以突出呈现。2018年10月,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成功。当天,长江日报除在头版头条刊发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外,还浓墨重彩地推出联通版报道。针对科技领域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长江日报还注重通过评论的方式发声,2018年刊发的科技领域代表性评论有《抢占科技制高点关乎国运》《中国强起来必须跨过核心技术这道坎》等。

二、重视体现自主创新成果的报道

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武汉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是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江日报的科技报道,一直都比较注重对体现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的报道。

2018年,长江日报刊发了《自主创新碗里粮多了 新武汉造接踵领跑》的整版报道。武汉科技创新大会,长江日报推出了《40位院士聚首助推武汉高质量发展》《让武汉成为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战略支点》等报道。2019年3月,长江日报刊发的《优睿生物一指头“黄金液体”卖万元》,是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湖北答卷、实现“低端产品论吨卖”到“高端产品论克卖”的鲜活体现。

“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关于科技报道,长江日报还注重增强问题意识,努力推动解决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例如,推出的《一位博士后三叹科研经费使用难》系列报道,对推动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10年艰辛研发技术却遭窃取,武汉一企业愤然起诉赢了官司》的报道,是对科技成果转化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的反映,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2019年的全国两会,科技部负责同志表示: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科研生态,让科研人员少为帽子牌子报销填表困扰。次日,长江日报刊发《“科技界老板”引武汉高校师生热议 喊“老板”让师生关系变味 科研资源应向年轻人倾斜》的本地化报道,同时还配发了《“老板”称谓不能泛》观察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科技工作根本上还是人的工作,长江日报的科技报道,也比较关注科技工作者。2018年8月,黄群等3名同志在台风中抢救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黄群,家在武汉,在武汉工作多年后,被调到大连。长江日报对黄群的事迹进行了持续报道,社会反响强烈。2018年,长江日报还对生命弥留之际在纸条上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的事迹进行了持续报道,其中4次刊发在头版头条,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博物馆收藏其遗物,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2017年长江日报的年度封面人物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他用3个30年把个人与国家紧紧镶嵌。2018年,视频直播成为常规报道手段,长江日报开设的“零点直播”系列,还将镜头对准夜以继日的一线科技工作者。改革开放40周年,长江日报推出的《留汉》人才特刊,50多名受访者中不少创业者系科技工作者。城市主流媒体持续地、尤其是不遗余力地报道党员科学家和国家功臣等科技工作者,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三、立足武汉,突出地方特色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武汉解放70周年,同时也是长江日报创刊70周年。70年来,长江日报一直根植于武汉,与祖国共命运,与城市同成长。长江日报在宣传好党的科技政策、体现国家战略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同时,坚持立足于武汉,突出地方特色,成为城市运转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夜访武汉未来科技城 不夜城见证光谷全球同步创新》这样主题宏大又具有很强新闻性的稿件,受到各方欢迎和好评。长篇通讯《从“钢产量”到“硅含量”》,反映的是武汉再一次站在国家制高点,实现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实现“惊人的一跃”,这是媒体对武汉新时代转型发展的代表性报道。2018年12月23日见报的《这颗卫星叫“武汉”,军舰列车也有同一个名 海陆空集齐了“武汉号”》呈现了“武汉,每天不一样”。武汉在全国率先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局,这是地方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上的一次创新,长江日报用全媒体的方式做了大量而显著的报道。

武汉还是一座大学之城、青春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科技报道,长江日报还注重把塑造和传播的城市形象有机结合。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2018年10月,在武汉未来科技城,出现了全新的“无人超市”——店长是个机器人,它既是分拣员,又是售货员,还是仓库管理员,长江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机器人独自打理一家超市》报道,展现了城市的活力和创新。《3位80后教授用激光赶超国际前沿,超快光究竟有多快?》《中国光谷国际创业大赛举行,华科大“高端LED芯片”项目夺冠》《华中科技大学强磁场中心 创造脉冲平顶磁场强度世界纪录》《武科大教授治疗艾滋病新方法获专利,两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良好》……武汉地区高校师生的成果,也频频在长江日报上刊发。2019年1月2日,长江日报版面头条稿件《“超级纸电极”预计明年试产 充电10分钟手机用3天》,是对武汉理工大学一位博士生科技成果的报道。《三代科研人接力治沙 武汉“荒漠藻”扎根库布齐沙漠》通讯,是记者锤炼“四力”科技报道方面的代表作,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

2018年,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发生后,因为重庆与武汉有很多相似点,都是长江穿城而过。针对读者关切,长江日报第一时间推出了融合传播报道产品,《重庆公交坠江,为何大桥护栏没拦住?武汉桥梁专家一语道破真相!》《武汉过江公交车上的这一刹、这一抱,堪称教科书般的操作!》等媒体融合产品,反响较好,全国上百家媒体转载,总点击量3000多万。

四、针对谬误,敢于旗帜鲜明地发声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就包括“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这就要求,主流媒体要守土有责,更要守土尽责,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一点都不能含糊。对科技领域出现的是非问题、伦理问题,长江日报也敢于旗帜鲜明地发声。

“基因编辑婴儿”的消息一经公布,旋即引起质疑,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武汉地区高校的12位教授与海内外专家一起发布声明予以谴责。对此,长江日报刊发《武汉12位教授发布声明谴责贸然应用基因编辑技术》等报道,同时对话专家,推出《科学研究的伦理底线不容突破》。同一天,还推出《突袭式基因编辑是有意犯禁》主题评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们的态度和观点。

守正创新,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还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信息传播风险的防控能力。对于凡是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反响,或需要保密的重大成果一律不报道。对于有价值、值得关注,但又不太适合报道的成果,通过内参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掌握。

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从宜昌(葛洲坝下)到南通(长江入海口)的近1700千米采样调查发现,长江中下游微塑料存在生态风险,数据显示武汉及其周边样点浓度最高。这是“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为此,长江日报编发了《长江新型环境污染物微塑料存在生态风险 武汉及其周边样点浓度最高”》内参。记者走基层时发现“民参军”企业商票回款连年增长,存在风险和不便,易形成新的“三角债”,而“民参军”企业中不少又是科技型的创业企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真实世界中实际运行的新情况,长江日报也编发了内参。

五、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做好科技报道,始终贯穿于整个长江日报编辑部,而非某个部门或某个战线,实践中长江日报还突破了采访的地域和边界,如时事新闻组生产的原创稿件《用一束光让细菌“干活”未来你用的手机屏可能是细菌生产》《手机触屏材料也许只够用20年 科学家说部分元素可能在100年内消失》等既前沿、又有关注度和可读性报道,受到读者欢迎,成为内容传播中的亮点。

长江日报的科技报道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改进的空间:一是对中央的科技精神理解的不透彻,对体现国家战略的科技项目报道不充分,距离“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还有距离;二是对涉及科技的一些报道政策、宣传纪律执行起来比较机械;三是有些科技报道基调、角度把握不到位;四是科技报道的政策性、专业性、权威性、严谨性与传播上追求的可读性、贴近性等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五是对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讲究还比较少,有分量的报道也比较少;六是因技术、创意等制约,科技报道的呈现手段和方式远远落后于科技的发展,科技报道的“10万+”“100万+”等爆款产品还比较少,等等。

从全球范围看,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此,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和媒体融合发展的讲话精神和要求,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一方面实施移动优先,坚定不移推进主力军进入主战场,另一方面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积极创新传播手段与形式,与锤炼采编人员脚力、脑力、眼力、笔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全面提高科技报道的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在城市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长江日报武汉总书记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独特视角诠释改革开放40年变化——以《长江日报》“回望为了奋进”报道为例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