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原则

2019-12-26 07:06高吉忠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0期
关键词:转化中学数学学困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学生为本,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教学中受到广泛认同与推崇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订制专属于某一类或某一个学生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发展。本文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中学数学这一学科中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为什么学习数学得不到好的效果,并针对性的给出了如何提高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转化中学数学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学数学  学困生  转化

【课题】课题名称:数学学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及转化教育研究,课题编号:GS【2019】GHB1338。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001-02

1.引言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中学数学的学困生。所谓中学数学的学困生,就是指那些个人条件(智力水平、学习障碍等)都正常、与其他学生没有差别,但是其学习数学的效果不佳,数学成绩明显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中学生[1]。之所以要单独研究这类群体的学生,是因为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中,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所要求。这一内涵就是当前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这一理念真正受益的就是所谓的学困生。因为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根据整体学生的学习进度来进行教学节奏的调整,往往导致学困生越来越跟不上。因此,针对学困生进行专门的研究,分析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方案,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成效以及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2.中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2.1数学学科所造成的原因

中学数学,作为一门专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的学科,关系到学生的思辨、逻辑、分析等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对于中学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所学习的内容都具有高度概括性,并且各种数学理论、符号都是抽象的。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以及各种演变推算的要求都比较高,这门学科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学科更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中学数学注重的是内在抽象的逻辑关系的推导与演化,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再加上教材中各种理论、定理、公式等都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时不知道能有什么用途。因此,中学数学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形成原因,就是数学这一学科本身的体系所造成的。

2.2 社会、家庭等外界所造成的原因

当今社会整体处于一种思想浮躁、过于重视金钱、过于娱乐化的氛围中。外界的纷纷扰扰对学生,尤其是中学生这些正处于青春期,初步接触社会的青少年有着极大的影响。网吧、游戏厅等场所长期混乱的管理制度,没有很好的管制住中学生这些未成年人的进入,对学生造成的极大的不良影响。此外,电视、电脑等媒介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中学生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绝大多数的家庭因为父母工作的繁忙,却没有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管制,也间接导致了学生受外界影响过多,而没有好好学习。没有成体系的价值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社会、家庭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显著的影响,还有部分家庭中,受限于父母亲人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导致家庭教育的方式、学生的成长环境等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一些家庭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学生;或者家庭环境经常迎来送往,环境嘈杂;或者家庭成员人际关系不好,家庭氛围紧张。这些种种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精力和专注度,更有甚者影响学生的性格等。

2.3 学校、教师的影响

学校、教师是学生的主要场所,当前各个学校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只是一味的高压管理,起不到好的管理效果。很多学校过于关注升学率,尤其是对于重点升学率的过度追求,导致从学校到教师只注重优等生,而对于那些学困生缺乏关注,甚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更加深了学困生的学习困境。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当前很多教师要么自身的能力不足,或者精力不足,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成了学困生[2]。学困生想学,不知道怎么学,学习起来事倍功半,甚至越来越差,而不想学,也没人约束。这种实际教学现状,一方面会导致部分原来学习成绩一般的由于缺乏管教,掉入学困生的队伍,另一方面更会令学困生恶性循环,加深自身的学习困境。

3.中學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3.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困生打破对学习数学的厌恶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过程,让数学变得简单易懂、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具体物项,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数学家以及生活中具体应用来让学生多方位的理解数学。

3.2 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学困生之所以学不好数学,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要掌握了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就能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等手段,让学生学会质疑、合作、自主学习等。

3.3 鼓励式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困生因为成绩落后,往往对数学有着畏难心理,没有学习好数学的自信,下意识的远离、放弃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困生的鼓励和引导。在这些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多加鼓励和赞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形成教学循序渐进,并根据学生实际接收程度进行实时调整的教学模式。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简单的问题他们做对了,就要多赞扬他们,让他们逐步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

3.4 进行考核评价分层,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每个学困生的苦恼的学习内容不一样,困难程度也不一样。教师除了应该进行学生分层、教学分层外,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考核进行分层评价。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针对性的开展科学合理、综合全面的考核与评价,并设置分层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和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困生的情况分层,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成果的分层评价,并注意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从而提升中学数学学困生对于学习数学的自信。

4.总结

现代教学理念讲究以学生文本,讲究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对于中学数学的学困生而言,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学好数学,只是受到了社会、家庭、教师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困生,首先要引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多采用鼓励教育,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刘强.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原则[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158.

[2]黄浩.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5(08):48-49.

[3]郑学明.中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寻[J].现代教育科学,2009(08):51-52.

作者简介:

高吉忠(1972-),男,中学一级教师,本科。

猜你喜欢
转化中学数学学困生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