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

2019-12-26 07:35徐涛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金融学新常态创新

徐涛

【摘 要】全球的经济在不断前进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导致经济复苏有些疲软。我国作为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通过现有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加快经济发展,完成经济增长的成功转型,仍有诸多困难。所以在”新常态“下,需对现有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转型,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金融学;创新

美国在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不仅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不小的打击,更影响着世界主要经济体之后的发展。但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突袭也暴露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结合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对原来的经济金融理论进行创新研究,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理论条件。

一、新常态的概念

新常态简单的说就是国家在发展经济时会经历各个不同阶段,经济状态也会有所不同,为确保经济在变革时期仍能稳定持续的发展,需要保障各方面发展平衡,才能远离经济危机。现在社会发展太过迅速,现有的经济金融体系并不能很好的迎接随时可能面临的挑战,所以在研究该课题前,需要简单的了解新常态的概念。其次另一方面,透过新常态概念我们了解一下新常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就目前的调查显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不断攀升,但是由于太过注重经济数据的提高,没有对国民的实际生活进行细化研究,导致国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改善,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大的一大难题,所以我国应转变传统的经济体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不仅要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更要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准。

自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间,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支柱。之所以会有迅速的发展速度,是因为我国过去根据本国国情采用粗放式CDP管理方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的方式早已不再适用,跟随我国经济的日益变化,我国的经济管理方式也要不断更新。为使中国的经济可持续的稳定发展下去,需根据现在的国际经济形势,调整发展模式,从而有效的解决本国的经济问题。

通过对影响经济发展内容的调整,进行经济和金融学知识的创新。现阶段,我们要更加关注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关系,因为在一些国家实体经济的运行困难,与该国的金融体系有着很大的关联,如果在实际应用和操作过程中,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对国家的财富增长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良好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完成经济的稳定发展。

要保障经济金融之间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建设金融体系。从2008年的世界经融危机来看,金融体系的建立在宏观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通过货币,信用等形式实现金融体系和经济的综合配置,则那场经济危机便不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如此大的冲击和影响。所以为促进金融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梳理清楚金融体系和经济各自的作用及二者的联系。

二、经济和金融学方法在新常态下的创新

对于经济和金融学的创新和实践,国际社会并没有给予较多的关注,当然金融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也没有引起重视,但是这并不代表依据实际情况对经济和金融学理论进行建立,从而良好的解决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和问题不重要,所以要透过经济和金融学的创新,增加内生性的金融经济理论,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经济和金融知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多种资料显示经济与金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有二者不可融合的矛盾,如果能合理的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则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助力,以我国的经济金融存在的问题为例,我国在二者的问题解决上并没有做到合理的解决,在金融因素生产和实体经济发展上,我国本可以通过转变发展的方式使二者得到合理运作,但却坚持采用传统模式,导致矛盾逐渐加大,问题更加严重。除此之外,在进行金融学理论的创新时,要遵循假设,逻辑分析,实践三步骤,这对经济理论的创新成果会有很大影响,但是相关的研究人员却对这些关键节点没有加以重视,从理论到实践得不到好的整合,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导致问题增加。

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传统的经济分析阐述,并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但是人有不少经济学家没有结合实际情概况,依旧采用传统的表达方式,对其相关的理论进行阐述,缺乏创新思维,也就导致了不能完全透析金融危机的原因,从而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将逻辑框架和假设前提进行有机结合,以实际情况为依托,建立科学理论。准确把握经济学方法的行为,实践,经验三大基础,结合现实世界和市场变化规律建立经济学方法论。任何改革都是需要理论和现实的深度融合,同样经济金融的理论改革也不例外,在现实摸索中总结理论,在理论构建中发展现实,从而得出逻辑更严密的理论知识。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建立一个有效合理地经济金融学理论模式至关重要,在金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反思现有的金融经济理论,对经济金融进行综合性的整合,最终才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回归至现实的经济发展中,让理论拥有指导性的现实意义。

三、经济和金融方法论在新常态背景下被呼唤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们必须先要明确经济和金融的关系,然后进行良好的处理。在这样的明确目的下,需率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论。纵观国际主流形势,对金融问题的关注少之又少,在现存的大量的经济学文献中,金融因素所占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可见国际环境下对金融因素的极大忽略,这也就造成了经济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所以在国际普遍忽视内生性金融因素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建立其宏观的经济理论,重建金融系统,来提高金融因素的世界影响力。

相关研究表明,一个理论的最终形成,总是很容易出现长时间不一致性。金融危机使人们不得不开始重视金融问题,但是大部分只是浅层面的讨论,并没对其内部层次的问题进行研究,在社会发挥的驱动下,大部分经济学家更认可均衡理论发展,通过对逻辑问题的进行形式数学的解锁,使其更加精炼化。但其实实体经济才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反而就自己的一个研究范围进行兜圈子式的研究,对社会发挥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发展,更多地是扎根在社会中,与社会相互交作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经济周期的形成和波动并不是均衡理论中均衡路线的偶然因素。为了完成经济金融和现实社会的完美接轨,需要经济和金融的创新发展,在良好的理论支持下才能建立更好的金融政策框架。

猜你喜欢
金融学新常态创新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