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培育发展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2019-12-26 07:35袁寒梅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资兴市旅游发展

袁寒梅

【摘 要】资兴市是一座因矿而兴的城市,传统优势企业主要分布于煤炭、电力、水泥、有色金属、食品制造等领域。资兴市的煤炭企业曾名声赫然,青岛啤酒、华润电力、金磊水泥、东江木材厂等企业在不同时期得到长足发展。本文分析了资兴市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资兴市;主导产业

一、资兴市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路径创新不足

1、传统主导产业升级乏力。资兴市是一座因矿而兴的城市,传统优势企业主要分布于煤炭、电力、水泥、有色金属、食品制造等领域。资兴市的煤炭企业曾名声赫然,青岛啤酒、华润电力、金磊水泥、东江木材厂等企业在不同时期得到长足发展。2010年前,华信有色、杉杉科技等资源型企业成为资兴市财源新支撑。但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市场形势变化和矿产资源枯竭,以煤炭、有色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日益艰难,一些煤矿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加上传统企业对技术升级投入重视不够,停留在传统吃资源、靠廉价劳动力发展模式,产品结构调整缺乏积极性,新型环保投入和高端产品开发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面对国家去产能政策和严格的环保管控,一些传统资源型企业主业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2、新兴主导产业发展较慢。近年来,资兴市以电子信息、大数据、旅游、新材料等为主的新兴产业虽获得发展,但总量不大,集聚效应不明显,品牌影响力弱,缺乏大企业及核心带动产业,没有形成产值规模和税收增量。2017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为160.21亿元,涉及工业13个大类行业,其中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建材、有色、食品,占比分别为18.1%、15.9%、15.8%,均未超过20%。如大数据产业园尚处于数据存储、数据备份的发展初级阶段,后续产业引进和业务推广需要争取中、省、郴州市大力支持,目前相关政务部门的数据中心还没有进驻。旅游开发依然停留在低端运作和粗放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自然资源禀赋没有得到立体化、精细化运用;旅游发展配套基础项目,如东江湖环湖公路、东江湖通往厦蓉及岳汝高速的互通等项目推进受到制约,协调难度空前;旅游相关产品开发种类不多,乡村旅游范围开发不广,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应有的住宿和消费等经济效应。新材料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引进的龙头企业不多,旗滨玻璃项目还没有正式投产运营。

(二)发展领域拓展不够

资兴市的工业、服务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北部区域,农业(林业、果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南部区域。东部、南部地区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2%,但只占全市GDP的23%、税收的13%,其潜力和优势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农业优势资源利用不够,东江湖库区许多农林资源淹灭和库区形成后带来诸多限制,农业、林业以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有边缘化趋势,东部地区农业尤其是杂交制种优势丧失。东部、南部地区适合发展观光体验旅游、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但投入严重不够,一些乡镇和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没有按照各地的特点,有目的有步骤发展相应产业园区、基地或产品中心区。比如兴宁的农产品交易量大,但没有建设集采购、商品展示、电子商务、批发仓储、现代物流于一体的立体交易中心,经济发展档次和质量没有显现;八面山乡长期以来发展楠竹产业,但没有建立相应的楠竹产业园,导致产业发展多年仍停留在基础加工;S322沿线的州门司和原坪石、何家山、波水等有大量的柑桔、脐橙、东江梨、黄桃、冷水米、缓季节蔬菜等农产品,但没有建设相应的交易市场,生态优质农产品难卖;汤溪镇多年发展茶叶,却没有建设茶叶产业园,没有利用独特的温泉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旅游小镇。

(三)发展制约因素凸显。1、交通方面: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的迅猛发展,交通成为制约资兴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与相邻的县市区比较,交通相对闭塞的桂东和汝城两县随着厦蓉高速和岳汝高速的贯通,县域通达性大大改观,而资兴整体外出连接线建设滞后,与高速公路连接进展缓慢,目前既无空运、无高速,铁路也只是一条没有打通南北的、处于暂停状态的断头路,是郴州境内唯一一个仍处于“零”高速公路的县市,且市内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仅为4.81%。以东江湖为核心的路网系统通畅性不够,严重影响东江湖旅游发展。2、人力方面:近年来,资兴人口数量一直没有大的增长,一些中青劳动力流出到珠三角或者郴州其他县区。2017年,资兴人口总数37.85万,集镇常住居民22.21万人,对比郴州其他县区,人口数量仅比桂东多一点,流动人口少,人气不旺。多年来坚持的“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为企业培训不少技能型和实用人才,但企业招工难问题在我市依然存在。3、政策方面:一是环保要求越来越严。资兴市既受益于东江湖,又受限于东江湖,东江湖成为郴州、桂阳等地饮用水源后,对水源地的环保要求更加严苛。同时,资兴市在2016年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项目、交通建设、游客规模、居民生活等面临诸多限制。二是用地成本越来越高。国家对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越来越严,报批难度逐渐增大,我市争取省市项目单独用地审批难度加大,原有熟地利用比较粗放,用地成本逐渐上涨,产业用地比较紧张。据统计,资五产业园土地征收和报批成本高达20万元每亩。一些企业过多占用土地,造成土地闲置,一些“僵尸”企业缺乏灵活退出机制,优质土地资源难以盘活。三是金融监管力度越来越大。金融改革明显加快,地方债务、企业债务化解提到重要议事议程。截止2017年12月,我市政府性债务总额为75.14亿元,低于警戒线,债务总体可控,但随着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力度加大,地方政府举债担保行为进一步规范,开了债务置换、地方债等“正门”后,其他违规举债的“偏门”将被封堵,PPP项目、政府购买服务、专项建设基金、政府投资基金等模式会受到严格监管,产业发展、项目推动获取资金更加困难

二、资兴市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拼闯意识不强。“实干兴资”,千百年的人文历史铸就资兴人“实”的性格,资兴人的“实”无疑推动了资兴经济发展。但新时代新思想,“实”中要有“变”,“实”中要求“新”,“实”中要谋“远”,才能解决问题,跨越险阻,成就事业。面对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有些干部对新思想、新精神不学习,不敢拼,不敢闯,当舒服官、安稳官,推诿责任,求稳怕变,不能勇于担当;有些干部只看模糊表象,习惯凭借传统经验,囿于所成,对产业发展谋划不深、开拓创新不够、深入推进不力;有些干部心态浮躁,脚踩西瓜皮,缺乏久久为功的韧劲,不做系统性、综合性工作,抓产业发展没有对标表、进度表、路线图和责任链;有些干部表面规矩、听话,遇到困难和关键节点,死守“条条框框”以求自保,机械执行以求无错,不去积极争取有關支持政策落地见实效。

(二)产业规划不足。规划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战略引领的作用。资兴市现有规划的长远性、前瞻性、执行性需要强化,规划体系协调整合不到位。一是东江湖景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目前涉及的规划有东江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红线划定、饮用水源保护等)、城镇规划、村庄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因各规划编制的时序不一致,在编制相关规划时,没有与其他规划充分衔接,导致各规划功能分区、项目布局不太一致,甚至相互制约,严重影响规划实施。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在兜率岛上的布局用地与东江湖风景名胜区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冲突,项目无法实施。二是资兴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东江加工贸易园、罗围食品工业园、江北工业园、资五产业园等“一区多园”总体布局,但园区特色区分不大,差异化发展不够、龙头化带动不强、集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应有的特色示范效应和标杆引领效应。部分产业规划没有根据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适时适情调整,造成有些项目不能“对号入园”。园区内现有部分企业的产业方向、产值规模与园区发展不相符,急需重新布局。园区基础设施缺少统一规划,交通、电力、供排水、天然气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功能不完善,对新项目吸附力和承载力相对较弱,不能满足园区的发展需求。

(三)产业创新不足。近年来,资兴市大力改造提升有色金属、食品、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但效果不明显,多数企业仍为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型,依靠能源消耗、要素投入特征依旧十分明显,初级产品加工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竞争力弱。资兴市茶叶数量、质量、文化底蕴在湖南乃至全国有口皆碑,有着一定影响力的“狗脑贡茶”品牌由民企独立运作后市场竞争力下降,新启动的“东江湖茶”缺乏专业的策划、品牌管理以及政策的扶持奖励,也没被市场所熟知和认可。(四)招商谋划不够。资兴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菜单”,但在突出重点,创新方式,注重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等方面依然任务艰巨。一是缺乏招商战略。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规模、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没有深入研究引进企业与本地的契合性、带动性。项目引进算“经济账”少,对单位面积投资强度、税收产出强度等效益指标重视不够。二是产业链招商不精准。虽然我市大力发展大数据、硅材料、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这些产业链的建链、延链、补链还不够精准,没有紧扣重点区域、重点客商群体、重点节点精准发力。三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些重点发展的产业缺乏对应的直接服务管理机构,与培育大产业格局不相称。重服务增量资产、轻服务存量资产等现象还较突出,招商引资和后续服务工作分离式运作,一些职能部门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

三、资兴市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完善东江湖区域、北部片区、东部片区等重点片区规划,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兴宁、白廊、州门司、三都、黄草等重点镇为带动,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形成产城融合、片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启动东江湖旅游景区“多规融合”编制工作,采取以旅游景区规划为龙头,以发展旅游区为主导的“多规合一”模式,加强与城乡发展规划、村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门类规划的融合,避免各类规划各自为政甚至冲突,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长远性。提升园区建设水平,以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目标定位,推动专业化园区建设,壮大主导产业区域竞争优势,资五产业园以硅材料为主,江北工业园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为主,罗围食品工业园以食品加工为主,东江加工贸易园以大数据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加快园区土地利用调规,鼓励和支持东江片区“退二优三”发展服务业,启动天塘坪工业园建设,缓解一批重点项目无法落地问题。

(二)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精深发展。围绕有色金属产业优势,加大稀贵金属生产和精加工研发,拉长上下游产业链条,做大高纯铟、锗及银系列抗菌材料项目,打造铟、锗、钯等高纯金属的全国示范性生产企业,精细发展以二次资源综合回收为主的循环经济,促进丰越环保、恒晟科技、耐普电源、华信铋系统、展泰综合回收系统、鑫阁铝业等提质,支持杉杉科技打造全国最大的锂离子负极材料生产基地以及发展锂离子正极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等先进储能材料。支持华信、丰越、展泰等企业开发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光电半导体靶材、银饰品等。二是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慧华电子、弘电电子、久隆旺电子、创世富尔、和顺科技等一批电子企业提升产品层次,支持帝耳音频产业园10家关联企业投产达产。加大电子产品研发,实现电子产业从代工贴牌到终端高档产品转变,推进电子材料、電子芯片、电子软件、电子元器件研发。三是推进食品加工业创品牌增效益。鼓励青岛啤酒、达达冷链、米兰花食品、斯美特食品、瑞香食品、大城中药、东江希品、狗脑贡茶业、东江福鱼、山水天然食品、唐朝米线等企业拓展市场,扩大产能。按照“平等、自愿”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技术”的原则,逐步整合农业品牌,如茶叶统一使用“东江湖茶”、“狗脑贡茶”或“资兴绿茶”品牌,鱼类、水类加工产品统一使用“东江湖”品牌。加快食品工业与旅游开发的深度融合,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影响,争创国家著名品牌,不断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四是推进企业拓展新产品新领域。大力支持青岛啤酒在提产达能、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东江湖饮用水和饮料。支持金磊水泥搬迁技改扩产。支持华润电力天然气技改和多元化发展,如利用余热供暖、燃气供应、增量配电和饮用水开发等。支持湘煤集团转型发展,参与城市建设和城市垃圾处理等。

(三)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一是打造以大数据产业基地为突破口的华南绿色数谷。资兴具有全国不可多得的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的优越条件,已初步建成的云巢东江湖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引进了华为、中兴、阿里巴巴、金鹰卡通、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三分地环保等一批大数据企业。要加快对接,全力推进国省市各类数据中心进驻资兴,加快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增量配电网建设和创投大厦的招商引资和建设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数据应用交易、芯片和集成电路、工业设计与软件服务、大数据金融、电商总部、文化创意及商住服务配套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起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体系。二是打造以硅材料及其应用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基地。资兴硅石理论储量2亿吨以上,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储量大、质量优的矿源,可完全满足超白玻璃、陶瓷、石英板材和电子行业的要求。面对高品位硅资源的稀缺性和广泛应用性,要加快硅石资源开发利用,加大政策、项目、技术等支持力度,努力将资兴建设成为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硅新材料及其应用产业集群基地,打造有机硅、高纯硅、纳米硅材料、金属硅、高纯石英为主要产业支柱的完整产业体系。当前加快推进旗滨光电等重大产业项目发展,大力培强做大硅纳新材等高科技企业,大力引进或培育一批硅材料精深加工项目,重点发展硅微粉和高纯度硅基材料、晶体硅材料、太阳能玻璃、电子显示屏、硅光电池、光伏组件、硅合金、集成电路、传感器、硅胶制品、化妆品等高端产品,加快推进硅材料及其应用的产业链构建和增值。突出规模和集聚效应,加快兰市、州门司、资五三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三是打造以东江湖为龙头的中国旅游休闲目的地。充分利用资兴山水资源优势和东江湖5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国家级旅游品牌叠加效应,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解决资兴旅游高速大通道不畅问题。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推进“旅游+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和跨界整合。要在科学管理、提质增效、突出特色上下功夫,精心打造小东江、蔸率岩、黄草、清江、滁口、白廊、兴宁、天鹅山等重点景区,提供一批集湖泊观光、果园休闲、岛屿体验、生态康养、运动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中高端旅游产品。

东江湾是资兴乃至郴州旅游的连接带、集散地,更是资兴旅游的新高地,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高起点规划建设好东江湾新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拓展资兴旅游网络和产业链,延长游客在资兴的停留时间。流华湾片区要按照“全国一流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定位,开发好流华湾古民居休闲园、大王寨旅游休闲园、程江口丹霞休闲园、西湖农业休闲园、回龙山旅游休闲园和寿佛文化公园。东部片区要注重开发“三山”(八面山、七宝山、大丫口)“两库”(杨洞水库、曹家水库)“两河”(洣水河、永乐江支流源头)旅游资源开发。当前重点要开发大丫口区域的旅游资源,将炎帝温泉、彭公庙、八角楼、“二曾”故居等景点连珠成串,形成东部旅游资源区块链。

(四)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对大数据、硅材料、旅游等三個产业分别建立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级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从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人员配置等方面,充实力量,理顺职能职责,形成“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政策、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联席会议、专项统计报表、年度考核等工作制度。按照“一业一策”的要求,分门别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尽快启动培育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专项规划设计工作,从目标定位、组织领导、项目资金、空间布局、进度要求、奖惩考核等作出全面安排。如大数据产业着力于“引进”,包括数据存储、开发、应用、交易等企业,可借鉴贵州经验,争取省里出台“除有特殊需求外,所有省级政务部门将不再自建机房,政府数据统一存到云上”政策,把全省全市部门单位的数据“聚”在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开发应用政务云,逐步开发应用企业智慧云及数据研究、数字交易等;硅材料产业主攻“精深加工”,学习借鉴江西新余市的经验,把硅材料产业作为发展资兴工业的“一号工程”来抓,打造全国一流硅材料生产、研发基地;旅游业关键在于“通道建设和精品打造”。二是建立要素保障机制。扣住“动能核心”,构建人才、科技、创新平台等要素支撑,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增创发展新优势。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降低企业融资、用能、物流等成本,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氛围。推动设立或引进支持创新投资基金,建立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市场导向机制,加大现有优势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投入的支持力度。制定灵活的引才引智政策,解决关键领域高素质人才稀缺问题,发展专业化、精细化方向的众创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合作,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重点人才和项目,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接力式孵化体系,建设湖南乃至全国一流的科技孵化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加大政府主动购买创新公共服务力度,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企业负担。支持以大企业为依托,联合众多中小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盟,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技术、管理、物资、信息、资金和市场等资源有偿共享。支持建立企业发展基金和互助帮扶资金,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转贷周转金、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支持有潜力、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新三板融资和上市融资,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三是完善企业项目帮扶机制。深化“一企一策”帮扶,选择有优势、有潜力的骨干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如支持青啤参照衡阳等地做法,争取郴州境内营销管控和利用现有生产线新上饮用水系产品,支持东江湖大数据中心开展大数据高峰论坛和招商活动,支持旗滨光伏光电玻璃加快建设投产,支持瑞香米业破解融资难题发展食品工业旅游,支持达达物流扩大规模、拓展业务。四是优化投资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针对市场准入、施工许可等审批办理,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努力做到“一次受理,一并办理,最多跑一次”。争取国、省、郴州市将有关大数据中心调整布局到资兴,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争取国、省、郴州市支持东江湖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税费缴纳比例优惠和改革试点,如参照广东做法降低社会保障费缴费率等。

猜你喜欢
资兴市旅游发展
资兴市:不忘来时路 走好前行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资兴市东江库区李树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
入湖河口湿地恢复与重建规划设计初探——以资兴市兴宁河入湖河口湿地为例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也要靠实干”:记资兴市关工委主任袁生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