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26 07:35张燕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企业内控企业管理内部控制

张燕

【摘 要】目前,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工作也更加丰富,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文章主要对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文章能够对企业管理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企业内控;内部控制;控制问题;企业管理

为适应社会转型和国家政策变化,企业在此改革背景下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的管理问题,不能只开展表面化工作,改善“皮毛”现象。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直接决定了被审企业提供的会计数据和相关经济资料的可靠性,尤其是现代审计往往将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审查的起点和重点,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核实和评价决定了审计工作的范围、深度和侧重点。

1.企业内控管理的作用分析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企业能够正常发展,保证企业运行如常,会计信息安全可靠,企业目标能够达成,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更加迅速、积极、有效率性,而在企业内部制定的一套措施,用于工作人员的自我调节、自我评价与自我约束等,在企业正常运行中,一个良好的内控管理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托于合理有效的内控管理,能使企业各方面得到足夠的优化,除此之外,也能使企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提升。诸多事实表明,有效合理的内控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助力。第一,有效合理的内控管理,可为企业节约下一大笔发展成本。建立有效合理的内控管理体系,从而使企业高层工作人员能看到企业内部的无效成本,并进行缩减,从而节约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既不会影响经营效益,还可以推动企业急速发展。第二,有效合理的内控管理,可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如今的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机遇与挑战共存。如果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可直接使企业资源配置得到改善,进一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2.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必要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大多数企业在成立初期因为人员较少和岗位类别较少等原因,致使财务防风险意识不强,财务风险防范运用的范围不高。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企业规模得到一定的扩大,在员工增加、岗位类别增多后,企业管理者不能及时转变思路,仍墨守成规。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例如财务方面缺少明确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章程,不能对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在遇上通货膨胀、资金成本提高、原材料交个上涨、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会对企业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而有的企业为了提高市场份额,没有进行过多规划就对市场进行扩展,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导致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威胁,致使企业风险不可控制。更不能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在遇到各项风险时不能及时反应,致使资金白白流失[1]。

2.2审计体系不完善

现代企业审计是提高企业管理一种重要手段,促进企业内控制度更加完备,同时能及时发现与纠正内控运行过程中不足,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但是,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体系不完善,人员、资金投入不够,造成审计体系无法得到有效建立。同时,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体系,但是却未能给予足够独立运作的权力,将职能依附于财务管理部门,无法形成专业分工,其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

2.3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我国的企业管理不同于发达国家,受国家发展方针的影响,我国目前仍然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发达国家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尤其是高等学府,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名校往往是私立名校,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能为企业、能为国家、能为世界做出贡献的顶尖人才。放眼中国,国有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国家多数的优秀资源被国有企业占据,国企内部存在的问题已经不是稀罕事,员工工作积极性远远不如民营企业,职工拿同样的待遇,谁也不想多出一份力,企业领导多数是年龄较大的员工靠资历排上位,相比民营企业靠实力竞争上位,国企效率太低。虽然国家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新的治理模式,但我国长期以来的治理模式根深蒂固,未来需要改革的路还很长,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改革的力度[2]。

3.企业内控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财务风险防范

企业想要长期稳定发展,应该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分析研究,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对其他企业好的管理做法和经验进行吸收,并取长补短。提高企业人员对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并结合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立足企业当前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的内控管理体系,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明确企业管理的具体目标,将权责进行划分,促进企业员工的个人责任感,定期开展风险预测,并根据风险建立相对于的预警机制,通过企业人人参与的方式,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

3.2建立完善的审计体系

现代审计分为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一般企业应建立完整的内部审计体系,赋予内部审计人员独立运行的权利,对所发现的审计问题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对董事会负责。例如设立集团监事会主席、集团监事会专员、集团监察员、下属公司设立党委书记、党务联络员,以上各人员负责对日常的经营活动进行巡视,及时对经营管理、费用开支、资产状况等进行全面审计,确保能全面反映企业发展情况,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宝贵且科学的参考依据;同时,企业应在年中及年终引进独立第三方的外部审计,以期通过出具书面的审计报告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使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客观披露,为企业经营决策法律依据。这样通过建立内部审计架构、引进外部审计监督,使企业规避各项经营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3.3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现代化的企业采用现代化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现代化的员工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环境,因此,增强对企业全体员工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训是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的重要举措。规模越大的企业部门越多,员工数量越多,不同员工的学历、年龄、业务水平、道德素质等呈现不同的水平,企业需要自上而下,树立良好的品行、榜样和形象,带动员工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深入学习企业内部控制的精髓,将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素养培训和综合素质拓展,不仅能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的管理[3]。

3.4完善信息沟通系统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首先需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公开内部控制信息。建立良好的沟通系统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减少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对称等情况导致企业的各项成本的增加。信息的公开可以了解企业的目标要求,从而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可根据企业的目标情况进行调整,并对他人的工作职责可进行监督作用,减少舞弊现象的存在。其次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不管是纵向还是横向的沟通都能实现有效的沟通,不但有利于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上级的决策也能快速有效的得到实施。公司员工团结一致,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为公司实现更高的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建立内控体系无疑会给管理带来实质性提升,通过内控使得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主动积极性。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还应该重视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方法,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云慧.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9).

[2]鲍丽新.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7(04).

[3]赵纯.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财会学习,2016(10).

[4]彭展.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经济论坛, 2009(12):127-128.

猜你喜欢
企业内控企业管理内部控制
浅析企业内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