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纳税筹划探讨

2019-12-26 07:35李童王芳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纳税筹划关系特点

李童 王芳

【摘 要】纳税筹划与会计政策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运用得当,会减少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利润,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关键词】纳税筹划;会计政策选择;关系;方法;特点

一、纳税筹划会计政策选择简释

对我国会计领域而言,纳税筹划还是一项新生事物,截止到目前,无论是企业界、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关于纳税筹划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纳税筹划在我国目前仍旧处于健全、完善和发展之中。国内当下关于纳税筹划内涵的描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是将纳税筹划与节税相等同,认为纳税筹划就是节税筹划;第二种观点是在满足节税的基础上,将纳税筹划的内涵扩充到了包括少缴税和不缴税在内的行为;第三种观点认为,所有涉税事务的运作都可以将其归结为是纳税筹划行为。虽然上述观点各有侧重,但总的认知方向基本上还是一致的,即:企业以对涉税业务进行策划的方式来达到节税或者是少缴税、不缴税的目的。纳税筹划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促成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是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必须在不触犯国家政策、法规的范围内进行,纳税筹划不是偷税漏税,偷税漏税是违法的,但纳税筹划却不是违法的。由于我国在制定会计政策时,出于对均衡各方利益的考虑,留下了一定可供选择的空间,因而这也同时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创造了便利条件。

二、纳税筹划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中,企业总是在努力降低费用支出,努力降低运营成本,总是在努力追求经营利润,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税费作为企业费用支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企业节税的目标。企业要实现节税目标,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条件下进行纳税筹划。纳税筹划不是偷税漏税,不必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纳税筹划可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光明正大的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多样性,为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实现节税目标提供了可供实现的基础。随着这些来年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政策选择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位置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其他姑且不论,仅仅是出于对节约税费的考虑,就足以让会计政策选择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必然。一方面,对于同一项经济业务或事项来讲,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而不同的会计信息又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应交税费数额,所以,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然要本着于己有利的原则,以能够降低税费作为选择会计政策的首要标准;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会计政策时,除了要考虑以税收方式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外,还要考虑如何兼顾各方利益集团的利益,如何藉由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高新技术产品发展,来助力社会经济的进步,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会计政策时,出于平衡各方利益的需要,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为企业应用会计政策留下了一些可供选择的空间,这样一来,也就为企业如何选择税费缴纳方式留下了一些可供选择的空间。由此可见,企业纳税筹划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结成的是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

三、纳税筹划会计政策选择的常用方法

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纳税筹划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着重介绍一些比较常用的方法。

1.存货计价法。关于存货的计价方法,在会计实务中具有多元性,当企业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时,其销售成本的展现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经营利润的展现,所以,这就为企业利用存货计价法进行纳税筹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2.固定资产折旧法。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而言,也有很多种计提的方法,当企业选择不同的计提方法时,对企业成本或者费用产生的影响当然也是不同的,进而也就影响到了企业当期的税费缴纳数额,所以,企业当然可以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法进行纳税筹划。

3.无形资产抵扣法。以企业研发活动为例,通常都具有持续性和高投入性,所以从研发费用方面着手进行纳税筹划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根据研发费用是否资本化可以判断对其所抵扣的所得税费用和所产生的递延收益。

4.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当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时,前后期所应缴纳税款的数额是不相同的。比如,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前期是盈利的情况,但是到后来变成了亏损,那么企业就应该选择成本法来进行核算,反之,则企业就应该选择权益法来进行核算。

5.收入确认法。企业纳税义务的产生时间与企业收入的确认时间在理论讲应收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企业在确认收入的同时,就已经产生了纳税义务。但是市场环境是复杂的,企业经营方式是多样的,企业在收入确实时间上有一定的自主裁量权,这是税务部门所无法控制的,也是不违反税法规制的,所以,企业可以假此进行纳税筹划。比如,如果企业推迟确认销售收入,则企业就可以通过递延纳税来减缓现金压力。

四、纳税筹划会计政策选择的特点

前文一再强调,税收筹划不是偷税漏税,偷税漏税是违法犯罪行为,会造成社会公众经济利益的受损,会遭到国家法律的严惩,而纳税筹划则不然,纳税筹划所必须遵守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能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当然,有些时候,纳税筹划行为可能是打了法律的“擦边球”,或者有的时候这种行为处在了法与非法的临界点上,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就是违法犯罪。法条上出现了瑕疵和纰漏,这有待于国家司法部门去健全和完善,在法律条款正式颁布并付诸实施之前,企业是有权力在法与非法的临界点上为自己减轻税费负担寻找机会的。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

1.政策导向性。政策导向性对于纳税筹划来说堪为行动的“晴雨表”,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因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当国家需要对现行宏观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时,税收政策必然也要随着发生变化,所以企业纳税筹划活动也必然要跟着做出相应的调整。

2.事先计划性。事先计划性也是企业纳税筹划活动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鲜明特征,这是因为,税收筹划活动不同于普通的税务处理行为,普通税务处理行为的发生通常都是在企业经营活动结束后才开始进行的,并且,处理结果还具有确定性和不可选择性,但是纳税筹划则不然,税收筹划活动其行为的发生通常是在税务处理行为或者是经营活动行为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的。

3.方案择优性。一方面,企业的务活动、投资活动等经济行为都具有多样性,另一方面,针对单一应税经济行为所涉及的税法也具有多样性,这两方面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存在,都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可以选择的多种方案,企业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当然会在多种方案中择优而用。

4.节税合理性。节税合理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意识,其一指的是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比如,企业可以选择少缴税款,也可以选择递延税款缴纳时间;其二指的是在政策法规的运用上,比如,企业可以选择法条已经明确规定的,也可以选择打“擦边球”,但底线是不能违法。

【参考文献】

[1]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研究[J]. 刘佳.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7)

[2]基于會计政策选择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 季春花.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12)

[3]浅议会计政策选择对纳税筹划的影响[J]. 贾志臻,曹瑛.北方经济.2006(16)

猜你喜欢
纳税筹划关系特点
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探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