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立医院对内控的认识逐渐开启

2019-12-26 07:35陈旭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监督评估

陈旭

【摘 要】近年,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管理层上更加重视内部控制建设。但我国内控发展起步晚,由于惯性思维的难以转变,公立医院仍需从上到下转变管理思维,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估;监督

世界上,内部控制的理论在20实际4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并在之后的50年里得到相应发展。1985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协会、财务经理人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联合创建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旨在探讨财务报告中的舞弊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之道。两年后,成立COSO委员会,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1992年9月,COSO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实际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内部控制有兴趣。为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趋势,财政部和中國审计准则委员会完成28项职业准则的制定及修订工作、并于2006年2月正式发布。我国2008年由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则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产报告及相关信息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及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五项目标。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发布,标志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形成。

之前一篇中谈及财务会计转型管理会计势在必行,而现今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都顺应时代发展孕育而生。两者是企业管理理念中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前相辅相成。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

我们就公立医院为例,来谈谈它的内部控制问题:

公立医院作为非盈利性机构,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约束。公立医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其经济运行活动与以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公立医院因频繁的经济活动与企业的特征又有些共同的特性,其内部控制的某些设立可参照企业内部控制。

一、背景及相管制度

随着我国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同时期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也开始初步发展。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为顺应医改形式,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萌芽产生。2010年12月,财政部、卫生部制定下发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

2012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及实践操作提供了法规依据;2016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结合了公立医院的发展规模、业务特点、经济运行情况。

二、内部控制要素

开篇提到的COSO报告,它对内部控制基本要素的定义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有如下目标:运营目标、报告目标、遵循目标。并且根据COSO的表述,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定义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1、控制环境:指董事会和管理层对组织内部控制重要性的态度及行动。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应包括内部控制工作组织情况、机制建设情况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医院文化建设、员工的诚信度、职业道德和才能等等

2、风险评估: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用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及采取的应对策略。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包含对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的评估。对于公立医院,廉洁风险,职权运行流程、患者满意度、财务活动等风险都是重点需要评估及防范的。

3、控制活动: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是管理层识别和评估风险后,对控制这些风险所实行的针对性措施。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活动与风险评估内容相对应,在单位层面,如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计提决策机制等,在业务层面,有预算业务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生命线,为管理层监督各项活动和在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了保证。因着公立医院有大量经济运行活动,信息化系统的控制对医院内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现公立医院状况,县级及部分市级三甲医院的信息化有待提高,繁琐频繁的经济活动,医患使用的就诊系统、药品耗材固定资产系统等都需完善,确保医院内部、外部沟通的有效性。

5、监督: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及作出处理的过程。公立医院设立监察科、纪检监察等科室,直接对院务会负责,相当于企业的内审部门由董事会管理。外部也有上级部门、财政、医保等单位的监督检查。

三、逐步加强内部控制的应用

1、建立健全医院组织机构

健全组织机构,准确划分各职能部门,对需要细化部门进行西门,将有需要的统一的部门进行整合。各部门工作人员需明确自身职能。院领导需重视内部控制,起到牵头负责的职责。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预算制度,健全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药品、耗材及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采用系统的管理方式,保证流程的透明度,防止腐败。

3、加强信息技术在医院内部控制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技术的结合,对提高医院内部控制活动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医院需内部审计部门对现医院信息化软件运行情况的评估,不断改进落后的信息化状态,并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4、健全医院内部审计部门

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院领导对其有足够的重视,设置单独明确的制度,保证该部门的独立性。并配备有专业技术及证书的审计人员,并且能够定期、不定期地对各个科室、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出具COSO报告。

四、小结

随着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不断协同国际会计制度,企业内控也在向世界知名企业学习,我国大型公立医院亦是如此。借鉴企业内控规范与单位内控规范,对大型公立医院在时代推动下,对医院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运用的调研研究》邬巧芬,现代营销,201904

【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探析》廉素一,管理观察,201909

【3】《医院内部控制的完善措施及应对策略》韩本江,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监督评估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评估依据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