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恐怖活动产生的主要根源

2019-12-26 07:35李华锋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恐怖活动根源俄罗斯

【摘 要】俄罗斯曾经是受恐怖分子伤害的重灾区,如何消除恐怖威胁,必须分析恐怖活动产生的根源。文章从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国际等四方面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对如何治理暴恐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俄罗斯;恐怖活动;根源

俄罗斯在21世纪初的十余年间,恐怖活动十分盛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特别是2004年恐怖分子造成334人遇难的别斯兰人质事件,被称为是震惊世界的大惨案。经过近二十年的反恐,目前可以说俄取得了反恐的胜利。今天我们冷静下来,分析其产生恐怖活动的主要根源,对我们如何搞好反恐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俄恐怖活动产生的政治根源

首先,俄的社会剧变和政治多元化造成了政治不稳,政府更迭频繁,致使国家政策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各种官员利用职务之便,聚敛钱财,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蔚然成风;寡头势力操纵政局,为各种既得利益明争暗斗,与政府官员相互勾结,共同侵吞国家财产;恐怖分子利用“贿赂”手段买通国家工作人员,协助其作案,因此,普京说,恐怖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腐败对司法和护法领域的侵蚀。” ①俄民众对权力机关的信任降低。俄社会普遍认为,贪污腐败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温床”。

其次,总统与议会执政理念的纷争,导致俄恐怖势力的坐大。1991年10月,当杜达耶夫宣布车臣独立时,叶利钦为捍卫国家领土的完整,调动俄军向车臣进军。但是俄议会否决了叶利钦的总统令,俄军回撤,车臣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三年后,当叶利钦用坦克大炮消灭了议会,发动第一次车臣战争时,俄议会和社会上的反战力量仍然十分强大,对叶利钦政府形成了强有力的掣肘。俄独立后的第一次总统大选恰恰在这时到来,为争取民主派的选票,叶利钦违心地与车臣签订停战协议,给了车臣恐怖分子以喘息之机。

其三,反恐制度的漏洞和执行力的不到位,提供了便利恐怖分子犯罪的土壤。主要表现在:转型时期俄的反恐法体系不健全,使恐怖分子得以钻法律的空子而得不到严惩;反恐的相关部门机构不健全且合作不畅,情报交流不及时,削弱了反恐力度;俄安全保卫工作的疏忽和麻痹大意使恐怖分子有机可乘,等等因素为恐怖分子打开方便之门。

二、俄恐怖活动产生的经济根源

首先,俄经济实力的极巨下降,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普京指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了50%,……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在1998年危机之后,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降至3500美元,这还不到‘七大国的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②国家财政困难,拖欠工资严重,社会保障乏力,致使社会贫弱阶层得不到必要的救济,人民生活在贫穷无助状态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20%的富人占有社会总财富的60%,社会10%的最高收入阶层与10%的最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竟然相差14倍;这为恐怖活动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其次,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大大超出了俄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分配的不公使大多数人的诚实劳动成果被肆意的践踏。使人们对社会丧失信心,逆反心理增强, 对社会现状不满。这时,人们就希望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恐怖主义便成了理想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恐怖组织的成员身份和在恐怖组织中取得成功,是摆脱赤贫的唯一出路。

其三,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导致社会失业率一直攀升不下,据统计,1992-1998年俄罗斯失业率一直在8.8%以上,远远超过俄的承受能力5%~7%; ③年轻人不仅容易对社会产生不满,成为恐怖组织的渗透对象;贫困和高失业率历来是各种反社会思潮和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教育程度低的失业青年历来是极端组织成员输入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年轻人的失业问题一直与恐怖主义相互交织。迫于生计或是对国家极度不满的民众,易受恐怖分子煽动挺而走险,成为恐怖组织操控下的制造暴恐活动的人肉机器。

三、俄恐怖活动产生的民族宗教根源

宗教冲突是俄恐怖主义活动的强心剂。俄是世界上拥有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世界各主要宗教在俄都可以找到信奉者,民族宗教问题考验着俄的执政者。

首先,在沙俄时期,接连不断的民族吞并和民族冲突,使少数民族积怨较深、民族矛盾较多,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宗教限制政策更加剧了民族宗教矛盾的激化。

其次,苏联成立以后,实行民族压制政策,对一些少数民族的合理要求予以排斥,许多民族矛盾被掩盖了。正如普京所说,“我们生活在国内冲突和族际矛盾变得尖锐起来的条件下,这些冲突和矛盾以前是被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残暴地压制着的。④对宗教和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民族文化不加区分地一律给予限制和打击,同时还处处表现出俄罗斯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及东正教的特殊地位。这一切都严重地伤害了俄境内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和信奉其他宗教教徒的感情,致使民族宗教矛盾异常尖锐。

其三,戈爾巴乔夫的改革,唤醒了民族矛盾的总爆发,民族分离主义思潮蔓延全苏联,使整个国家失控,大规模的民族分裂运动猛涨。

其四、苏联解体后,致使俄罗斯的一些少数民族不顾历史和现实,片面强调民族的独立性和自我认同性,妄图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他们以反对“文化侵略”、“宗教压迫”为借口,希望利用信徒们的虔诚信仰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同时使一些宗教组织演变为邪教组织,这些无疑助长了恐怖活动的滋生和蔓延。

四、俄恐怖活动产生的国际根源

首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干涉及在反恐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的政策,助长了俄恐怖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他们在反恐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企图达到遏俄弱俄的政治目的。他们利用俄国内的民族宗教矛盾,打着“维护民主”、“保护人权”的旗号,积极插手俄内部事务,把俄车臣问题定义为“种族清洗”,为民族分离主义者、宗教极端主义者及恐怖分子开脱罪责,为他们加油打气,还公开或秘密地为他们提供资金、武器、活动场所及培训战斗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俄政府打击恐怖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由于泛民族主义和泛宗教主义的对俄的渗透,使俄境内恐怖主义的活动更加频繁。他们以扩大势力范围为己任,不断向周围地区渗透,其中对俄影响较大的是以土耳其为首推行的“泛突厥主义”和以伊朗、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为首推行的“泛伊斯兰主义”。它们利用与俄境内一些少数民族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地缘政治优势,积极向俄渗透自己的势力,干涉俄内政,支持和帮助俄境内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和极端宗教主义者搞极端活动,致使俄境内的恐怖分子更加肆无忌惮地制造恐怖事件。

综上所述,俄恐怖活动产生主要是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国际四大根源,这四大根源相互交织和影响,使俄反恐战争变得艰难漫长。俄的反恐之路昭示着治国理政的深刻道理,政治上必须追求公平正义,经济上必须消灭贫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正确处理好民族和宗教矛盾,严禁外国敌对势力的干涉,这样才能最终彻底铲除恐怖活动。

注释:

①普京.化悲痛为力量,别斯兰事件吓不倒俄罗斯人民—俄罗斯总统呼吁书.普京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②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普京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③ 李景阳.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对俄罗斯的实证分析[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④ 普京.化悲痛为力量,别斯兰事件吓不倒俄罗斯人民—俄罗斯总统呼吁书.普京文集[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8.

作者简介:李华锋(1963-),男,四川平昌人,西南石油大学基础教学部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苏俄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NC2017B002)

猜你喜欢
恐怖活动根源俄罗斯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论帮助恐怖活动行为评价的独立性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法律适用研究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