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2019-12-26 07:35李慧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

李慧

【摘 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意义重大,本文试图通过对H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实地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对于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问题;措施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从党的建设纵向体系看,基点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已然成为了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事关党在农村的领导,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迫切需要。当前,全党范围内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全体党员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全部基础。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具体目标的迫切需要。

二、H镇农村基层党建基本情况

(一)H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

H镇党委共有下级党组织:25个,其中党总支:5个,20个党支部;858名党员,其中,居委会有党员34名,建制村有党员729名,机关支部50名,卫生院党支部12名,敬老院党支部6名,粮管所党支部7名,水管站党支部5名,老干办党支部16名。

1.结构情况。全镇党委858名党员,其中:女性党员129人。平均年龄56.8岁,30岁以下78人,30-39岁84人,40-49岁105人,50-59岁143人,60-69岁224人,70岁及以上213人;文化程度:初中及小学以下496人,高中和中专245人,大专以上117人。

2.班子履职情况。

村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履行职责、推进经济建设方面:好的4个,较好的8个,一般的3个,较差的2个。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及以上的6个,村有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2个,其中有5万元及以上经营性收入的1个。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以村级115治理为引领,组建农民讲师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共建和谐。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十大扶贫工程,压实责任担当,层层传导压力。细化工作步骤,明确时间节点。紧盯工作目标,切实整改到位。大力推动两业扶贫,精心谋划扶贫项目,持续培育增收产业。

(二)H镇“三化”建设推进情况

1.基层党建标准化。组织设置和领导班子标准化:18个村(居)支委,村党组织班子有62人,其中:书记18人,副书记15人,其他党组织班子成员31人;3个村党组织班子未配齐,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的5人,其他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交叉任职47人。经费保障标准化:重点明确村(居)“两委”干部报酬标准并按月足额发放到位,2018年村(居)“两委”干部报酬标准达到了平均21000元。明确了党员关心激励经费和党员活动经费标准并全部落实到位。活动场所标准化,重点明确各村(居)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标准、标识制度、基本设施、管理使用等方面标准。H镇共有18个村(居)委会,前期重点打造了三个党支部的场所标准化建设,9月20日前基本完成了10个村支部场所标准化建设,下一步计划在10月中旬完成剩下的8个村支党支部场所标准化建设。

2.基层党建规范化。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化,2017、2018年发展党员 23 人,其中发展35岁以下年轻党员 8 人。2019年已确定发展对象12人。2019年组织全镇党员(村书记、村“两委”后备干部、18大以来发展党员)参加市委党校的培训5次共200余人。全镇党员均按时按标准缴纳党费,建立了完善的党员转入转出机制,及时更新党员花名册,各支部对所属党员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组织活动规范化,各挂点班子成员到各支部指导开展组织活动,镇党建办定期检查各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会议记录。运行机制规范化,党员议事日与党支部大会有机结合,重点从议事决策、权责约束、村(居)务公开、基层民主协商、报告评议等方面立规范。

3.基层党建信息化。H镇基层党建信息化程度不高,基层党建信息化融通互动水平不高。党建信息化工作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宣传教育层面,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互动沟通有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局面还没有形成。仍然有不少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建信息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信息化在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党建信息化人才缺失,村(居)基层党组织缺乏会操作电脑使用党建信息化系统的人。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这次调研,发现了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够强。一些农村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认识不足,政治意识有所淡化,在执行党的政策、落实上级要求上打折扣。“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不严格,在教育引导群众上不够有力,组织召开群众座谈会少,不及时宣传党在农村的新政策。

2.党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模范作用弱化。少数党员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有所退化,只顾个人小家庭,对国家和集体的事不管不问。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無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3.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实效性。有的党(总)支部不能把上级布置的党建工作任务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及有利条件,反而当成工作负担。把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央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的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变成了业务工作会,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肃性,对党员的思想动态过问较少,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少采用。

4.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责任担当意识还不够,导致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谋划及思考不足,责任落实不够细致。党委会定期研究基层党建工作较少,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及时;有的指导督促不力,农村党组织不愿做、不会做党建业务。班子成员有的不重视、不关心基层党建工作,抓分管联系领域的党建工作存在缺位或失位现象。一些挂片领导到村研究指导工作少,部分驻村干部开展工作“遥控指挥”,只当“联络员”,几乎不走访所驻村的群众。

5.基层经费保障不足。经费保障是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基本保障,只有推动人向基层走、钱向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目前H镇各村村集体经济普遍偏弱,村级日常运转经费紧张,用于党的建设和发展的经费就更显困窘。针对目前乡镇财政出现的财政赤字、过度负债、乡镇經济结构单一、企业也非常少、获取经济效益薄弱的现状下,H镇农村基层党建“三化”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难难以得到保障。此外,由于基层经费不足,村组干部报酬底线要求难保障,H镇村干部实际月报酬距离我市农村基层党建“三化”工程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村组干部积极性难以调动。

四、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改进的措施建议

1.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提升组织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认真落实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讲党课制度。要真正做到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一是花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属于支部班子或负责人缺乏战斗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要及时调整;属于班子成员缺额不齐的,要充实加强;属于一时没有合适负责人人选导致软弱涣散的。再是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以“三化”建设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没有一个好的载体,即使党员有发挥先进性的愿望,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三化”建设,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通过开展以“三提升六过硬”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围绕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提升阵地服务功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施党支部组织建设过硬、组织生活过硬、党员管理过硬、活动阵地过硬、创新载体过硬和信息台账过硬标准化建设,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探索出一条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3.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做实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紧紧把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严厉打击非法组织,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建立健全机制,着力引领农村基层治理规范创新。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主动适应农村产业发展特点,加大在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组建党组织力度,确保“应建尽建”;完善村(居)民主决策管理制度,建立村(居)务公开、服务承诺、民主评议、群众代表会议等制度;完善村(居)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调解员网络,及时有效化解信访矛盾。

4.建立健全机制,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创新考核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全面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建立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建立村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强化支部抓党建的直接责任,落实村级班子成员的“共同责任”,紧密联系并深入群众,做让群众满意的工作。

5.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保障。对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八种”模式,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分析研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对于没资产、没资源、没条件的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做好托底保障,全力保障村组干部报酬。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强化问题导向,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搭建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引领乡村振兴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