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

2019-12-26 07:35许萍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家风新时代

许萍

【摘 要】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家风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家风关乎着党的形象,关乎着人心向背,关乎着共产党初心的实现,更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家风;建设;领导干部;新时代

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从2015年到2019年我们的习总书记几乎每年都提到了家风,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更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家风建设不仅是领导干部个人的事情,而是提升到了战略高度,纳入了治国理政的大格局。

家是中国人磨灭不掉的印记,它承载着所有人对生活的最终愿景和归宿。而家风因家而存在,因家而传承,其核心精神就是源自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书记曾说到“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红色家风里的家国情怀、清明本色、励志担当、无畏牺牲等等,都是我们当代领导干部学习的精髓。与传统家风相比,老一辈革命家塑造的红色家风更是有了更高的升华,有了更高的格局和站位。因为传统帝王氏族的家风文化里更多的是为了延续家族、氏族的兴旺发达,而红色家风却注入了无私的为国家舍小家的牺牲精神,注入了对党的事业发展的赤胆忠心,注入了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追求。自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各级党员领导的家风建设,党内的政治生活需要强大而坚定的政治意识做支撑,保持党内生活的纯洁性与坚定性,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前提。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反映一般家庭的治理里面,更能反映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作风是否一致,党员干部家庭关系的好坏,家庭作风的优劣。都是判定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依据。

家风不是空洞无物的教条,更不仅仅止于长辈对晚辈的耳提面命,而是以家庭为载体,一代代言传身教、躬行实践,不断展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存在。家风是一个中性词,有好坏之分,好的家风能促进我们的家庭,民族,社会向好的方面发展,而坏的家风就会贻害万里,阻碍家庭,民族和社会的进步。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更是有别于普通家庭,代表党和国家的形象,其优与劣都会对社会造成客观的影响。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羊”,是推动社会道德文明进步的“领头雁”,在推动新时代的家风建设中更是“风向标”。领导干部的家风好了,党风政风正了,净化了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才能进一步的引领民风民德。“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家齐”。齐家之道,修身为先。修身立德是齐家的前提,正己身才能正家风。那么,修身也是修德的过程,是对人性的不断滋养和扩充。从个人角度讲修身是持之以恒的过程,关键是要付诸于行。

知敬畏。官有所畏,业有所成。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修德准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近年来,很多干部因腐败走上犯罪之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敬畏心的缺失。心存敬畏是重要的为官之道,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领导干部不仅自身要有敬畏心,更要让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心存敬畏。敬畏法纪,才懂克己守法;敬畏组织,才明组织观念;敬畏权力,才懂慎用善用;敬畏人民,才会为民服务;敬畏历史,才知以史为鉴。知敬畏,才懂尊重;知敬畏,才懂恪守;领导干部面对党纪国法的红线时,每个人都应该有由自己的底线,不碰触、不逾矩、常反省、知进退。

克己欲。修身的过程也是修心的过程,只有看清自己的内心,才懂控制自己欲望。面对人性的弱点,要增强控制欲望的能力,坚定拒腐防变的定力。清正廉洁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被称为“国之四维”之一。那么何为四维?在先秦重要典籍《管子》一书中称:“一曰礼,二曰義,三曰廉,四曰耻”,意思就是说在治理国家中,礼义廉耻是四大纲领,失去一个就会让国家动摇,失去两个就会使得国家陷入危险,失去三个便会导致政权颠覆,全部失去则国家灭亡。所以,要做到清廉为官,就要慎行欲望(情欲、物欲、官欲),做到“三心”(静心、净心、尽心)。静心:时常要让自己心安静下来,不浮躁,不随波逐流;净心:让自己的心干净、纯粹,有定力;尽心:不忘初心,尽心为官,尽心为民,尽心为国。

勤勉学。干部成长是有内在规律的,必须踩实每一级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在生活中学习,在经历中学习,最后才能有所成长。“短绠难汲深井水,浅水难负载重之舟。”过硬的本领是成事之基,而学习则是练就过硬本领的重要途径。学习需要只争朝夕、最忌一曝十寒。时代在变化,知识在更新。领导干部不仅要提高善学能力,更要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学习,要将党的历史、党的方针政策纳入学习内容。前不久,习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加强对党的忠诚教育,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革命年代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将对党忠诚的种子根植于家风家教中,让正能量充盈家庭,将红色基因传承于血脉。

慎交友。谚语:“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儒家正是看到了朋友是人活在世上除家人外最亲密的一环,故将其列为“五伦”。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深厚友谊,不但是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家庭兴旺的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也有可能是一个家庭衰败的致命因素。择邻交友本身不属于家内人际关系的问题,但是却对家庭自身的管理、教育、家风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领导干部个人和家庭成员的择友甚为重要。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社会交往对象,能够反映个人的作风和志趣。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谨慎交友,建立纯洁的朋友圈子,杜绝干部权力发挥非正当的隐性作用。权力成就一个人,也足以毁掉一个人。一定要做到把个人感情与党纪国法分清,公权力运用与个人和家庭利益分清、职务行为与私人行为分清,不为“情”(亲情、友情)所困,不为“情”代替原则,更不能为了“情”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惕“糟粕”。学习优秀的治家文化、治家经验是建设好家风的方法,前面我们也讲了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家风、家教,以家规齐家,塑造家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但中国家风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包含积极性和消极的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传统家风立足点是在家族的发展上,所以也要警惕古代家风中的“糟粕”,因为在我们当今社会仍然能够看到这些“糟粕”的踪影。比如:等级观念、血缘关系、官本位观。

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本质上就是党性问题,其家风连着党风。所以,党员领导干部将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带头建设好家风,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净化器”。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谈到: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他看来,“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和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康所展现出来的崇高理想追求。家国情怀的精髓也在于责任和担当,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是民族脊梁、国之栋梁,更应该深刻理解家国情怀的哲理,传承优良家风,把个人梦、家庭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担当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家风新时代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幽默好家风(二)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