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优化策略

2019-12-26 07:35王洪生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电力配网解决方法问题

【摘 要】提升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准,有利于保障电力资源的稳定供给和安全可靠。本文通过分析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优化策略,希望能更好地保障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电力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了崭新的模式。在运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配电网的技术设施停留在初始阶段,相比于西方国家的电网自动化技术,具有明显的差距。2017年以来,我国大面积推广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目标,预计在2020年达到90%的自动化覆盖。

1.配网自动化管理的概念

配电系统是指在整体电力系统中,发电厂利用各种技术对电能进行提炼和制造,通过升压将功率为220kv的电压传输到同一领域的变电站。变压器对电流降压产生符合用电设施的功率,并进行电能分配和输送。这一过程的变化其实就是完成电力从发电到输送电,再到配置电,最终完成电力供给和电能使用的完整流程。为了实现这一过程的自动化,利用一系列控制手段对整个配电过程进行监控、隔离、恢复和GIS跟踪,完成对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2.配网自动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正确的管理模式引导

电力企业从发展至今,主要面临着管理手段欠缺的问题,这种缺陷表现在对人员的管理和技术的管理上,此外还包括配网自动化模式下的管理构架。就配网自动化的工作程序来看,没有将自动化各个工序很好地连接在一起,这就导致了配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程序协调度不高,运行不稳定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配网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降低了配网的工作效率。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未能对各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造成了技术管理失去目的性,并且减慢了工作人员获取专业知识的速度。

2.2自动化程序拟定存在问题

由于配网的自动化实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对技术程序进行管理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对配网系统中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装置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安装说明,在对设备进行调试安装时发现,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程序设定不能完全符合配电网自动化的目标,容易出现反复调试的问题,这种情况会降低自动化的工作效率。这种软件自身存在的缺陷,直接反映了配网自动化整体发展现状中存在的技术不稳定情况。

2.3技术指导存在问题

由于配网自动化的技术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从外力因素到大气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配网自动化的技术安装故障。电网在运行过程中要承受大气压的影响,在电网配置中,大部分电网自动化设备仍然承袭传统的技术指导思想,这就导致电网网架的构建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标准,面对外力因素和各种运行风险,具有较明显的脆弱性,这种特性直接影响到了配电网的运输安全。在此基础上,大部分沿用传统配电模式的地区,电能的转化和输送能力相对较弱,相对于整体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来讲,存在严重的片面性。

2.4管理模式与配网自动化难以契合

高效合理的管理对于电力配网自动化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到系统的建设、运行等方面。据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实际情况而言,管理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用,究其原因,是管理的缺位导致了这种情况。在管理工作人员和掌握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漏洞,不利于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此外,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和设施之间并没有做到完全配备,并且工作人员缺少一定的实践,这也阻碍电力配网自动化的运行管理。

3.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优化策略

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与电网系统之间关系密不可分。为保障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质量,提升其水平,就需要直面问题,根据问题采用对策,力求解决问题,促进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不断进步。

3.1推进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进程

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配网自动化的相关技术和设备,不断加强配电网改造工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續提升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具体而言,电力企业要针对电网现有的运行状况和管理形势设计科学合理的改造升级方案,全面优化和改进电力运行系统,提升用电客户的用电质量和企业的电力服务能力,确保电力配网的运行可以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与实时管理,不断优化电力计量装置与相关技术,确保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各项工作的自动化建设实效,进而全面推动配网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3.2优化配网自动化运行的模式

优化配网自动化的运行模式对于平衡各地区的供电失衡、维持配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电力企业要加强配网自动化运行的优化设计,提升系统的科学性、可靠性,選择既能符合企业发展情况,又能充分体现电力服务质量的配网自动化运行模式。电力企业要在优化配网的运行模式时充分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输电负荷的情况以及线路规模的要求,综合各方面的电力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配网自动化运行模式,并在配网运行的过程中加强问题分析与故障查找能力,模式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合理的优化改进方案,逐渐构建科学、系统的配网运行模式。

3.3不断提高配网自动化设计整体水平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投资大,如若建设中出现一些问题上会造成经济损失。有效降低此种风险的举措有:①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电网运行现状,开展科学设计;②考虑国家及行业层面对配电网自动化的要求,结合地区电网发展的目标,开展合理设计,最大限度满足电网在实际运行中的要求。

3.4实现配网自动化的自动控制

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是配网建设的主要目的,控制功能的实现和普遍应用必须给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电网运行现状的充分考虑。首先,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设计单位和供电企业应及时跟进计算机技术发展动态,并在下一个项目中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改进;其次,扎实做好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研究及辅助系统的应用,在故障情况下通过系统对故障实施有效的判断、定位和隔离;最后,做好配电网规划工作,争取建成配网系统联网,确保紧急情况下能自动恢复其他没有故障的区域的供电。

3.5提高配网运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配网的自动化运行与配网的技术操作人员、维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息息相关。供电企业要从企业内部挖掘有潜力的人才,加强配网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加强各部门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相关人员的自动化操作和管理水平,不断推动配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推进配网的自动化发展与建设。

3.6加强配网自动化系统设备维护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对系统定期维护,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①维护好终端设备;②维护通讯光纤的同时还要做好检修工作;③對计算机设备和数据图形进行维护,可以对维护工作实施外包;④城区出现施工或者存在异动状况,需要对部分设备及时更换,不断更新数据的录入;⑤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不能接受数据的现象,或者是数据出现中断,这种现场的原因就是配网自动化终端在接线方式上有误,电源被烧坏,或者是装置出现掉电导致的。

4.结语

随着人们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配网运行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成为电力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电力企业提高供电服务,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提高对配网运行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将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应用在配网运行管理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从而全面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提高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伟权.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11): 65,69.

[2] 张子龙.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04):113.

作者简介:王洪生(1971—),男,工程师,从事电力工程技术及配网运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电力配网解决方法问题
研究电力配网运维管理问题
电力配网的生产过程管理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及其技术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