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汉将才之冠

2019-12-26 07:35赵雯洁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卫青西汉韩信

【摘 要】秦朝末年自陈胜吴广开始天下揭竿而起,历经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中国历史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史称西汉,西汉从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建立至公元8年王莽篡位,享国210年,历经十二帝。在长达210年的历史长河中,攘外安内的将帅之才自然杰出不穷,像开国功臣韩信,曹参,周勃,灌婴,再到武帝时期讨伐匈奴的卫青,霍去病,王恢,最后为汉末奉献余生的李陵,冯奉世都可以纳入西汉名将之列,但要论名将之冠,我们则只需将内容缩小至今天的二人对弈:韩信,卫青。

【关键词】韩信;卫青;西汉;将领统帅

一、“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韩信,秦末生于射阳淮阴,西汉著名军事家,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之一,兵家四圣之首,似乎看到这个称谓整篇论题就可以宣告有结果了,但如若不经真正的史实考证对比,也只能当它为后人对先人的敬仰与尊畏。

出生贫寒,放纵不羁的初始设定似乎也是为韩信不平凡的一生奠定了基调,诚如是可忍胯下之辱怎会生的平凡,日后必建社稷之功!

故事的开头就是这样的,韩信起初带着他自小佩戴的木剑投奔了楚将项梁项羽,在其麾下做了一名执戟郎中,信深感不受重用,投奔于沛公刘邦,在太仆夏侯婴的举荐下也只做得了一名治粟都尉,在一次于秦军交战中被迫逃亡,回到汉营后再次月夜逃亡被萧何追回,力荐于刘邦,随后拜为大将军。韩信初为大将军便提出“汉中对策”即与楚王反行其道,这为刘邦日后东征夺天下制定了基础的方略。

漢元年十一月,刘邦奇袭关中,楚汉之战爆发。韩信为主将,曹参,樊哙为先锋,在秦岭以北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明面上派周勃樊哙领重兵修复前往西南地区的栈道吸引三秦王注意,实则韩信率领精兵潜出故道,翻过秦岭,奇袭章邯属地陈仓,随又在陈仓外围击败章邯援军,俘虏秦末名将章邯。最后分兵掠地,分别占领了关中数块重要地区,平定三秦之地,由此取得对楚作战的首先胜利。

汉二年,刘邦集合魏、韩、齐等六王击楚,被项羽大败于彭城,韩信复收溃败之军和刘邦汇合至荥阳,阻击楚追兵,使得汉军得以重振旗鼓。同年六月魏王豹叛汉,回到封地后封锁河关企图切断汉军的后援与退路,韩信故技重施,多布疑兵于渡河关,实则暗渡黄河袭击魏都,俘虏魏王豹平定魏国。汉三年,韩信、张耳统兵三万至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与成安军陈兵二十余万以抗击汉军,广武君李左车献良计于赵王,但成安军陈馀刚愎自用,决定与汉军正面决战于井陉口。韩信得知后大喜,分兵两路,次日引赵军倾巢而出,汉军退至河边背水一战愈战愈勇,赵军见势不妙企图撤退,谁知此时赵营已被另一路汉军骑兵绕后插满了汉军旗,赵军由此大惊失色斗志全无,四散奔走而逃。于是汉军奋起两面夹击大破赵军,活捉赵王歇。次年韩信东进击齐,一路破临淄,降龙且,打胜齐楚联军于城阳,一年内齐地全部被平定。

汉五年,汉盛楚衰,刘邦联合韩信,彭越合为项羽至垓下。十二月韩信屯兵于垓下,命汉军士卒夙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楚王头。楚军士兵闻歌后思乡厌战,韩信乘势进攻大破楚军,楚军十万人被全歼,项羽自刎而死。至此,楚汉之战落幕,韩信这一熠熠生辉的角色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作为一名军事家,战术家韩信深谙兵法,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战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临晋设疑,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出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其用兵之道极为诡异灵活,绝境逢生,以少胜多战役更是不胜枚举,古往今来带兵之道能用多多益善形容的,恐怕就韩信一人了。

二、“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人。本为其母与郑家私生所得,因此身份地位自小较为卑贱,在度过悲惨的童年后回到卫家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建元二年春,汉武帝灞上扫墓路遇卫家,卫青三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卫青也得此机会入宫做了侍中,并在以后的十年间随武帝左右听闻朝政,这为他以后七伐匈奴,直至升任大司马打下了良好基础。

西汉自开国以来就饱受北方游牧匈奴的侵略与骚扰,汉王七年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远征匈奴,同年韩王信叛乱,高祖出师不利被匈奴大军反困白登七天七夜,幸得陈平妙计才可突围,至此高祖深知匈奴之强大,便定下了和亲政策用以维系与匈奴关系。但在高祖之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匈奴单于屡屡破坏和亲协议,多次进犯中原,甚至一度打到长安城外。元光五年,在经历马邑之谋失败后,武帝决定主动出击,进伐匈奴。

元光六年,匈奴南下进犯至上谷,汉武帝命卫青为车骑将军带兵一万迎战匈奴,此外武帝还分派了四路出击,但此次首征除卫青外其他三路无不败回或是无功折返。卫青沉着冷静,坚毅果敢,深入匈奴腹地龙城俘虏匈奴七百余人。龙城大捷也为日后大汉进一步北伐打下基础。

元朔元年,卫青出雁门关外领兵三万大破匈奴斩首千人。次年秋,匈奴攻陷上谷渔阳辽西等地,武帝派李息,卫青迂回侧击直击匈奴后方守地高阙,而后卫青又领数千精兵飞兵南下活捉敌军千人,一举控制住河套地区。此仗卫青引汉军全军而还,被封长平侯。

元朔三年,匈奴再入雁门,次年又攻陷代郡,上郡等地。元朔五年,朝廷派卫青为将,出高阙,汉军奇袭匈奴大军驻地大获全胜,俘虏包括右贤王在内的一众小王以及其余士卒1.5万人。元朔六年春末,卫青被拜大将军,于夏初引十万骑兵征伐匈奴,歼敌数万。

元狩四年,汉武帝调兵五十余万,派卫青,霍去病兵分两路北上大漠。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与匈奴单于主力狭路相遇,卫青命李广与赵食其两军合并右翼包抄,亲率公孙贺,曹襄直面出击,借用自然气候冲散匈奴大军,夜晚卫青派轻骑兵数千追击单于,匈奴大军四散崩溃,追至黎明随未见单于但歼敌两万,并且占领了匈奴只要粮仓赵信城,由此漠北之战由卫青部大获全胜告终。漠北之战击溃了匈奴在大漠南边的绝大多数主力,使得匈奴二十年之内再无南下之力,为汉朝边疆带来了来之不易的数十年和平,回朝后卫青被封大司马以代太尉职。

卫青为人沉稳谦恭,一生尽管受到爱戴,也经受冷落却未曾犯下大错,作为汉武帝在位时期的第一位统帅、大将军,卫青为人几乎没有缺点,从龙城大捷,收付河套,再到二出定襄,漠北大捷,卫青将“长驱直入,长途奔袭,寻找战机,伺机歼敌”的战略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便是在名将倍出的武帝朝,卫青不愧是所谓的军锋之冠。

古今往来,滚滚长河淘尽多少英雄,就结局而言,韩信比卫青更悲惨,韩信骄纵不知收敛,卫青权倾朝野位极人臣却不养仕,这也是两人为人不同而从开始便注定了结局。若论跨时空比较二人的带兵征战能力,我认为韩信应是更胜一筹,韩信能够从无到有,以少敌多,创造奇迹,其事迹甚至能为后人留下疯狂的个人崇拜,可以说韩信已是将军事谋略发挥到了极致。而卫青征伐匈奴则更多的有着当时客观因素的帮助,包括经济,军事实力,以及历史原因的积攒,所以说卫青伐匈奴更是像是大势所趋,卫青正是为那势头助力的一阵狂风。如此评价便已:卫青是个出众将才,十全十美的民族英雄,韩信则是如若天人的兵仙。

【参考文献】

1.司马迁(汉).《史记.淮阴侯列传》.【M】.上海.中华书局.2006-6.

2.司马迁(汉).《史记.卫青列传》.【M】.上海.中华书局.2006-6.

3.班固(东汉).《汉书》.【M】.上海.中华书局.2007-8.

作者简介:赵雯洁(1998—),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卫青西汉韩信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一代名将卫青:从奴隶到当朝驸马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一代名将卫青:从奴隶到当朝驸马
西汉
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
卫青胸中的冰与火
韩信“背水阵”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