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一体化教学教改内容探讨

2019-12-26 07:35何彩霞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者学科技能

何彩霞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改革开始广泛的进行。各类学科都开始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使得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特点,且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学会技能,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极其注重技能的学科,并且这一学科具有内容枯燥的特点,这会使学生对于学科内容不易理解且不易感兴趣。因此,对于电子测量技术这一学科进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电子测量技术一体化教学教改内容进行讨论探析。

【关键词】电子测量技术;一体化教学

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极其注重操作技能的学科,并且这一学科理论性极强。其广义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使用各种电子仪器测量各种电路的参数,并根据自己所测量出的参数进行判断电路的性能。其狭义的教学目标就是,然后教师在电子测量技术这一学科中教会学生熟练的使用电子测量仪器,让学生真正掌握电子测量的技能。一体化教学在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因为其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教学与实践合二为一的过程中,更加熟练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因此教育者们开始努力的将一体化教学带入到电子测量信息技术这一学科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下面就以电子测量技术的一体化教学教改为基础进行探讨分析。

一、教育者可对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环境、教学环节进行一体化的改革

1.1教育者可对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环境进行一体化的改革

教学环境对学生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育者在对电子测量技术进行一体化改革时,应对教学环境也进行一体化的改革。一体化教学也就是指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教、边学、边做。针对电子器测量技术这一学科来说,其教学环境主要就是理论的教学环境以及技能锻炼的教学环境。教育者在进行一体化改革时应有目的的将其二者结合到一起,教师通过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在这个教学环境中既可以满足理论教学的需求,也可以满足技能锻炼方面的需求。教育者在进行电子测量技术的一体化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时,应将教学环境创设为既可以进行教学活动,又可以进行实践操作。让教师可以在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中,可以为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操作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动手实验操作,并可以让教师对学生操作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分析。学生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操作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教育者通过对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环境进行一体化的改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若是学生继续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会使得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分离开来。让学生虽掌握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却不知该如何动手操作。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极为严格,若是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那会在将来工作会时遇到困难。教育者通过将教学环境进行一体化的改革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掌握了解更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很好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这样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牢固的掌握技能,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教育者可对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环节进行一体化的改革

教学环节一直都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在对电子测量技术进行一体化教学教改时应注重对于教学环节进行一体化的改革。教师应该注重在设计教学环节,还应该有目的的将一体化完美融入进去。让学生可以在教室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进行巩固学习理论知识。这种教育环节才能让学生更加投入的在教师所教授的教学活动中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特点为主要考虑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设置一些教师指导的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得到教师的详细指导。教师通过设置这种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技能。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起着辅导、引导的作用。教师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操作部分不正确时才进行提示,其余环节应让学生多动手去操作,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电子测量的技能。例如教师在教授示波器的使用时,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先让学生认识一下示波器并了解一下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主的连接仪器并可以让示波器显示出波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各种按钮的作用。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后辅导学生自主的读取示波器所显示的参数。在学生向教师展示自己所读取的参数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所读取出来的参数。然后教师开始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自主的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并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行为。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与学生一起分析总结。并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任务。布置完课后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对本次教学活动总结,并结束课程。教师设计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环节,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学习,并在教师所精心设计的环节中更好的、由浅入深的、一层一层的学习理论知识以及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电子测量技能,达到对电子测量技术教学改革的最终教育目的。

二、教育者可对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进行一体化的改革

2.1教育者可对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体化的改革

教育者在对电子测量技术这一学科进行一体化的教学教改时,可对教学方式进行一体化的改革。教师在进行电子测量技术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注重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采取的教学方式应是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并可以将电子测量技术包含的枯燥无味的理论基础知识生动地为学生讲授,并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技能满足社会对于电子测量技术方面的人才的要求。

2.2教育者可对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手段进行一体化的改革。

教育者在对电子测量技术进行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时,可对教学手段进行一体化的改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手段会大大的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对于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展,教师开始注重多媒体的教育意义。因为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可以向学生直观的、形象的展示出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并可以大大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另外,对于电子测量技术这一学科来说,教师若是要进行实际的演示活动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会让学生更加投入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技能,实现电子测量技术一体化改革的教育目的。

三、结束语

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教育者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以及具备更优秀的时间动手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于电子测量技术方面人才的需求。电子测量技术这一学科理论知识大多枯燥无味,学生难以掌握并难以感兴趣。因此对于电子测量技术进行改革是极为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来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以及更熟练的掌握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技能,以及更好地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鹏.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电子测量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119-120.

[2]梁湖辉.“电子测量技术”一体化教学教改内容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80-81.

猜你喜欢
教育者学科技能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超学科”来啦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画唇技能轻松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