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留守儿童心中的灯

2019-12-26 07:35吴合玲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关爱学生沟通留守儿童

吴合玲

【摘 要】“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是我一生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在我执教期间,无论是担当科任老师还是班主任,我一直坚持关爱学生,与孩子心与心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一直努力做到“言传身教”,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母亲,我要给我的学生和孩子做好榜样。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我的学生会努力,我的孩子也会努力。本文以本人从教以来接触到的留守儿童为例,探析关爱留守儿童的方法。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關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学生;沟通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父母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许多父母在城市立足之后,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些留守儿童得以和父母团聚,脱掉“留守儿童”的帽子。目前农村的留守孩子都是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和贫困家庭。大多留守儿童的现状比我们想象的糟糕得多,他们并非一个两个,由于长期处于缺乏关爱,缺乏正确的教导,缺乏必要的约束,导致了他们不良习性的滋生,自卑心理的加剧。而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我是有亲身见证的。作为一名教师,执教期间我坚持用真情打动真心,与孩子心与心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他们忙消除心中的阴影,走出逆境,并最终取得孩子和家长们的认可。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曾经总是在新闻或者报刊上看到关于留守儿童的信息,还有那些在偏远地区生活的孩子们。当那些孩子们在简陋残破的教室里用冻得通红的手写字,用一双双渴盼的眼神求索时总能触碰到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当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后,才发现“留守儿童”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班有一个叫高伊琳的孩子,性格比较孤僻,还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最后调查发现,原来她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继母对她也不好。继母从来不给她零花钱,每当看见别的孩子有好吃的好玩的她都非常羡慕,在欲望的驱使下,久而久之她就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恶习。班里孩子都排斥她,孤立她,不愿意和她玩。有一次,有个孩子的钱丢了,直接把矛头指向她。她很委屈地坐在教师的角落里哭,我看见后直接质问那个丢钱的孩子,有证据吗?她说没有。我说那你凭什么说是她拿的。没想到它理直气壮的说不是她会有谁,她总偷别人的东西。这时,突然有一个孩子报告说她在教室外面捡到了钱。丢钱的孩子说是她的,因此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我立刻批评了她,让她给别人道歉。然后,把高伊琳叫到办公室,安慰她。并给她分析原因,别人之所以怀疑她就是因为她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告诉她那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以后有什么需要和老师说。针对这一情况,我立即和她父亲沟通。她父亲也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我让她父亲多和她联系,多关心她。孩子在生活上的需求,一定要及时解决。他父亲就会定期放一些钱在我这,孩子需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我都会给她买。也会定期给她零花钱花。渐渐地,她也不拿别人东西了。

有一天,她突然哭着对我说她继母打她,她不想回家。我把她抱在怀里,抚摸她的头,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她继母是个急性子,孩子又非常倔强,说什么又不听。我告诉孩子要听继母的话,不能和她对着干,这样继母就不会打她了。确实,在那个没有亲情,没有温暖的家,谁愿意回去呢?安抚她的情绪后,立即向校长反应她的情况以及事情的严重性。校长立即给他们村书记打电话,说出事情的严重性。村书记和她继母沟通,无论怎样动手打孩子都是不对的,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自此以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当她成绩取得进步时,她都非常开心,还把老师给它发的表扬信给我看。

二、阳光总在风雨后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在心灵上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记得有个三年级的刘玉丰同学,最初是从来不写作业的。当我试探去了解原因时他也总是一言不发,神情举止透漏着一股不安与恐惧。这让我感到特别疑惑,难道是因为孩子太内向而害怕交流沟通?我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小脑袋,并轻声地告诉他把作业补起来,以后一定要按时完成作业,他只是点了点头便走开了。突然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时,这时有几个同学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对我说那小男孩儿疯了,他在教室里大哭大叫。这时我吓了一跳,连忙跑到教室,只见他趴在座位上嚎啕大哭,十分可怜。旁边其他同学告诉我他经常这样,有时还乱打人……这些异常的举止让我更加疑惑。我轻轻走到他身边,用纸帮他把眼泪擦干,并告诉他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老师可以帮助他。并嘱咐其他同学以后不要这么嘲笑他,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这时小男孩儿停止了哭泣,静静地看着我,眼中漏出一种渴望。这眼神让我内心被触动。我想这孩子到底遇到什么事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于是我向班主任打听他的情况,得知他父母不在身边,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因为父爱母爱的缺失,孩子没了安全感,没了自信,甚至出现偏激的行为。而他的眼神里总是透漏出一种孤独,一种无助。自此以后我开始更多地关注他,当他作业完成后,立即给予肯定和表扬,奖励他小贴纸,小印章,也再三强调其他同学不要嘲笑他。如今他的作业基本上每次都能够完成了,脸上偶尔也会漏出微微的笑容。

三、合力撑起关爱的蓝天

近几年,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家访,了解更多的困难家庭和需要帮助的孩子。学校给贫困孩子减免学费的同时还向社会申请救助。我班徐文博同学,出生不到两个月母亲不幸车祸身亡,父亲无一技之长,常年在外做苦力,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学校了解情况后,特向“郭氏基金”申请补助,“郭氏基金”实地调查后,同意补助。徐文博每学期有750元的生活补助,同时“郭氏基金”每学期都会给孩子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给他解决了不少困难,家人对学校非常感激。

同时,学校为了鼓励留守贫困孩子好好学习,中途不辍学,对品学兼优的孩子不仅减免学费,给予生活补助,还特向社会申请阳光工程赞助。我班刘芳菲同学成绩优异,乐于助人。虽然母亲是聋哑人,父亲在工地做小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但是她性格开朗,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我校特向慈善会“祥旭助学”申请补助。结合孝昌县人均生活水平,经县慈善会和祥旭建筑公司共同商定,项目赞助标准为:小学生每年2000元/人/年,初中生3000元/人/年,高中生5000元/人/年,大学生6000元/人/年。“祥旭助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从小学到大学持续资助,直至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当她的家人知道被赞助后,对学校感激不尽。

四、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单靠个体的努力想要改变留守儿童的困境是非常困难的,能做的非常有限,往往力不从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有高层次的需要,对小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如果连最基本的归属与爱的需要都满足不了,又何谈求知的需要。生活中,父母要多陪伴关心他们;学习上,老师要理解呵护他们;社会上,要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才能在学校里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胡艳丽,汪洋.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J].决策,2011(07).

[2]彭江碧.心系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J].新课程学习,2014(11).

猜你喜欢
关爱学生沟通留守儿童
博爱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
浅析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