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锚杆(索)在破碎顶板巷道的应用

2019-12-27 06:10黄正兴
山东煤炭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朔州托板锚索

黄正兴

(大同煤矿集团朔州煤电有限公司,山西 朔州 038300)

1 概述

大同煤矿集团朔州铁峰煤业有限公司5#层408回风巷位于井田408盘区,北部为小窑采空区,东部为井田边界,南部为实煤区,西部为盘区大巷。408回风巷设计长度为1989m,施工巷道沿5#煤层底板掘进,煤层平均厚度为3.0m,巷道设计断面规格为宽×高=4.5×3.0m。5#煤层无伪顶,直接顶主要以砂质泥岩为主,平均厚度为2.6m,岩体松软性脆,极易破碎;基本顶主要为含砾粗砂岩,平均厚度为5.0m,岩体钙质胶结,坚硬不易垮落。

408回风巷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巷道初步支护设计顶板采用单锚杆、锚索、金属网支护。顶板锚杆长度为2.0m,直径为22mm,每排布置6根,锚杆间距×排距=0.9×1.0m,锚杆预紧力矩150N·m,锚杆采用一支MSK23/35和一支MSZ23/60树脂锚固剂锚固;顶板锚索采用长度为5.3m、直径为17.8mm预应力钢绞线,锚索托盘规格为长×宽=0.3×0.3m,每根锚索采用一支MSK23/35和两支MSZ23/80树脂锚固剂锚固,锚索排距为2.0m。

巷道掘进至224m处顶板出现局部破碎现象,锚杆支护困难。当巷道掘进237m时顶板出现第一次冒顶,冒顶高度达2.7m。随着巷道继续掘进,顶板破碎面积扩大,顶板锚杆支护失效率达17%,严重制约着巷道安全高效掘进。

2 408回风巷顶板破碎原因分析

(1)集中应力作用。408回风巷北部为小窑8204采空区,保护煤柱间距为19m。由于8204工作面于2007年回采结束,受采空区残余应力及工作面开挖影响,应力集中作用在408回风巷顶板上,顶板受压破坏严重,造成顶板破碎。

(2)锚杆支护强度低。原支护设计中顶板锚杆长度为2.0m,而巷道直接顶主要以砂质泥岩为主,平均厚度为2.6m,锚杆锚固段位于该不稳定岩体中,在应力作用下,该岩体稳定性差,出现离层、下沉现象,锚杆支护时无法促成顶板连续梁长期稳定性,导致直接顶出现延展破坏。

(3)锚杆支护密度大。408回风巷初步支护设计中,顶板每排布置6根锚杆,排距为1.0m,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顶板起到支护作用,但是由于408回风巷直接顶承载能力低,易出现剪切破坏,密集的支护钻孔不仅破坏了岩体连续稳定性,而且钻孔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扰动破坏,会增加顶板裂隙带,且在应力作用下向深部延伸。

3 长锚杆(索)支护设计

408回风巷在掘进期间顶板应力分布特点主要为水平应力小、垂直应力高,根据前期巷道掘进顶板破碎原因,对顶板支护设计进行优化,采用大锚杆(索)支护形式,适当降低支护密度,提高锚杆预应力。

3.1 施工工艺

(1)锚杆支护。优化后408回风巷顶板锚杆采用长度3.5m、直径25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锚杆。每根锚杆配套两支锚固剂,一支MSK23/60快速型,一支MSCK23/35超快速型。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10t,预紧力不得低于200N·m。锚杆每排布置5根,间距1.1m,同一排锚杆外露端采用14#圆钢焊接而成钢筋托梁护顶,长度4.8m,锚杆排距1.2m。

(2)锚索支护。优化后决定对原顶板单锚索支护更改为恒阻组合锚索支护形式,每组组合锚索由两根恒阻锚索及一块钢托板组成。锚索长度为8.0m,直径为21.6mm,钢托板规格为长×宽=0.5×0.5m,托板焊制两个直径为30mm圆孔。每排施工两组组合锚索,锚索间距为2.5m,排距为4.0m。如图1所示。

图1 408回风巷破碎顶板大锚杆(索)支护断面示意图

3.2 长锚杆(索)支护优点

(1)长锚杆(索)支护有利于对顶板支撑应力连续传输,如图2所示,提高了锚杆支护灵敏度,保证了锚杆悬吊及组合梁作用,有效抑制了顶板变形、离层现象,避免了短锚杆支护时顶板出现的延展破坏,减小巷道二次维修量。

图2 两种锚杆支护结构状态对比示意图

(2)长锚杆(索)支护增加了锚固层厚度,从而积极调动了深部稳定岩体承载性能,充分利用上部岩体较强承载能力,达到控制浅部岩体变形的目的,降低了应力对浅部不稳定岩体破坏作用。

(3)长锚杆(索)支护实现了“三高一低”支护作用,即高强度、高刚度、高可靠性与低支护密度,在满足顶板支护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顶板支护密度,减少单位面积上锚杆数量,不仅降低了支护成本费用及劳动作业强度,而且缩短了单位面积支护时间,提高了巷道掘进效率。

(4)长锚杆(索)支护促进了顶板连续梁稳定性及承载作用,从而有效缓解煤帮压力,降低了顶板垂直应力对两帮煤体产生的剪切破坏作用,提高了围岩稳定性,而围岩稳定性提高又保证了顶板连续梁长期稳定。

4 结束语

大同煤矿集团朔州煤电有限公司通过技术研究,对铁峰矿408回风巷顶板破碎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对原顶板支护进行优化,提出长锚杆(索)支护设计。通过实际应用发现,优化后支护设计有效提高了破碎顶板稳定性,保证了锚杆(索)支护效果,支护失效率降低至2%以下,防止了顶板下沉现象,顶板最大下沉量控制在0.14m以下,避免了巷道二次维修,减少维修成本费用达1170元/m。同时长锚杆(索)支护密度低,与传统单锚杆、索支护相比,每米可节约支护成本费用达240元,保证了巷道安全快速掘进,取得了安全、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朔州托板锚索
锚杆托板与缓冲垫层组合结构静、动载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朔州平鲁区: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不同工况下基于MIDAS/FEA模型的脚手架可调托撑托板计算分析*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人形辅助锻炼 助力机器人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朔州接地气的畜牧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头货”
车载钻机给进托板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