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帅故乡行

2019-12-27 04:14蔡嘉生
闽南风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叶剑英梅州老人家

蔡嘉生

梅州,中国唯一以“梅”命名的城市,自古以来因“梅花”而盛名,既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也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更是文风鼎盛、英才辈出的地方:泰国前总理他信、英拉,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第三任总理李显龙,祖籍都是在梅州。

老婆的老家在梅州管辖的大埔县,祖辈也是客家人,常在我耳边唠叨说有机会要回老家看看。仲秋之际,老友相邀梅州行,我想有时间可以顺便到大埔看看,愉悦之情溢于言表,便欣然应约。

那天我们到梅州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天气也不是很好,能玩的时间所剩不多,大家觉得这里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参观叶剑英纪念园是我们的首选。

纪念园在梅州雁洋镇虎形村,我们走过村口的叶氏祠堂,便到了坐落于依山傍水、林木葱笼的叶剑英纪念馆。馆前有一个近千平方米用花岗岩铺彻面成的大广场,纪念馆高有三层,门楼上镶嵌着前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的“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烫金大字。纪念馆的外观呈几何构造,气势恢弘,极具现代气息,融美观和实用于一体。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著名的雕刻家刘焕章雕塑的2米高的叶剑英元帅戎装坐姿古铜色雕像。我走近仰视,只见老人家神情凝重,好像正在思考着什么?雕像的基座携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供人们瞻仰。门楼两边浮雕的装饰,反映叶剑英革命生涯。馆的正厅,屹立着叶帅巨幅铜像。老人家拄杖站立,挺拔威严,身后的墙壁上镌刻着雄关巨浪的巨幅壁画,令人肃然起敬。馆内以少怀壮志、泉井情深、力挽狂澜、翰墨飘香、百战归来五大主题布置的四个展厅,展出与叶帅有关的各个时期的图文、艺术品及一大批手稿、文稿、文献等实物史料,通过场景再现、视频展示、油画作品等表现手法,充分展现出叶剑英元帅崇高的革命风范、充满传奇色彩的精神风貌和伟大光辉的一生。

我们在时空的交错中,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快进式地看完展馆,感受革命先辈风雨征程和当时所处时代的历史事件:民主革命、南昌起义、红军长征、粉碎“四人帮”……每当危难关头、人生决择的关键时期,叶帅都是高瞻远瞩、果敢决断、沉着应对,以超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勇敢机智地捍卫革命利益。尽管历尽艰险,但是都可安然度过,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他在中国革命史上作出独特、光辉的贡献,是无人可以比拟的,毛泽东主席曾赞誉他是“吕端大事不糊涂”!

参观完纪念馆,临近傍晚,我们步行来到叶剑英故居。这时云层中稍稍浸染了夕阳,天空就像被抹上了一层橘红色,太阳的余晖把叶帅故居的轮廓照耀得恬静祥和、端庄素丽。走近一看,风停树静的叶帅故居,是一座极为普通的粤东地区泥砖砌筑的客家围屋,门前墙壁上仅挂了一块白漆四方木牌,上面工工整整写着“叶剑英故居”几个黑字。门是开着,没有工作人员。走进院内,整洁清静,但见两排八个房间,中间隔着一个狭长的小天井,互相对称,显得并不宽敞。没有资料介绍可供参考,也请不到讲解员,只有一位我们在当地请的导游领着我们逐间观看。她先带我们看了叶帅父母的住房,然后来到故居左侧后角边两间叶帅少年时的卧房,里面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书桌,一张凳子,一张木床,一张粗布印花被子,同普通老百姓的一模一样。1984年5月在第三次回家乡时,老人家特地在小时候住过的屋子睡了午觉,我不知道他老人家是要重温童年的记忆?还是对家乡的眷恋,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

从叶帅故居出来,天色暗了下来,我一路走一路想,名帅的故居怎么会这么简陋?叶帅戎马倥偬一生,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殚精竭虑,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丰功伟绩,深受人民的爱戴与敬重,但他的故居却没有堂皇的设施、丰厚的资料介绍,也没有宣传他丰功伟绩的讲解员,整个参观过程听不到动听的故事,也没有感人的传说,更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我心中不解。

离别之际,我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导游回答说,老人家在世时,政府想整修他的故居,他说:“不要宣传我个人,我的故居保留原样就可以了。”伟人谦逊的品德、质朴的人格、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念想:不论什么时候,每个人都要初心不忘,铭记历史,心中都要有一块碑,一块不朽的丰碑,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无私奉献、英勇牺牲的革命先辈们!

猜你喜欢
叶剑英梅州老人家
“梅州红十景”公布 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叶剑英半夜调换皮箱
铭记于心的残缺
寸寸山河寸寸金
叶剑英74岁学英文
叶剑英(上)
梅州的时光
我想去看望上帝
梅州的时光
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