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民航离港操作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2019-12-30 12:26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民航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值机旅客导向

□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庞 敏/文

伴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也在相应调整。现代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目的是使毕业生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为增强航空运输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在民航离港操作实训课程中,笔者认为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作为世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中的一种思潮,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由英国的瑞恩斯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随后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广受欢迎。

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教师把大任务分解为若干小任务,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行动导向,引导教学组织过程。老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动脑,还需要动手参与,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改变传统的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学习过程体验来直接获取经验,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行动导向法教学将“任务”始终贯穿在其中,突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及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职业技能的学习,而非纯理论的学习。通过对特定职业岗位完成的劳动过程展开学习,使学生获得“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的三位一体有机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感。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民航离港操作实训课程中的运用

在民航离港操作实训课程中,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具体呈现主要有:模拟教学法、扩展小组法、角色扮演法、四阶段教学法等。

(一)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把现实中的情景微缩到模拟课堂中,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通过运用专用的教学器材进行仿真练习的非传统教学模式。在离港操作实训课程中,可借助实训中心的候机楼值机厅进行模拟教学。例如结合值机服务礼仪及行李托运,对航班指定旅客进行值机服务,下发任务单给各个小组。教师在小组分配时要注意组员性别、性格、成绩水平的合理搭配,目的在于使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同时根据需要,组员间设置小组长、观察员、值机员与旅客岗位。组员轮流练习及相互点评,最后拍摄本组中最佳的值机视频作为小组作品,参加小组间的互评,最后老师进行总结评价。

模拟教学法互动性及趣味性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使学生处于未来的工作环境中,感受未来职业的工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扩展小组法

扩展小组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出答案。两人一组相互交流观点,并对不同观点进行补充讨论。之后,两个小组合并为一个大组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内部观点。以旅客乘机手续办理前的业务准备工作为例进行说明。使用扩展小组法,讨论在开始值机工作前,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比如值机业务用品准备具体包括哪些所需的单据及业务用品,对于航班信息的掌握,需要了解航班哪些数据资料等。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三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再拓展到两个小组合并为一个大组6人讨论,各组分别设置一个记录员和一个主持人,让小组成员自由讨论并发表意见。讨论完毕的小组派代表将结果张贴在黑板上,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陈述。形成完整正确的结论。

在扩展小组法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讨论,来理解识记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表达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以情景教学法为主,提高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增强学生的职业感。根据学生担任的角色职务,将学生进行分组,同时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相似的学习任务。以轮椅旅客值机手续办理为例,涉及到柜台值班主任、值机员、特服工作人员、轮椅旅客等。该课程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操作练习。为了保证每个学生能在每个岗位进行体验,因此要求每完成值机操作后,小组内各成员的岗位进行角色轮换。

通过角色互换,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体验各角色具体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感知旅客的需求,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真情服务意识。增强了亲身体验感,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相应的操作技能与技巧。

(四)四阶段教学法

所谓四阶段教学法,是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它包括了课题准备—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总结四个环节。以团队旅客的值机操作为例,老师会先对所学的散客值机接收进行简单的总结,然后根据航班旅客性质分类,除了散客值机,还有团队值机。比如一个10人甚至更大的团队旅客一起前来值机,又应该如何操作?如果还是单个旅客逐一进行值机手续的办理,不仅效率低,而且会因为排队时间过长导致服务质量不高,那么面对团队旅客的值机又该如何操作?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出课题的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紧接着老师示范操作,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操作了解应该“如何做”。介绍团队值机的操作方法,座位安排及行李托运细节,并以具体团队案例进行演示。然后挑选个别同学,抽取系统中航班上的任意团队,要求学生按照示范步骤进行重复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操作过程,强调操作方法以及注意要点。最后练习总结,下发练习任务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教室中巡回监督,查看练习过程,检查操作结果,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四阶段教学法更像是师傅带徒弟一样,教师先进行一些指导性的讲解,然后做示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上是老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一边做,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总结: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民航离港操作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个体能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调控能力,灵活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总之,在职业院校的航空离港操作实训课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行为方式,导向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通过不断的实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猜你喜欢
值机旅客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机场值机柜台资源的配置研究
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机场值机系统优化研究
非常旅客意见簿
“偏向”不是好导向
候车大厅的旅客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我是人
犬只导向炮
浅谈如何提高自助值机设备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