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成为安徽畜牧业发展主题
——第七届安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大会在绩溪召开

2019-12-30 08:03鹿红敏
中国畜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兽医学畜牧业畜牧

文│本刊记者 鹿红敏

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第七届安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大会在安徽省绩溪县举行。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会员、全体理事、省各级畜牧兽医行政和事业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各级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及在皖高校部分在读研究生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董卫星主持。

此次会议在原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省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周世其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对广大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和业界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大家的观点尽情交流碰撞,共襄此次大会。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田文钊在致辞中表示,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的中心工作,利用学会人才和智力优势,加大对当前畜牧业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强化对前瞻性技术引导,更好地为安徽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

多年来,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在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民政厅等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团结带领全省广大会员、广大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紧密结合安徽省畜牧兽医科技和畜牧业发展实际,扎实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咨询服务、建言献策、技术培训、学术办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打造了“六个品牌”。一是学术论坛品牌,特别是首倡并成功举办了首届长三角畜牧兽医发展论坛,走出安徽,打造区域品牌。二是《安徽畜牧兽医》杂志品牌,成功取得了省级内刊号,并获得了全国优秀期刊奖。三是安徽省畜牧兽医专家库品牌,成为全省畜牧兽医界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库。四是科技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品牌,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表彰奖励。五是承接职能转移品牌,是全省十个试点学会之一。六是建言献策品牌,专家们为安徽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近几年,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抓住“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战略机遇,紧扣现代畜牧业发展主题,充分利用学会丰厚的智力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积极搭建产学研科技创新助力平台,积极主动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受到学界、业界和政府部门广泛好评。

为了擦出更多的“科技”之花,同时表彰老一辈兽医工作者做出的突出贡献。大会授予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秀柏“畜牧兽医学科终身成就奖”。朱秀柏在获奖感言中表示,畜牧兽医学科终身成就奖是安徽省首次颁发的大奖,感谢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的领导及同仁们,多年来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认可。他还表示,作为一名畜牧业科技工作者,这个成绩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和鼓励,离不开集体团队和有关单位的支持。

会上,合肥华仁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宣读了《关于表彰第四届安徽省畜牧兽医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决定》,公布了第四届安徽省畜牧兽医优秀科技工作者名单。同时,根据《安徽省畜牧兽医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给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给予2万元的独家赞助,以此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锐意创新、敬业奉献的工作热情。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围绕种禽业创新发展、动物低碳减排、畜禽粪污处理、动物福利、绿色发展和非洲猪瘟防控等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结合动物福利政策做了精彩报告。他表示,农场动物福利是发展绿色畜牧业的必然选择,要正确认识动物福利科学,发展动物福利实践与应用,需要全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

针对当前非洲猪瘟疫情的严峻形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勤从育种的重要性出发,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动物育种的主要内容、成效及育种主要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他表示,种业创新的根本在于育种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创新。

长期从事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刁其玉做了精彩报告。他认为,降低牛羊甲烷排放技术措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是减少排放的最佳选择。同时,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作为农业创新工程的反刍动物饲料团队做的主要科研成果:幼龄反刍动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研究、肉羊营养需要量参数的研究、粗饲料碳链解码技术研究、饲料资源开发研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顾洪如结合当前畜禽饲养面临的问题做了题为《畜禽绿色饲养关键技术与趋势》的专题报告;江苏佳迪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刘伟泽结合实际案例和与会代表交流了规模养殖粪污处理现状、处理方式、处理工艺、处理模式测算等方面的内容;申联生物医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王江辉梳理了我国动物疫苗行业发展史,并针对口蹄疫防控的新形势、新技术与大家做了分享。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六届四次理事会、第七届安徽畜牧兽医青年学术研讨会。

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六届四次理事会由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董卫星主持。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王立克、詹凯、张新及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谢俊龙和60多位理事参加。研讨会集中讨论了第七届全省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并对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

第七届安徽畜牧兽医青年学术研讨会上,芜湖市东旺土猪养殖场总经理沈旭东与大家分享了非洲猪瘟防控成功经验;争华羊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争上向大家介绍了安徽湖羊产业发展现状与自己的思考感悟;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佘德勇从行业现状、发展路径、研究成果等三个方面做了题为《智能化装备与现代生产工艺在规模猪场的应用》的专题报告;安徽科技学院吴学壮报告题目为《屠宰前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及预防策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凌英会做了题为《英国肉羊产业学习考察情况交流及山羊肌肉发育转录调控研究介绍》的主题报告;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博士、副教授华金玲报告题目为《构树对黄淮白山羊瘤胃发酵特性、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张海燕报告题目为《皖南地区常见猪病的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博士汤继顺报告题目为《基于整合组学分析筛选绵羊多羔候选基因的研究》。

会议期间,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詹凯陪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汤洋及部分与会人员,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长毛兔绩溪基地考察科技成果,大家深入兔舍仔细查看皖系长毛兔和绒毛型长毛兔兔群、笼舍设施设备、试验数据记录和员工生活配套等。

赵皖平详细听取了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赵辉玲关于兔群饲养管理、绒毛型长毛兔选育、皖系长毛兔保种和长毛兔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介绍。赵皖平充分肯定了基地工作人员坚守基层一线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赞赏了团队所做的工作。他希望家兔育种团队再接再厉,对接纺织市场需求,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破解科技创新难题,以新品种选育为主线,加强基础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并要求团队加强对皖系长毛兔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此次大会内容丰富,切合实际,赢得与会代表一致好评,为安徽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畜牧业)

猜你喜欢
兽医学畜牧业畜牧
《中兽医学杂志》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