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网络审计风险的相关对策分析

2019-12-30 01:43张芬芬
时代金融 2019年32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信息时代

张芬芬

摘要:当今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逐渐完善成熟,全球已进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开始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发展模式,同时冲击了传统的审计模式,使得审计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为更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网络审计模式应运而生。由于网络审计是网络信息时代的新生产物,因此存在着许多不足与缺陷,亟待我们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网络审计风险。

关键词:信息时代  网络审计  审计风险  审计技术

一、网络审计风险相关理论

(一)网络审计的涵义

网络审计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一是狭义的网络审计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审计工作,解放生产力,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磁性介质为载体,分析处理相关数据,通过传统审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数据的分析处理更为高效,大大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是广义网络审计的涵义涵盖了狭义网络审计的内容,可以说凡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数据库、借助于具有专业性质的审计软件所提供的服务中,具有在线性与实时性特征的服务都囊括进了广义网络审计的涵义里。

综上所述,网络审计与传统审计最大的区别便是网络审计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基于此项技术,方便了审计人员对于审计项目进行远程审计、监督管理,保证其真实、合法的行为。

(二)网络审计方法

一是网络审计工作的完成与审计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网络审计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审计方法,不仅有助于网络审计工作的完成,而且有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

二是网络审计工作的完成离不开各种技术与软件的支持,主要包括审计接口软件、审计抽样软件等。通过运用这些软件技术,审计人员完成了获取原始数据、抽取样本、分析处理数据、推理判断的审计工作,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三是网络审计工作初步完成之后,需要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方法对审计工作进行检查。核对。

二、网络审计存在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网络审计的内容繁多

一是在互联网信息发展时代,网络经营模式逐渐在市场崭露头角。相较于传统实体公司而言,虚拟公司的设立制度比较简单、限制较少,因此在较短时间内许多虚拟公司纷纷设立。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者众多,竞争本就十分激烈,大量虚拟公司的涌进使得市场竞争形势愈发严峻复杂,大量的交易合作信息长时间保存在网络信息系统中,给网络审计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压力;

二是网络审计工作的任务主要是由审计人员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完成的,内容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财政财务收支等所有经济情况进行远程审计、监管核查,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合法。当前大量的虚拟公司的存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复杂多变的交易合作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旦审计工作出现失误或漏洞,将对整个网络市场产生恶劣影响;

三是审计工作往往伴随着繁重压力,使得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网络审计存在种种风险。

(二)缺少与网络审计相关的技术支撑

一是网络审计工作的完成离不开各种技术与软件的支持,我国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发展时间较短,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网络审计技术、开发成熟的网络审计软件;

二是网络审计工作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发展历史不长,人们对于审计的认识处于比较浅薄的层面。在法律制度方面,关于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使得审计工作不能有序开展。另外,大部分公司企业尚未意识到网络审计工作对于业务开展的重要性;

三是审计工作在国内兴起的时间较晚,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服务于审计工作的审计软件更是被人们所忽视。在这种背景下,审计软件开发面临重重阻碍,一方面是开发公司数量稀少,另一方面是缺乏核心技术,导致我国审计软件各种功能不够完善,应用效果较差,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三)网络审计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发展刚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初步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因此网络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建立完善,网络审计也不例外,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1.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关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之前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开始逐渐关注产权问题,产权意识不断加强,但是现实生活中侵权现象仍然频频发生,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继续加强;

2.个人隐私的保护。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逐渐发展,信息的传播越来越便捷,由此引发了个人隱私泄露的问题。由于互联网刚刚兴起不久,网络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大众的重视,从而导致个人隐私频频泄露,引发个人信息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网络用户在注册相关账号时往往需要登记个人信息,按照要求企业在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后负有保管义务,但相当部分的企业没有做到这一点,甚至有个别企业以用户个人信息为筹码进行交易,造成个人隐私泄露;

3.电子证据的易篡改性和无形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也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网络问题。人们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合作,相关证据以电子形式保存下来,如此操作固然增加了工作的便利性,但是电子形式的证据易被篡改、缺乏真实性,不能成为网络审计的依据。

从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网络审计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容易引发网络审计风险,我们需要不断建立完善网络审计相关法律制度,提高我国网络审计工作质量。

三、控制网络审计风险的相关对策

(一)开发适用的网络审计软件

一是网络审计软件开发在我国之所以遭受到重重阻碍,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关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网络审计软件开发的重要动力;

二是网络审计软件的开发,离不开各大企业公司的支持,同时要做好调查工作,深入了解审计工作对于审计软件的具体需求,从而开发出适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审计软件;

三是审计软件是为审计工作服务的,因此在开发审计软件时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为审计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缓解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根据实时反馈不断进行改进优化,更好的服务于网络审计工作;

四是审计软件要具有普适性,因而在开发软件时应综合考虑不同企业的审计情况,满足不同的审计需求。

(二)不斷创新网络审计相关的技术

1.网络系统安全性建设。由于网络审计工作是对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财政财务支出等所有经济信息的远程审计、监督检查,涉及到企业内部信息,因此审计结果并不对外公开,需要进行保密,此时网络系统安全性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

2.审计接口的规范化。为防止网络审计结果遭到泄露,在审计过程中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网络审计工作的保密性。网络审计工作不可避免会需要对数据进行共享传输,为保障数据安全传输,必须规范审计接口,做好网络审计相关数据的保密工作;

3.会计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各大企业会计数据接口的不同为网络审计工作的开展增添了许多阻力,不便于审计人员查询各企业的相关经济信息。因此,为提高网络审计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需要不断推动会计数据接口的标准化。

(三)建立健全网络审计相关的法律制度

1.加强网络审计立法。为解决当前我国网络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加强网络审计立法迫在眉睫,缺少有效法律规制手段,将会导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对网络审计进行规范。因此,加强网络审计立法,有助于规范网络市场交易行为,营造公平竞争氛围,同时为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个人隐私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得人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与侵权行为作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制订网络审计准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迎来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开始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崭露头角,传统的审计工作也为网络审计工作所取代。相应的,原有的传统审计规则已不再适用于新型的网络审计模式,需要制定新的网络审计准则,指导现行网络审计工作的开展,从而保证网络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论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审计模式取代传统审计模式将是大势所趋。为更好控制网络审计的风险,需要从各个方面开展风险防范工作,不断开发适用的网络审计软件,更好服务于网络审计工作,缓解网络审计工作人员的压力;不断创新网络审计工作的相关技术,做好网络审计结果保密工作,防止数据在传输共享过程中泄露;建立健全网络审计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网络市场交易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网络竞争环境,全面完善网络审计工作相关制度,推动网络审计工作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晴.网络审计风险问题研究[J/OL].品牌研究,2018(S2):72-73.

[2]夏丽琴.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式审计模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7):179-180.

[3]焦莉丽.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的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8(22):85-86.

[4]林小琳.互联网行业审计风险及防范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作者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信息时代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