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炔诺孕酮应用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防复发的效果评价

2019-12-30 01:46孙光宇钱亚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

孙光宇 钱亚萍

【摘 要】 目的:比较屈螺酮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在子宫内膜息肉(EMP)宫腔镜术后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宫腔镜EMP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予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研究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指标包括术前、术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評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内研究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有利于提高EMP患者宫腔镜切除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安全性高。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屈螺酮炔雌醇;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EMP)为女性常见子宫内膜疾病之一,是指由于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引发的以突出于子宫内膜的单个或多个良性组织结节为特征的病理性疾病[1]。临床常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腹痛等症状。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进步和医学设备发展,宫腔镜下切除术已经成为EMP治疗的金标准,但由于该手术对医师操作要求较高,息肉未彻底清除易导致患者复发,因此术后配合安全有效的药物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作用。屈螺酮炔雌醇为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为孕激素药,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子宫功能性出血等。本研究旨在比较屈螺酮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在EMP宫腔镜术后使用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126例在本院行宫腔镜EMP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63)。研究组平均年龄(35.19±4.57)岁;息肉直径(9.02±1.01)mm;息肉数量1个48例,2~3个15例。对照组组平均年龄(34.94±4.60)岁;息肉直径(9.10±0.98)mm;息肉数量1个44例,2~3个19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该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超声、宫腔镜检查结果及病理证实均为EMP;2)近段时间内无妊娠需求。

排除标准:1)乳腺、子宫肿瘤或子宫内膜组织有恶性病理特征;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3)半年内接受过激素疗法;4)对本研究涉及相关药物或成分有禁忌证或过敏现象。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静脉复合麻醉后行宫腔镜下EMP电切术,术后3d持续口服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对照组术后第1天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20)口服,1片d,持续治疗3个月。研究组术后第1次月经5~7d后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德国拜耳公司,国药准字J20140088),内含左炔诺孕酮52mg个,放置前探查宫腔深度(<9cm),操作严格按照指南进行,放置后B超检查环位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指标包括术前、术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7.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术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内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中乳房肿胀1例,失眠1例;对照组中恶心2例,乳房肿胀3例,失眠4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7%(263)]低于对照组[14.29%(963)](P<0.05)。

3 讨论

近年来,EMP发病率约6.0%左右,且仍呈不断上升趋势[2]。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相关研究认为可能与遗传、炎症刺激、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分布不均衡、细胞增殖凋亡失衡等因素相关[3]。去除息肉和减少复发是EMP治疗的主要原则,而单纯采取手术或药物的方式难以彻底治愈该疾病。研究发现,EMP术后复发和局部雌激素长期刺激相关,因而选取合理的药物对抗术后持续高雌激素在预防息肉复发中具有重要意义[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评分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左炔诺孕酮应用于宫腔镜EMP切除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这可能是因为,屈螺酮炔雌醇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反馈机制恢复子宫内膜正常生理环境。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能够通过增强子宫内左炔诺孕酮浓度抑制雌激素受体合成及降低雌二醇反应性,有效对抗子宫内膜增生[5]。但屈螺酮炔雌醇口服局部浓度低且部分患者依从性差,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够长期、规律、有效给药,因而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评分,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

总之,左炔诺孕酮有利于提高EMP患者宫腔镜切除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孙雪竹,卢美松,李萌,等.子宫内膜息肉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05):985987.

[2] 史雨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08):11161118.

[3] 黄丽华,向梅.子宫内膜息肉研究新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41(01):4346.

[4] 李翠梅,江震钦.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08):12891291.

[5] 张志杰.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屈螺酮炔雌醇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复发效果比较[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05):5355.文章编号:WHR2019032063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宫腔镜绝育术后意外妊娠率较腹腔镜稍高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疗效对比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