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

2019-12-30 01:46刘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刘涛

【摘 要】 目的:观察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早发冠心病AMI患者,按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并评价两种药物具有的近期疗效。结果:1)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2%,相比于对照组的81.1%明显升高(P<0.05);2)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AMI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其心肌梗死症状,改善心功能,近期疗效相比于阿托伐他汀更为显著。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指的是脂质代谢异常引起血液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上,从而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比较高,早发患者容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症状[1]。其中,AMI属于最严重的冠心病,容易引起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与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症状,病情比较危急,如果没有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心肌梗死或猝死。针对该病,主要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2]。但不同类型的他汀类药物,其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展开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作者以本院106例早发冠心病AMI患者为例,就其分别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近期疗效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106例早发冠心病AMI患者,于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入选。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例。其中,男女分别有57例、49例;平均年龄(62.1±5.8)岁;平均病程(5.7±0.8)年;梗死部位:前壁51例,下壁47例,其他8例。所有患者经临床心电图等检查均得到确诊。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并给予β受体阻滞剂与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由辉瑞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20051408)治疗,每天口服1次,每次口服20mg。观察组则应用瑞舒伐他汀(由浙江京新药业股份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20080482),每天口服1次,每次口服10mg。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半年的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水平,以及hsCRP(超敏C反应蛋白)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观察与记录。其中,疗效判定标准如下。

显效:患者治疗后胸闷、胸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或T段正常;有效:治疗后各症状有所改善,心电图检查ST段明显回升或T段显著改善;无效:癥状无改变,心电图检查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于采集到的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当P<0.05时,证明结果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有35例、16例、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153);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25例、18例、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1%(43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人口在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生活与饮食等发生巨大改变,使得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不断增加,早发冠心病的患病人数也越来越多[3]。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如果未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那么就会导致病情恶化,容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等疾病,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4]。针对该病主要给予保守治疗,其安全有效。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药物均属于早发冠心病AMI治疗的常见药物。其中,阿托伐他汀主要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在服药后直接作用于机体细胞及细胞核内,对微循环具有显著改善效果,可以调节患者的心功能,并促使心肌血液灌注量的增加。该药物起效较快,服用方便快捷,在治疗该病中疗效较好[5]。另外,瑞舒伐他汀可以对血栓进行有效地抑制,可以促使体内血管平滑肌的增生,能够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心功能改善的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血脂、炎性因子等水平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虽然同为他汀类药物,但在早期冠心病AMI治疗中,后者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近期疗效。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AMI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其心梗死症状,改善心功能,近期疗效相比于阿托伐他汀更为显著,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雷艳.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6(29):6970.

[2] 楚娟,刘玉平,吴雪,等.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4(61):100,102.

[3] 刘浩,武刚,翟雪芹,等.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2(11):12051208.

[4] 陈力,何敏滢.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1(15):171172.

[5] 游波.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近期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29(01):2021.

猜你喜欢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对造影剂肾病的临床意义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