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以及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对比

2019-12-30 01:46刘春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雷贝拉唑奥美拉唑

刘春玲

【摘 要】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以及奥美拉唑对于消化性溃疡(H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3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以及克拉霉素开展三联治疗,观察组使用阿莫西林、雷贝拉唑以及克拉霉素开展三联治疗。比较两组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时间以及HP根除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97%(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5466)(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时间和HP根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更为满意。

【关键词】 消化性潰疡;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三联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诱因主要为胃黏膜保护功能减弱、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胃酸的分泌量过多等。大多的治疗采用保护胃黏膜、抗H.pylori以及抑制胃酸分泌等方法,目前被认可的质子泵抑制剂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抑酸药物[1]。本研究主要比较了雷贝拉唑以及奥美拉唑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3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18~73岁,平均(39.24±13.47)岁;分级:0级4例,Ⅰ级11例,Ⅱ级22例,Ⅲ级29例;溃疡的类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37例,胃溃疡病人16例,复合性溃疡病人13例;溃疡面的直径3.1~10.5cm,平均(6.72±1.26)cm。对照组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18~73岁,平均(39.75±13.24)岁;分级:0级5例,Ⅰ级12例,Ⅱ级21例,Ⅲ级28例;溃疡的类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38例,胃溃疡病人16例,复合性溃疡病人12例;溃疡面的直径3.1~10.5cm,平均(6.53±1.14)cm。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2次d,每次1.0g)、奥美拉唑(1次d,每次20mg)以及克拉霉素(2次d,每次0.5g)开展三联治疗;观察组:使用阿莫西林(2次d,每次1.0g)、雷贝拉唑(1次d,每次20mg)以及克拉霉素(2次d,每次0.5g)开展三联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评判治疗有效率的标准为:治愈:胃镜检查发现患者的溃疡病灶从治疗前的活动期变成瘢痕期(甚至消失),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胃镜检查发现患者的溃疡面积与治疗前相比缩小幅度大于50%,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胃镜检查发现患者的溃疡面积与治疗前相比缩小幅度小于50%,症状无变化。

于治疗4周后,采取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记录患者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时间以及HP根除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97%(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5466)(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时间和HP根除时间对比

观察组HP根除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时间和HP根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基本是因为胃黏膜的攻击因子以及防御因子之间失去了本身的平衡状态而造成[2]。攻击因子主要包括有胃酸、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乙醇、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应激反应等。防御因子主要包括有黏膜屏障、碳酸氢盐、黏液、细胞更新、黏膜血流、上皮生长因子以及前列腺素等[3]。理想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标:溃疡快速愈合,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大于90%,症状迅速消失,用药比较安全,不良反应率低于5%[4]。雷贝拉唑属于苯丙咪唑的衍生PPI 制剂,该种药物具有比较高的解离常数值,与H+K+ATP酶能可逆的发生结合,和其他的质子泵制剂相比较,其对于胃酸的控制作用更高,用药后不但不会对胃内的因子造成影响,而且可以阻止胃酸的分泌量过多[5]。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97%(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5466)(P<0.05);提示雷贝拉唑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时间和HP根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雷贝拉唑可以更加有效地使HP根除率大大提高,并且使溃疡愈合时间和HP根除时间明显缩短。分析其具体的原因为,雷贝拉唑不但自身具有较好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改善胃中的环境,明显提高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的杀菌效果以及抑菌效果,在将幽门螺旋杆菌根除之后,能使溃疡的愈合速度变快,大大缩短溃疡的病程。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更为满意。

参考文献

[1] 郝婷婷,马晓鹏,袁东红,等.含铋剂四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中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药,2017,39(05):713715.

[2] 吴雅鋆,黄永德.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中IL6、IL8、IL2相关性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01):3841.

[3] 王娜,杨翠兰,伏新顺,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09):11871188.

[4] 汪海涛,张杰,蒋晓忠,等.含铋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03):329330.

[5] 姜源,田莉,金成,等.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02):226228.

猜你喜欢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咽异感症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研究
活血愈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