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19-12-30 01:46于名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于名超

【摘 要】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中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奥氮平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4周、12周研究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中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为后续临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PANSS评分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好发于青壮年,以情感、行为、思维、感知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的特点,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1]。以往临床上常通过口服药物治疗,但对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治疗效果常不尽人意[2]。无抽搐电休克是通过麻醉技术使患者在肌肉松弛及安睡状态下接受电休克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34]。为此本研究探讨了无抽搐电休克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诊断标准,阴性症状评分在10分以上,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严重的器官疾病、相关药物过敏史、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禁忌证、治疗依从性差及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范围为21~65岁,平均年龄(41.32±2.67)岁;病程范围为1~14年,平均病程(6.63±1.29)年;受教育程度;初中14例,高中26例,大专及以上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9)治疗,奥氮平片初始剂量5mg/次,1次d;第2周可增加至20mg次,2次d,于每天晚饭后服用。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常规禁食禁饮,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静脉注射0.5mg阿托品、0.3~0.8mgkg琥珀胆碱及1.0~1.5mgkg丙泊酚,待患者意识消失后于双颞侧连接电极,选择适宜患者年龄的电量及通电时间,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由专业医师对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治疗后给予气囊人工呼吸,每2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疗效评价标准[5]

两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PANSS量表减分率在75%以上;有效:PANSS量表减分率在30%~75%;无效:PANSS量表减分率小于30%,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对比分别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更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变化

治療后4周、12周研究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不良反应有窦性心动过速、便秘和恶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针对精神分裂症临床上首选药物治疗,但有大量的研究显示,对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单独的药物治疗其临床疗效常难以满足临床预期。以往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奥氮平是氯氮平的衍生物,是一种噻吩苯二氮卓类药物[6],也是一种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可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D2受体,从而参与人神经精神调节活动,改善临床症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是在麻醉状态下使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患者的大脑,促进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及脑细胞变化,进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周、12周研究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无抽搐电休克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中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为后续临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桦,吴荣琴,孙复林.无抽搐电休克维持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8,28(04):3134.

[2] 常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疗效[J].医疗装备,2018,31(06):9091.

[3] 卢绍龙.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02):2930.

[4] 王红梅,赵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疗效[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6,41(01):9598.

[5] 叶姜兰.无抽搐性电休克与传统性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2):42134214.

[6] 李元梅.氯氮平、奥氮平与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J].甘肃科技,2018,34(12):119121.文章编号:WHR2019094013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精神分裂症实施延续健康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关于精神分裂症,你该知道的二三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