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出现压疮的效果评价

2019-12-30 01:46杜丽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压疮预见性护理

杜丽君

【摘 要】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出现压疮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选择本院的188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4)和观察组(n=9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对照组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值为(14.37±1.20)分,观察组为(14.31±1.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義(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7.45%(794),观察组为1.06%(19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为(67.31±6.13)分,观察组为(82.74±7.8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针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压疮风险,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并且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脊柱后路手术;压疮

在脊柱后路手术中患者需要保持侧卧位、俯卧位,这是比较特殊的强迫性体位,患者的额部、足趾、胸骨部等部位长时间受到压迫,并且不得随意翻身,极易使局部组织因为持续缺氧和营养不良而出现溃烂坏死[1]。因此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易出现压疮,局部皮肤出现潮湿、硬结、水疱等症状,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这成为手术室护士面临的护理难题。为了预防发生压疮,本研究尝试采用针对性护理,并观察其具体效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脊柱后路手术治疗的188例患者,包括156例腰椎手术、32例胸椎手术。按照随意分配法则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94例。对照组男51例,女43例;年龄为47~72岁,平均(58.60±5.54)岁。观察组男50例,女44例;年龄为48~73岁,平均(58.63±5.57)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研究的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术前指导患者接受各种辅助检查,向患者讲解手术注意事项,术中做好病情监测和手术配合,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生活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前1d,护理人员到病房探视和评估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和知识宣教。护理人员一方面向患者介绍脊柱后路手术特点、患者的手术体位,讲解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压疮影响因素、患者应该如何配合等;另一方面了解相关检查结果和患者皮肤状况,评估病患出现压疮的风险,然后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例如在受压部位贴康惠尔透明贴等,在身体与床面着力的骨突部位垫海绵垫,凹陷部位垫以软垫以确保着力均匀,针对容易出现压疮的部位预先做好皮肤护理。2)术中预见性护理。术中做好保温措施,例如保持手术室温湿度适宜,以防患者出现体低温。使用拱形相关脊柱床架,对压疮高危部位使用泡沫贴,以减轻对局部组织的压迫。护理人员对患者体位进行规范,把男性生殖器部位、女性乳房放置于体位垫的中空位置。还需关注易压疮部位是否接触硬物,注意把管线安置好,不要让患者受压。如果发现存在压疮情况,就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术毕及时改为平卧位,查看局部组织是否出现压疮,若有就立即进行处理。3)术后预见性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患的皮肤状况,对受压部位进行检查,观察皮肤是否出现压痕或红斑,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涂抹处理。护理人员与病患家属一起,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并且进行皮肤按摩,以促进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叮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

1.3 评价标准

入院时统计两组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值,术后3d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日常生活质量。1)采用改良式诺顿评分表评估患者出现压疮的风险,包括潮湿程度、营养摄入、感知力、活动力、移动力、剪切摩擦力6个方面的内容,前5个项目每项分别评1~4分,最后1项评1~3分,总分为6~23分,总分越低发生压疮的风险越高[2]。2)根据压疮分期标准,凡Ⅰ、Ⅱ、Ⅲ、Ⅳ都属于已发生压疮。3)日常生活质量调查表为科室自制,包括饮食、睡眠、精神状态、心理状况、躯体疼痛等内容,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值

对照组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值为(14.37±1.20)分,观察组为(14.31±1.18)分,对比可得,t=0.984,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压疮风险无显著差异。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发生压疮7例,发生率为7.45%(794);观察组患者发生压疮1例,发生率为1.06%(194)。经过对比,χ2=4.700,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为(67.31±6.13)分,观察组为(82.74±7.83)分,对比可知,t=5.472,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脊柱后路手术的体位比较特别,患者需要根据手术需要及施术者的要求,采取一种强迫体位,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手术中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机体对自身的反射性保护有所减弱,而一些骨隆突部位承受压力,这些部位的脂肪组织较薄,就容易发生压疮[3]。当然,手术消毒液、机体渗出液、患者肥胖度、身体营养状态等也是引发压疮的危险因素,而常规护理对于压疮的防护不足。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计划性的护理模式,它强调“防范于未然”,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前瞻和预判,并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发生危险事件。本研究把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压疮预防中,预先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潜在的压疮风险因素,与患者及家属密切配合,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受压组织损伤,从而有效降低压疮风险。

护理结果表明,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压疮风险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护理人员充分考虑到压疮风险,化被动为主动,预先做好了防范措施,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06%(194),日常生活质量评分为(82.74±7.83)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经过预见性护理之后,患者很少出现压疮,而且提高了日常生活质量,可见,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应广泛采用预见性护理,以提高后续护理的针对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 范秋红.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护理干预[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02):191192.

[2] 邓芬.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后压疮的预防[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4):193.

[3] 龙杰.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预防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10):130131.文章编号:WHR2019094022

猜你喜欢
压疮预见性护理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