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30 01:46樊丽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精神分裂症

樊丽霞

【摘 要】 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干预后对比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干预前后的ZBI评分、GSES评分、SDS评分等,观察组的效果明显,数据参数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对比两组患者对照顾者的满意率情况分析,甲组中40例患者中30例满意,满意率是75%,乙组38例患者满意,满意率是9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标准化管理中实施预防性的指导后,能减少患者的应激性反应,尽快恢复。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标准化管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疾病,属于缓慢的亚急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直接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治愈[13]。针对疾病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进行病症的分析,进行合理的护理指导和安慰,促进恢复[46]。造成精神分裂的因素多,由于当前人口基数比较大,资源短缺,精神病症的患者护理以家庭护理为主。预防性的护理指导本身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实际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病症的分析,尽快进行护理指导,确保各项举措的积极落实[7]。为了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干预后对比结果。详细的数据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符合研究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两组分别是40例患者,基本资料分析后可知,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资料可以进行研究和分析。此外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案例家属对护理具备知情权。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所有案例实施常规护理帮助,按照流程内容要求进行。乙组的患者则实施的是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方式,如下:

1)健康教育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是健康教育,入院后对案例进行宣传指导,可以开展集体讲座的方式,实施个体化的指导[8]。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度障碍,因此可对家属进行教育,告知基本原因、表现等,让家属能积极配合。

2)饮食干预

在整个护理中,适当的饮食护理干预很关键,可以改善饮食结构,避免高脂以及高糖的饮食。在进餐的过程中安排在特定区域用餐,给规定等分食物,进行严格的管理。

3)运动干预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指导,每周至少进行3次的训练,组织开展慢跑、跳绳等活动,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9]。

4)心理疏导

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帮助后,能避免危险因素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对于心理状态差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使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避免负面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1.3 指标评价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张患者的ZBI评分、GSES评分、SDS评分以及患者对照顾者的满意率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录入统计学软件,采用软件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ZBI评分、GSES评分、SDS评分等对比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干预前后的ZBI评分、GSES评分、SDS评分等,对各项指标值分析后得知,观察组的效果明显,数据参数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数据概况如下。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照顾者的满意率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对照顾者的满意率情况分析,甲组中40例患者中30例满意,满意率是75%,乙组38例患者满意,满意率是95%,对比得知,乙组突出。

3 讨论

近些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受众的精神压力比较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例数不断提升,如何全面进行护理指导很重要,在整个过程中要求明确护理指导的具体流程,尽快实施[10]。

预防性的护理模式能在第一时间对患者的不良动作和心理等进行预防,在整个阶段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能减少

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对应的并发症,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预防性的护理指导后能提升生活质量,此外从躯体功能、精力和体力等方面入手,实施健康指导后,降低了整体痛苦程度。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低,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情绪进行控制,避免出现不良情绪。结合费用支出和护理情况等,预防性护理的患者费用稍微高些,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11]。

有报道中[12]称,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疼痛、精力、体力评分等高于另外一组,本次研究中乙组的整体效果明显,经过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后可知,乙组患者能尽快恢复,和其他文献报道对比结果基本一致[13]。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干预前后的ZBI评分、GSES评分、SDS评分等,对各项指标值分析后得知,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对比两组患者对照顾者的满意率情况分析,对比得知,乙组突出。说明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护理指导,整体可行性突出,能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方式在当前精神分裂症的标准化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伟英,张娜,朱月莉,等.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1):10151017.

[2] 何书清,尚翠红,程友凤.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8):118120.

[3] 王静.支持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癥患者照顾者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08):8283.

[4] 何春香,雷红娟.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7,38(01):7779.

[5] 王焕霞.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07):7678.

[6] 邸力力.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0): 8687.

[7] 张雪君,杨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名医,2018,66(11):148.

[8] 黄英妹,黄艳辰.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06(03):114115.

[9] 胡昕.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8,(04):6970.

[10]鲁晶颖,张淑平.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6):127128.

[11]刘道英.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01):101.

[12]蒋秀花,方燕平,黎赛英.院外延续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02):160162.

[13]何春香,雷红娟.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7,38(01):7779.

猜你喜欢
标准化管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快递包装回收难问题的解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