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咳嗽治疗的积极影响分析

2019-12-30 01:46于洋方欣刘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于洋 方欣 刘妍

【摘 要】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措施对小儿咳嗽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86例小儿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评价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并做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常规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1.40%(3543),心理护理组为93.02%(4043),P<0.05;常规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3443),心理护理组为97.67%(4243),P<0.05;常规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1143),心理护理组为9.30%(443),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咳嗽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通过心理护理进行配合能有效的提升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而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心理护理;小儿咳嗽;护理效果

小儿咳嗽在临床上是表現严重的病症,对患儿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患儿的护理指导[1],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对小儿咳嗽患儿治疗时配合心理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自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86例小儿咳嗽患儿,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平均为43例,本文常规护理组当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1例,平均年龄(3.2±0.5)岁;心理护理组当中有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者同样为22例,平均年龄为(3.4±0.8)岁。两组患儿经过诊断均为小儿咳嗽,所有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文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本文两组患儿之间没有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文的所有常规护理组的患儿落实常规护理方案,而对于本文的心理护理组的患儿则配合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护理方案如下。

1)强化护士的培训:首先强化相关护士的培训工作,使护士对于小儿心理学有必要的了解,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为患儿提供相关的心理指导,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工作以前需对所有的护士进行相关的知识考核,在达标以后才能够进行临床的工作[1]。

2)心理护理落实: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应该重视联系患儿的病情,首先需要帮助患儿控制咳嗽的症状,在此基础之上对患儿进行心理指导。为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应该以动作、神态和和蔼的语气作为辅助工具,多抚摸患儿,倾听患儿的主观表达,不忽视患儿的主观感受,对患儿提供安全的保护,使患儿提升安全感。可以在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为患儿提供一些玩具,或者使患儿能够听到喜欢的歌曲、动画片等[2]。要保证患儿具有良好的心理,以便积极的对患儿提供治疗。

3)引导性护理:因为患儿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对于相关治疗认知还比较缺乏,在治疗的过程中很难进行相关的配合。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时候,要积极的对患儿进行引导性干预,在心理上对患儿进行引导,使患儿能够更加愿意配合治疗[3]。

4)环境干预:对环境进行干预也是进行心理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强化对患儿病房的除尘工作,对病房进行定时通风和通气,根据患儿自身的实际状况,对病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需要避免室内物品的灰尘过多,禁止患儿在不良空气环境之内,或者具有较多颗粒的空气环境之内过多停留,室内最好避免放置花草,同时禁止室内吸烟[4]。

1.3 观察指标

对本文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患儿如果治疗之后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消失,肺部检测显示患儿基本恢复,则说明临床治疗显效;治疗以后如果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肺部检测表示患儿的相关指标存在恢复,则说明临床治疗有效;如果治疗以后,患儿的相关治疗效果没有达到上述标准,说明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IBM SPSS 25.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卡方值检验两组数据的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明显,说明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常规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1.40%(3543),心理护理组为93.02%(4043),P<0.05;常规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3443),心理护理组为97.67%(4243),P<0.05;常规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1143),心理护理组为9.30%(443),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本文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详见表1所示。

3 讨论

小儿咳嗽是临床上表现较为严重的一种病症,特别是小儿慢性咳嗽在临床表现十分严重,对患儿的病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患儿发病以后主要存在有持续性干咳的症状。因为受到疾病和发病机制的影响,临床上容易导致对这种病情出现漏诊和误诊的状况,这样就无法及时对患儿进行正确治疗,容易导致患儿病情在临床耽搁治疗容易导致患儿病情在临床耽搁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学习产生影响[5]。本文主要分析对患儿落实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作用,从结果中能够证实本文的心理护理组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说明心理护理应用的可行性。为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能够将各项护理指标更加细化,促进了患儿整体性效果的提升。在护理的时候能够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的原则,可以使患儿幼小的心灵得到洗涤,在干预的过程当中为患儿进行积极的引导,坚持儿科心理学的有效应用,能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多种不良状况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小儿咳嗽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通过心理护理进行配合能有效的提升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而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马向红.舒适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3,06(09):124125.

[2] 鄭蓉,李灿,覃军,等.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治疗哮喘患儿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01):162163.

[3] 蒋红宇,邱根祥,宋海萍.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01):103105.

[4] 李滨.孟鲁司特钠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07):123124.

[5] 李甫前.Th1、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相关因子失衡与哮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9091.文章编号:WHR2019094052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