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在预防PICC导管脱管中的应用

2019-12-30 01:46潘春秋韦彩捌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潘春秋 韦彩捌

【摘 要】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在预防PICC导管脱管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时间段将395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PICC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进行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脱管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脱出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能有效预防和降低PICC导管脱管的发生。

【关键词】 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PICC;脱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使用时间久,减轻患者每日静脉穿刺痛苦的优点[1]。脱管是PICC临床应用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31%[2]。为预防和降低PICC导管脱落的发生,本院成立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并行PICC置管,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195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分布在本院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耳鼻咽喉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患者男221例,女174例;年龄22~79岁,平均(58.67±10.3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PICC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内容包括导管固定、导管维护、脱管预防和健康教育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实施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静疗小组 静疗小组共有成员24人,分别分布于全院外科、五官科、手术室、妇产科、内科、介入室、儿科、急诊、门诊、口腔等科室。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秘书1名,其余组员分成培训考核、质量督导和质量改善等3个亚组进行管理,每组各有1名组长、副组长。此外,根据双向选择、自愿报名的原则从临床各科室选取具有5年以上静脉治疗经验的33名护士设为静脉小组联络护士。

1.2.2 明确静疗小组成员工作职责 静疗小组全面负责院内患者静脉治疗护理及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进行相关内容的科学研究。小组组长负责工作的全面运行和质量管理工作,副组长负责工作的落实及各小组和各科室间工作协调管理,秘书协助组长完成各项工作的开展。各亚组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制定各小组具体工作和科研计划,推进小组工作。小组成员负责科室静脉治疗专科护理的执行和质量控制工作。培训考核小组负责对各科室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留置针、PICC、CVC、输液港等静脉治療专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各类输液工具,院内静脉治疗会诊,解决静脉治疗疑难问题等;质量督导小组负责质量督查,静疗知识新进展和新技术信息反馈、知识传递;质量改善组负责全院静脉治疗质量追踪、分析质量问题,制定质量改善计划和方案并落实,以PDCA工具进行静脉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联络护士负责静疗小组工作在本科室的全面推进,本科室静脉治疗患者的管理、护士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静脉治疗质量的巡查记录等。

1.2.3 全院分阶梯培训 1)培训方式:通过分阶梯培训方法自上而下对全院护士开展静脉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被培训人员呈阶梯状的架构。第一阶梯为静疗小组亚组培训考核组的专科护士参加院外、院内静脉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后根据学习内容及临床静脉治疗需求制定第二阶梯培训计划,第二阶梯成员由第一阶梯的专科护士或外请专家进行培训,第三阶梯成员由第二阶梯静疗小组成员或联络护士每月定期举办的培训课程进行培训。培训方式包括院内外专家讲座、专题会议、床旁示教、情景模拟、网络学习等。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以静脉治疗相关知识为主,涵盖基础知识,静脉输液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各种治疗药物的PH值、渗透压,静脉炎的预防,高危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原则,输液工具的选择,静脉留置针的规范使用,PICC置管、维护、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CVC的日常维护、脱管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各种敷贴的选择及使用等,内容多样,根据不同阶梯安排不同类别的培训课程。

1.2.4 实践 1)静疗联络员巡查:各科室静疗联络员每天巡查并记录本科当天静脉输液例次,输液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数,静脉治疗患者血管选择、穿刺和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高危药物的使用例数,PICC、CVC导管、输液港的维护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若有静脉穿刺困难,PICC、CVC导管、输液港并发症等无法处理时及时向静疗小组提出会诊申请。2)质量控制:静疗小组每季度到各科室对静疗质量进行督查,深入床旁进行调查、访谈,了解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注意事项的知晓等知识;考核责任护士访谈了解其对自己分管病人的输液药物的副作用知晓情况、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预防血栓的护理措施、安全静脉输液的工具选择等;抽查护士冲封管操作、输液安排是否合理、瓶签是否书写24小时式、普通留置针的固定等操作技能等,同时给予现场指导。根据考核结果责成该科室护士长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开会分析讨论,制定质量整改措施,上交静疗小组审核后返回科室执行。每季度召开1次全院护士长会议对静疗治疗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各科室静疗质量达标情况并提出整改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PICC带管6个月的导管脱管率。PICC导管脱管评价标准:以2006年美国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规定的导管尖端不在腔静脉内不能作为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患者自PICC置管至拔除期间若导管外露长度>0.5cm,X线片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以外为导管脱出[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PICC导管脱出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P <0.01

3 讨论

PICC导管脱出与下列因素有关:1)护理人员PICC导管维护、操作不当、操作技能不熟练等误将导管拔出;2)PICC导管固定不妥、固定不牢固、外力牵拉、患者置管肢体活动过度、导管粘贴敷贴因患者出汗松脱、患者穿衣等动作粗暴将导管拔出;3)护理人员对患者关于PICC导管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不足、内容不全面、缺乏针对性等,导致患者对导管认知不足,导管维护依从性差;4)护理人员PICC导管相关知识培训不足,非PICC导管专科护士对导管进行维护时,技术不娴熟、不了解导管性能导致脱管等。护理专科小组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較多,目的是以点带面提升护理人员综合专业能力,促进科室护理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4]。本研究成立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采用三阶梯架构的培训方法,通过由具有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证的培训考核小组对静脉小组成员和每个科室静疗联络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再由她们将所学所用的知识传授给周围同事,使全院每一位护士都接受专业、统一的培训,从静脉治疗基础知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尤其是PICC技能方面,规范了PICC导管固定方法、PICC导管堵管的溶栓方法、PICC导管维护、输液结束后正确冲封管方法等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PICC相关知识的认知,规范了PICC护理技术操作行为,最终降低了PICC脱管的发生。从本研究结果可见(表1),观察组PICC导管脱出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能有效预防和降低PICC导管脱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PARK K,JUN H J,ON S Y.Safety,efficacy,and patientperceived satisfaction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terminally ill cancer patients:aprospective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16,24(12):49874992.

[2] 庄志云,张宝羡,蔡淑云.降低胃癌患者PICC脱管发生率的集束化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08(24):182184.

[3] 蒋海华,缪景霞,周曼,等.护理干预对留置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脱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03):5356.

[4] 张玉莲,王丹,李婷.护理专业小组培训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08):1057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