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重症急诊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分析

2019-12-30 01:46朱淑峰朱红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满意度

朱淑峰 朱红霞

【摘 要】 目的:探讨急重症急诊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价值。方法:抽取本院急诊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96例急重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交替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0%,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3%(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0.8%(P<0.05)。结论:急重症急诊患者的治疗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为将来的相关临床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急重症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满意度

急诊科是医院直面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科室,所接收的患者病情一般较为危急,由此也导致科室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工作压力较大[1]。在此背景下,在急重症急诊患者救治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疏漏,从而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为降低急重症急诊患者的治疗风险发生率,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急诊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96例急重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交替的分为两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5.47±2.36)岁,平均发病至送医时间(43.15±3.53)min,平均体质量(69.60±1.45)kg;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10±2.40)岁,平均发病至送医时间(42.80±3.51)min,平均体重(69.26±1.43)kg。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护士依据科室规章制度做好各项规定的护理任务,协助患者开展各项检查,辅助医生进行急救治疗,引导患者家属办理相关入院事项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护理风险管理:第一,对护士进行急重症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培训,从而强化其护理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技能。第二,进一步强化急重症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记录,从而督促与引导护士严格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有明确的责任人且一旦出现护理风险,能够快速查出责任人以及原因。第三,制定急重症急诊患者预防性风险管理护理措施。针对急重症急诊患者护理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及原因制定预防护理策略,如:针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感染、跌落等问题及其原因,应当积极强化设备的无菌化管理、进行必要的环境卫生改善、加强病床护栏合理设计等,通过预防来尽可能降低急重症急诊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第四,制定急重症急诊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緊急处理机制,从而当急重症急诊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反应并化解风险事件,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所带来的危害。第五,根据日常急重症急诊患者护理工作实践进一步优化急重症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持续提升护理风险管理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评价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收集,问卷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分为不满意、满意、十分满意三个主观评价等级,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患者人数×100.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例数总患者人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0%,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3%(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0.8%(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因外部事故或自身疾病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急重症急诊患者数量在不断扩大,由此对医院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较大的挑战[23]。近年来,各地新闻中均有关于急重症急诊患者因护理不当而引发的护理风险问题,部分问题甚至演变为十分严重的护患、医护矛盾,严重影响和谐医疗环境的建设[45]。为此,改进护理管理方法,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上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从研究数据表明,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风险管理的意识;制定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预案,能够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提高了急重症急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67]。

综上所述,在急重症急诊患者的治疗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为将来的相关临床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 康月花,罗苑红.急重症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06(21):139140.

[2] 缪琰.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0):167168.

[3] Arendts G,Stone S F,Fatovich D M,et al.Critical illnes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first 12 months of enrolments in the Critical Illness and Shock Study[J].Emergency Medicine Australasia,2012,24(01):3136.

[4] 孙伟.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在25例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08(07):161162.

[5] 巴东才赛克.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04(26):187.

[6] 何晓玲.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7):2627.

[7] 贺峥.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识别与干预管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0):232233.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满意度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