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阳明心学 坚韧内心定力

2019-12-30 09:43叶小文
前线 2019年12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阳明心学在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巩固共产党人的“心学”中的作用。阳明心学的要点主要有“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方面,是坚韧内心定力之学。体悟“阳明心学”,有利于滋养民族心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一定能跨越心为物役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周边纷扰陷阱,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心为物役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  周边纷扰陷阱

[中图分类号] B248.2;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12-0004-04

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面对前进道路上日益复杂的风险考验、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尤其需要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于己坚韧内心定力,于人凝聚万众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共产党人的‘心学”时,十分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曾先后引用过“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1“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2“欲事立,须是心立”3等来论述修心的重要意义。他在多个场合提到过阳明心学,指出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并作出“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创造出新的经验”4的重要指示。

阳明心学是坚韧内心定力之学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其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博大精深,列其要点,主要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心即理,理即“至善”,“至善”只求诸“心”。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揭示了人的一种价值存在,有了这种价值存在,人生就获得了一个价值支撑、价值出发点。阳明心学认为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在个人层面上,它主张让每个人找到内心的光明,打破生命的桎梏,确定人生的格局,获得行动的智慧。在族群层面上,它引导大家反思历史,追慕先贤,从善如流,固守良知,滋养民族心灵,强大内心定力,从而使中华民族获得超越时空、不断前进的力量。

知行合一是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钱穆认为“阳明讲学,偏重实行,事上磨练,是其着精神处”,孙中山说“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提到“知行合一”。

致良知,良知即“天理”。“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良知”之说是王阳明长年日积月累、历经千辛万苦后的大彻大悟,是阳明心学思想的核心命题。他曾说:“某于此良知之說,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概括来说,阳明心学围绕一个“心”字提出,“心即理”,讲心之定力;“事上练”,讲心增定力;“致良知”,讲心聚定力。作为一种信仰哲学,阳明心学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本人融儒释道三家之长,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通过“心即理”,塑造人生乃至民族之气象;通过“事上练”,增进人生乃至民族之智慧;通过“致良知”,构建人生乃至民族之境界。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内心定力的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1面临惊险一跳,尤其需要“定心”;面对美国打压,尤其需要“定力”;实现祖国统一,尤其需要“定数”。在各种重大、复杂斗争的全过程中,尤其需要“欲事立,须是心立”“人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尤其需要“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定心、定力、定数,都是要“坚韧内心定力”,包括建立“共产党人的心学”。因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深入探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作为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的阳明心学,让其为我们坚韧内心定力、磨炼“此心光明”,提供价值支撑、历史借鉴和当代启示,可谓正当其时。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现在离民族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正是因为越来越近,再往下走,每一步都是惊险一跳,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历史上,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功亏一篑、积重难返的教训不少。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内外挑战严峻,步子容易迈错,机遇容易丢失。过去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现在是“岂能倒在终点线前”!可以预见的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坎坷、风险、陷阱,其中包括三个必须跨越的陷阱,即心为物役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周边纷扰陷阱。

以强大的内心定力跨越“心为物役陷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可是却忽略了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关照。现代社会的人们拥挤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大家好像得了一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南怀瑾先生认为,当整个时代陷入声色犬马之中,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超越精神生活的时候,那么一个时代都会因为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而掉到“心为物役陷阱”之中。

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危险面前,市场经济考验是最严峻的考验,消极腐败是最大的危险。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消极腐败就会猖獗横行。

王阳明讲“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我们党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铁腕反腐、刀刃向内,还在于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形成了一条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这就是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坚守初心使命。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我们党的信仰哲学,形成了我们党坚不可摧的内心定力,体现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自信。

以强大的内心定力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美国很多人深信这个说法,习近平总书记则明确地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1“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2美国很多人还是“谓予不信”,他们说:“拿破仑曾预言,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当这只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

我们说,是的,中国这只沉睡的狮子已经醒了。但醒来的是一只和平的狮子。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深知和平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和平之本。强起来的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遠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这只沉睡的狮子已经醒了,但醒来的是一只可亲的狮子。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中国深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建立更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大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舟共济,和衷共济。中国这只沉睡的狮子已经醒了,但醒来的是一只文明的狮子。文明者,有坦荡荡的君子气度和君子胸怀。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中国这只沉睡的狮子已经醒了,但醒来的是一只宽厚的狮子。“处世以真诚为本,待人以宽厚为主。”今天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迅跑的中华民族,正是如此真诚宽厚、坦坦荡荡立足世界,处事待人厚德载物,自然什么霸凌主义发起的挑衅,什么“修昔底徳陷阱”的鬼魔,都能降服。“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这就是我们心中强大的定力!

以强大的内心定力跨越“周边纷扰陷阱”

周边纷扰陷阱,归结起来大都是一些国家在周边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布的雷、挖的坑。无论什么样的陷阱,我们总能看到后面的黑手和阴影。特别是现在美国有一种“对华焦虑症”,认为要抓紧遏制中国的“窗口期”,再不下手就来不及了。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一次演讲中说,中美争端几乎没有和解的可能,就算和解,也是暂时的。因为这不是贸易争端,而是更深层次的争端,但是谁也没有用战争解决问题的可能。现在就算中国愿意合作,美国也铁定制止中国的发展,这和意识形态、民主、人权没有关系,而是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同时认为中国想争夺这个权利,虽然中国没有这样想法,但是美国就认定这样了。

但中国认定不会这样,不必这样,也不应该这样!“如果有些人想追逐蝴蝶,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一起跳舞呢?”要看到,美国虽然整倒过不少“老二”,但要遏制中国这个“老二”,其对付“老二”的工具箱里,还没有现成的工具。现在他们是手忙脚乱、全面出击,打贸易战中混杂科技战,还想打金融战,又不遗余力地在我周边国家挑拨离间,忙不迭地在我南海、东海生事,不间断地派军舰在我家门口“自由航行”,还公然为“台独”打气,为藏独、疆独招魂,为港独、港闹煽风,千方百计要挑起我周边纷扰、制造种种陷阱,意在陷我至穷于应对、乱了方寸之地,阻滞、延缓我快速发展。

应对这些招数,面对周边陷阱,我们要胸有定数,心有定力,“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我们不错过机遇,聚精会神谋发展,稳中求进搞建设。不损人利己,但也不会吞下损害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不招谁惹谁,必要时用实力维护和平发展环境。不畏惧围堵,坚决推进向东和向西两个方向的开放。不受人干扰,既以道义也以利益缓和周边摩擦。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其中最棘手的台湾问题,乃因民族弱乱而产生,会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我们坚持和善于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抚平历史创伤,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有着广泛、深沉、充实的文化自信的中华民族,确立、滋养、磨炼、凝聚了内心定力,全党不忘初心,全民万众一心,此心无比笃定、坚韧、强劲,一定能成功跨越三个陷阱——心为物役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周边纷扰陷阱。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定能踏平各种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7.

[3] 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叶小文,全国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国家宗教局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

责任编辑 / 易   艳